兩日后,這一戰(zhàn)大勝而歸的恭親王拔營回到后方。
他正想和自己的兩個哥哥炫耀一番,順便把大格格毫發(fā)無損回來的消息告訴他們,卻見軍中一片愁云慘霧。
“本王大勝而歸,你們怎么這幅模樣?”
他隨手抓來一個參將詢問,那人面色難看,好容易才擠出一個笑臉,“王爺大勝而歸自然是好事,只是……”
恭親王暴脾氣上頭,“只是什么,快說!”
“皇上他……病倒了!
皇上躺在大帳之中,身上蓋著厚厚的狐皮,額頭上一陣陣地冒冷汗。
自他五歲得過天花之后,幾乎就再也沒有得過什么病,這種生病的感覺,對他而言格外陌生。
渾身乏力,四肢像是被人抽空了一樣。
他御駕親征,是來前線振奮軍心的。
怎么能反倒成為別人的拖累?
他很想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卻沒有半點力氣。
病來如山倒,區(qū)區(qū)兩三日,他竟真的倒下了。
大帳嘩啦一響,恭親王帶著一身風(fēng)塵仆仆趕了進來,“皇兄!”
他若不是親眼看見,皇上躺在床上面色蒼白,怎么也不敢想象士兵們說的是真的。
“這是怎么回事?”
站在一旁的呂宗嘆了一口氣,“皇上得了一種怪病,不僅是皇上,軍中這兩三日又不少士兵都得了。下官實在查不出這是什么病,正在翻閱醫(yī)術(shù)嘗試各種方法!
煎藥,扎針,乃至是拔罐都嘗試過了,在那些患病的士兵身上一點效果都沒有。
呂宗束手無策,只能給皇上喝些祛風(fēng)散邪的藥,拖了這幾日,越來越嚴重。
“可曾報過京中了?”
呂宗治不好的病,未必就沒有人能治得好。
“京中太醫(yī)眾多,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還有民間,說不定民間有偏方可以治療也未可知!
呂宗道:“已經(jīng)命人快馬加鞭回報京中了,相信很快就會有信傳回來。”
他那張粗黑的臉,比起恭親王離開的時候,顯得更加黑了。
丑了大半輩子,全靠醫(yī)術(shù)了得才能在太醫(yī)院有一席之地。
要是皇上在他手上有個好歹,那他就晚節(jié)不保了……
“常寧!
病床之上,皇上從厚重的狐皮之下伸出手來,恭親王連忙趕上去握住他的手。
好冰!
初秋季節(jié),他蓋得這樣厚實,卻兩手冰涼。
恭親王心中酸澀,低聲應(yīng)道:“皇兄,我在這呢。我打了大勝仗回來,你知道了嗎?”
皇上蒼白一笑,正要說什么,忽然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皇上!”
眾人圍了上來,皇上咳得面色發(fā)紫,連連擺手。
“呂宗在這伺候,你們都出去吧……”
他不想讓自己的兄弟和臣子,看到他這副模樣。
恭親王還要說什么,衣裳被人扯了一下,“你剛從前線回來,快回去換身衣裳吧!
他一轉(zhuǎn)頭,看到裕親王沖他搖了搖頭。
他只得出了大帳。
“二哥,你拉我做什么?皇上都那樣了,咱們出來做什么?”
“那你在里頭能做什么?”
裕親王瞥他一眼,“說得好像你會行醫(yī)治病似的,你沒看出來,皇上不想讓咱們看見他這副模樣嗎?”
恭親王總算想明白了。
皇上天子,那么驕傲的一個人,一向身強力壯,哪里受得了這個呢?
不僅是受不了病痛,更是受不了旁人的目光。
他御駕親征離京千里,是來打葛爾丹的,沒想到還沒見著葛爾丹,他自己就先倒下了……
“皇上那邊咱們著急也沒用,該打仗打仗,該休養(yǎng)休養(yǎng)。我知道你這次出征大勝,詳細什么情形,你再跟我好好說說!
裕親王拍了拍他的背,只見一個女子的身影走上前來。
“二伯!
女子一福身,抬起頭來,竟是遠嫁準(zhǔn)格爾的大格格。
裕親王一時愣在了那里。
“好你個常寧,怎么不聲不響把大姑娘搶回來的?也不吱一聲!”
裕親王大喜過望,打量了大格格一番,見她衣飾華麗行動自如,想來并沒有受委屈。
大格格笑道:“二伯別怪我阿瑪,他想給您和皇阿瑪一個驚喜,沒想到……”
她朝大帳之內(nèi)探了探,“我能進去看看皇阿瑪嗎?”
她聽到先前裕親王趕恭親王出來的話了,不敢確定自己現(xiàn)在能不能進去。
裕親王道:“快進去吧,你皇阿瑪看見你平平安安地回來,一定很高興。這一高興吶,說不定病就好了!”
裕親王說的夸張,但眾人都附和著他的吉利話。
不管怎么樣,但愿皇上能好起來。
大格格進了大帳,裕親王一下就拉下了臉來。
“胡鬧!這么大的事你也不報?還有什么沒報的,快快說來!”
