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蹄踏地,戰(zhàn)馬向前狂奔,僥幸逃出的張獻忠拼命策馬。此時天色早已經(jīng)大亮,太陽升起,又是一個炙熱的夏日,但張獻忠卻感覺不到溫暖,前胸后背的冷汗,依然在籠罩著他,他只感覺到那些夾雜了濃烈灰燼和血腥氣的空氣,隨著馬蹄奔馳,已經(jīng)漸漸被他拋在腦后了,迎面而來的,都是新的空氣,就像是新的希望。
---雖然已經(jīng)是全軍覆沒,跟在他身邊的,只有六七個騎兵了,老三艾能奇更是為了掩護他,替他斷后,而被官軍亂箭射死了,但他并不放在心上,只要他張獻忠還活著,性命還在,他就可以重新聚攏起更多的兵馬,也會有更多的義子。
“加!”
他再一次的揚鞭策馬,頭也不回的逃。
……
“加!”
左良玉也在奮力策馬。
昨晚戰(zhàn)前,太子進行了周密的布置,他左營的任務是詐敗和守營,領令之時,左良玉心中是不悅的,詐敗就意味著傷亡,更不用說,詐敗歷來都是由軍中最弱部隊來承擔,他左營一向是剿匪主力,詐敗的苦活,從來都是其他部隊。
領這樣的軍令,左良玉實在不甘。
像是看出了左良玉的心思,分派完軍令之后,太子遣散眾將,獨留下左良玉,和他推心置腹的談。不說一口一個昆山將軍的尊敬,只說太子殿下對戰(zhàn)局的分析,以及守營詐敗、非他左營不可的理由之后,左良玉雖然還是有點不甘,但心氣卻漸漸平復了。
“昆山將軍,此戰(zhàn)乃是剿賊之關(guān)鍵,勝了,湖廣賊患,一夕可平,如果失敗,戰(zhàn)火怕就要再燃燒一段時間了,而勝敗之關(guān)鍵,就在引誘流賊進入我大營,秦兵多是車兵,撤退往來,極不便捷,京營也都是重甲長槍鳥銃,如果詐敗,被流賊糾纏,不易脫離,只有將軍的左營和流賊多年交戰(zhàn),熟悉流賊戰(zhàn)法,最適合擔任此任務!
“我知道將軍心中有委屈,但為了朝廷,為了湖廣百姓,還請將軍能夠體諒!
“此戰(zhàn)若勝,我保將軍一生富貴也!”
朱慈烺最后一句說的很明了,只要你左良玉盡心盡力,完成這個任務,我不會虧待你。
反之,你就等著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左良玉自然無法拒絕。
不過他回到營中,和部將商議時,還是很多人不滿,詐敗豈是那么容易?輕輕兩字,最少就是五千人的損失……
但左良玉還是用自己的威嚴壓住了。
左部也成功的完成了詐敗,邊打邊敗,將前面十幾處營寨,全部丟給流賊,令流賊突進,進入包圍圈的任務。
原本這是大功。
但沒有想到,在最后的決戰(zhàn)關(guān)頭,左部卻出了漏子。
獻賊竟然在左部防守的區(qū)域,殺出了一個缺口。
更令左良玉無奈的是,那處區(qū)域是自己的前營,也就是左營少帥左夢庚的防守區(qū)域。
雖然左夢庚調(diào)兵回卷,射殺了斷后的艾能奇。但艾能奇怎能比過張獻忠?
如果是其他將領,左良玉一定會毫不客氣的處置,但左夢庚是他的獨子,他下不了這個決心,他現(xiàn)在只能拼勁辦法去彌補,
“加!”
左良玉在揮鞭。
在他身后,是他精銳的五百家丁騎兵,左夢庚跑在最前,一頭一臉的大汗……
日上三桿時,戰(zhàn)事徹底結(jié)束。
十幾萬的流賊,一朝覆沒,戰(zhàn)死的不算,光被俘投降的,就有七八萬人之多,陳奇瑜三人按部就班的派人打掃戰(zhàn)場,收攏降兵,將其中的老賊和新賊分割開來,以不同的區(qū)域安置,同時點驗各部損失,為陣亡將士記名,并查驗被官軍擊斃的幾個流賊頭目的尸體,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艾能奇。
艾能奇一身是箭,被左部射成了刺猬。
另一個死在軍中的是獻營中軍大將王尚禮。他也是在掩護張獻忠逃跑之中,被官軍擊殺的。
除他二人之外,獻營有名有姓的大賊首,幾乎全部投降了,軍師汪兆麟,前鋒大將白文選,還有革左五營的三位,馬回回、賀錦和劉希堯。尤其汪兆麟,在進入大營,發(fā)現(xiàn)是一個陷阱之后,他就悄悄脫離張獻忠大隊,主動向官軍投降,并且嚎啕大哭,說自己為張獻忠獻策,并非自愿,乃是為張獻忠所逼。
逃走的,只有張獻忠劉文秀加上一個藺養(yǎng)成。
勝利輝煌,但陳奇瑜臉上卻不敢有喜色,因為太子殿下去追張獻忠,還沒有回來呢。
除去牛成虎和左良玉,戰(zhàn)事結(jié)束之后,陳奇瑜又將虎大威派了出去。連續(xù)幾波,派出去的騎兵有將近三千了,張獻忠逃出去的流賊不過八九騎,看起來不回有問題,但陳奇瑜心中卻是難安,畢竟太子殿下的身份太貴重了,萬一出了什么事情,誰也擔不起那個責任。
“追上殿下,一定要勸殿下立刻回轉(zhuǎn),追擊獻賊之事,你等去做!”臨行前,陳奇瑜叮囑虎大威。
虎大威記住了,帶兵急急離開。
陳奇瑜和楊爾銘焦急等待。
但直到黃昏,都沒有消息傳回。
兩人就更是不安了。于是有加派更多的人馬,并且楊爾銘親自帶兵,前去追尋太子了。
夜晚。
陳奇瑜和朱國弼兩人在帳中等候,燭光下,陳奇瑜不停的踱步,朱國弼也是皺著眉。
“報~~”
腳步急促,一個派出去的探騎終于是回來了,進到帳中單膝跪倒:“稟侯爺,太子殿下在九宮山,左良玉虎大威都已經(jīng)前去衛(wèi)護了!
“九宮山?”
陳奇瑜驚異。
……
馬蹄急急,在武襄左衛(wèi)的護衛(wèi)下,朱慈烺策馬揚鞭,奮力追趕張獻忠,茫茫天地,追趕幾個潰兵并不容易,但凡是經(jīng)過村莊,或者是可以供人隱藏的林子,都要派出一些人去搜查,但大部隊卻不停,沿著道路繼續(xù)追,就歷史和逃跑者的本能來說,一定是跑的越遠越好,因為用不了多久,官軍就會對周邊地區(qū)實行大搜查,一旦在這其間停留,就跑不了了。
何況,人心中那口氣是不能泄的,一旦泄了,在某地停了下來,再想要繼續(xù)跑就難了。
因此,張獻忠一定是揚鞭催馬,跑的越遠越好,直到了安全的地方,他才會停下來。
朱慈烺認定張獻忠就在前方。
從上午一直追到下午,足足追出去八十里,其間,連續(xù)發(fā)現(xiàn)累斃在路邊的戰(zhàn)馬。心知一定是張獻忠一行人所乘,于是,奮力催馬,追的更急。
“殿下,你在此歇息,臣等去追!弊诳√┖唾《ǚ竭B續(xù)勸,朱慈烺卻不理,他不覺得疲憊,十七八的年紀,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張獻忠近在眼前,他豈能停頓?
下午申時(三點),追在最前面的宗俊泰抓到了一個人。
朱慈烺聽了大喜,急急趕到前方。
“罪民參見太子殿下……”
一個全身大汗淋淋,累的已經(jīng)站不起來的中年流賊掙扎著爬起來,向朱慈烺跪拜。
“你就是亂世王藺養(yǎng)成?”朱慈烺在馬上冷冷問。
“是罪民!
“張獻忠呢?”
“張獻忠的馬跑死了,于是他就搶了罪民的馬,帶著他的兩個義子,繼續(xù)往前跑了!
原來,藺養(yǎng)成的坐騎是一匹名馬,加上他偏瘦,因此一路奔馳,他坐騎還可以堅持,張獻忠卻不行了,雖然其坐騎也是一匹名馬,但張獻忠體型壯碩,偏胖,擔負重,連夜奔馳之下,他坐騎承受不住,嘶鳴一聲,倒在了路邊,差點將張獻忠摔傷,張獻忠跳起來,想也沒有想,就將藺養(yǎng)成從馬上拖了下來,奪了他的馬。
----雖然都是老流賊,但張獻忠從心里是看不上藺養(yǎng)成的,此前收了他們四人的兵權(quán),將他們四人納入麾下,就更是不把他們四人當人了,偏偏藺養(yǎng)成坐下又是一匹名馬,不奪他的奪誰?