……
皇上在前線驟然得病的消息傳回京中,引發(fā)了一陣恐慌。
乾清宮大殿之上,眾臣如同一團沒頭蒼蠅,說什么都有。
“諸位靜一靜,聽本官一言!
陳希亥道:“當(dāng)務(wù)之急是派遣太醫(yī)趕往前線,和呂宗一同為皇上診治。依你們看哪幾位太醫(yī)去方好?”
“太醫(yī)院里還有哪位太醫(yī)比呂宗好?皇上這些年走南闖北,從來沒有離過他。路上但凡有什么小病小恙,他都治得好,這回怎么就治不好了?”
連呂宗都束手無策的病癥,還有哪位太醫(yī)敢接手?
這一去要是皇上不治而亡,他們豈不是趕去陪葬嗎?
納蘭明珠眉毛一挑,“諸位太醫(yī)倒是說句話啊!你們不說,就讓其他大人舉薦!”
呸,這個不要臉的老狐貍!
朝中有和太醫(yī)交好的臣子,自然不會舉薦他們?nèi)ニ退馈?br>
和太醫(yī)交惡的倒是可以舉薦他們陷害他們……
可惜并沒有誰和太醫(yī)交惡。
他們家中親眷但凡有個小病,求著這些太醫(yī)還來不及呢,誰敢跟他們交惡呢?
一時又是一片沉默。
陳希亥朝底下掃視了一眼,“既然諸位太醫(yī)都默認想去前線,那除了瓜太醫(yī)帶著副手在宮中為皇貴妃安胎,其余的都去!”
都去?
一時間太醫(yī)們叫苦連天。
“下官年老多病,只怕還沒到前線,一把老骨頭就累死在半道上了,下官萬萬不能去!”
“下官也不能去啊!下官的醫(yī)術(shù)差呂院判太多了,去了也沒有用!”
“下官就更沒用了,去了只能浪費軍糧,多添一雙筷子!”
都到這個時候了,一個個爭著搶著喊自己沒用,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有人道:“既然太醫(yī)們都不行,不如在民間張貼榜文,召集民間方士去吧?”
又有人道:“不妥!這樣一來,豈不是全天下都知道皇上得了重?”
陳希亥道:“民間張貼榜文是要的,不過不能說是治皇上的病。軍中不是也有其他士兵患病嗎?就說是去軍中治療的!
早有稟筆的翰林退下去寫榜文,陳希亥待要說什么,只聽殿外跑進來一個眼熟的太監(jiān)。
“奴才奉皇貴妃娘娘之命,前來宣旨。”
竟是小桌子。
“傳皇貴妃娘娘懿旨,即刻將皇上的病狀寫成文書,在京中搜尋洋人,治療皇上此病!
這一道旨意宣讀下去,百官嘩然。
“不讓太醫(yī)去看診,也不讓民間方士去治病,找洋人做什么?”
“洋人知道什么?洋人還能比呂太醫(yī)的醫(yī)術(shù)更高明嗎?”
“就是,這皇貴妃娘娘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小桌子咳了一聲,又抬起眼皮一掃,他是內(nèi)宮中除了李德全以外最得臉的太監(jiān),自有一番威嚴。
“諸位大人請慎言!皇貴妃娘娘既然這樣說,必有其用意。娘娘說了,此事宜早不宜遲,還請陳老大人、納蘭大人,即刻傳旨去辦!”
百官不敢再妄自議論,納蘭明珠聽這道旨意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看著陳希亥。
陳希亥面無表情,“就照著皇貴妃的旨意去辦,越快越好!”
沒想到陳希亥如此果決,連商量的時間都不給,就直接下了命令。
有人鼓足勇氣喊道:“陳大人,你不能因為皇貴妃是你的嫡親女兒,就這樣相信她的話!皇貴妃深居后宮懂什么?要是皇上有個萬一,她能負責(zé)嗎?”
陳希亥一眼掃去,“大人還請慎言,皇貴妃也是你能輕易非議的?”
又朗聲對朝臣道:“皇貴妃她自在閨中就是個有主意的人,她聰明靈慧,和其他女子都不同。否則皇上也不會讓她教授阿哥們算學(xué),誰再敢說皇貴妃身居后宮懂什么這種大逆不道之言,本官就不客氣了!
他看起來還是一副斯文書生的模樣,說出口的話卻叫人戰(zhàn)栗。
方才對這道懿旨議論紛紛之人,不約而同閉上了嘴。
有什么辦法?
皇上走的時候把朝政托付給了陳希亥和納蘭明珠,納蘭明珠這個老狐貍,從前是墻頭草,風(fēng)吹兩邊倒。
現(xiàn)在好了,直接倒向陳家扶都扶不起來了。
陳希亥說著,正了正頂上的頂戴花翎。
“請納蘭大人在此主持,務(wù)必將皇貴妃的旨意妥善安置下去!
“陳兄,你去做什么?”
“本官親自去見皇貴妃,一定會給諸位一個合理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