奪了馬,張獻忠和兩個義子繼續(xù)向前逃奔。
而沒有了馬的藺養(yǎng)成,已經(jīng)是無路而逃,雪上加霜的是,張獻忠拖他下馬時,摔傷了他的小腿,他站立都站不起來,只能在地上爬行,被宗俊泰發(fā)現(xiàn)并俘獲,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兩個義子?張獻忠身邊只有兩人了?”朱慈烺問。
“是,”藺養(yǎng)成回答:“一個是他的六子張文秀,哦,本名劉文秀,另一個是十九子劉志!
恩?
劉志?
朱慈烺第一感覺這個名字很是熟悉,隨即醒悟,劉志不正是前世里,推自己入河的那個小孩的名字嗎?
不過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何況是穿越?因此他也沒有多想,只追問:“他們往哪里去了?”
藺養(yǎng)成卻不回答,只是叩首。
朱慈烺知道他在求什么,于是冷冷道:“你罪孽深重,死刑是跑不了的,不過你的家人但有在世上的,我也可以免他們一死。”
“謝殿下仁德~~”
藺養(yǎng)成抬起頭,眼中滿是淚:“罪民有一妻兩女,現(xiàn)正在岳州城下。她們雖然是罪民的家眷,但卻從來參與過罪民的罪孽……”
朱慈烺點頭:“我保她們平安!
“謝殿下!”
藺養(yǎng)成再拜了一次,這才說道:“獻賊雖然奪了罪民的馬,但他也已經(jīng)快是支撐不住了,兩個賊子的馬,也隨時都可能倒斃,聽那劉志說,應該去九宮山,九宮山據(jù)此不過十里,山林茂密,可以躲藏官兵的追擊,山中更有小道,可以逃到江西,獻賊好像是同意了……”
“九宮山?”
朱慈烺微微驚異,猛地一想,這才驚醒,原來湖廣咸寧通山到蒲圻的這一片地區(qū),正是歷史上李自成從九江瑞昌敗亡之后,一路逃竄的地方,而九宮山,正是他最后殞命之所。
朱慈烺抬頭望向前方,心中驚喜。
張獻忠,劉文秀劉志不過三個人,歷史上,李自成在九宮上身死的時候,就是帶著兩個親兵在山中探查道路,結(jié)果被幾個貪圖他胯下戰(zhàn)馬的農(nóng)民用鋤頭鋤死
的。
誰能想到,一代大賊,竟然會死在幾個從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農(nóng)民手中。
歷史,有時候真是笑談。
現(xiàn)在,張獻忠同樣也是只有三個人,同樣也是惶惶逃入九宮山……
難道歷史是有宿命的嗎?這一世李自成被困在陜西,無法來到湖廣,自然也就不能殞命在九宮山,但九宮山卻不能逃脫他終究賊首的宿命,雖然無法埋葬李自成,但卻要終究張獻忠……
不知道那幾個農(nóng)民還在不在山中?算時間,現(xiàn)在是崇禎十七年的五月,和歷史上李自成斃命的時間,只差一年了。
就算沒有農(nóng)民也沒有關(guān)系,我親自來!
“走,九宮山!”
朱慈烺一甩馬韁,再次向前,目標九宮山。
……
酉時(五點)。
朱慈烺來到了九宮山附近。
九宮山位在湖廣通山縣境內(nèi),山這一邊是湖廣,另一邊是江西,因為山脈連綿,地勢險峻,千年以來,就是湖廣和江西的天然分割線,從來沒有聽過有小路可以到江西。
山中有山民居住,亦有很多的道觀,是為五大道教名山之一,隋朝時,道人
陳伯恭在山中建了九座宮殿,后來他被隋文帝楊堅召回長安作官,設九宮供奉九真,山也得名為九宮山。
到明末時,九宮山的香火雖然已經(jīng)從北宋時的巔峰時候滑落,但山中依然有不少的道士和道觀。
注:九宮山被毀是在太平天國時,太平軍將領林啟容率兵上山,因宗教信仰不同,搗毀了山中全部的道觀和道場,殺死道人,九宮山從此山靈空寂,不負昔日的輝煌。
有道士道觀和山民,那山中就有通行的道路,因此,張獻忠三人躲入山中,隱藏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載,都是不成任何問題的。
從通山到九宮山,雖然沒有驛道,但卻是有小道的,一路,佟定方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鮮的馬蹄印,從馬蹄可知,對方正是三騎,由此就更能確定,張獻忠就是往九宮山逃竄了,此時來到九宮山山下,望著翠綠的山巒,又看通入山中的土道,已經(jīng)是滿頭大汗的朱慈烺,卻絲毫感覺不到累,他馬鞭一指:“進山!
“殿下~~”
宗俊泰大汗淋淋,縱馬擋在他前面:“山中情況復雜,何況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酉時,再過一個時辰天就要黑了,不如等后續(xù)大軍來到,明日再進山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