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fā)憤怒的根源,并非是陸沉的所作所為。
而是他施展魔血彌天時,所展露出來的氣息。
換而言之,就是枯樹將此刻的陸沉,認(rèn)成了魔尊。
以至于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依舊展現(xiàn)出了本能的憤怒。
可見他們對于魔尊的仇恨,達(dá)到了何種程度。
只是,這對陸沉來說,根本無法構(gòu)成實質(zhì)的威脅。
甚至于,陸沉看到成片的枯木外強(qiáng)中干,只覺得它們可憐。
每一位能夠葬在這里的妖魔,曾經(jīng)或許都是魔界叱咤風(fēng)云的存在,即便時過境遷,再強(qiáng)的妖魔,也迎來了壽終正寢之時。
但他們臨死之前,還是留下了后手,保留了復(fù)活的可能。
只不過,一切的可能,都被魔尊給扼殺了。
或許是不想這些古魔,影響自己在魔界的統(tǒng)治地位,或許是覬覦古魔的力量。
總之,整個古魔秘境之中,所有的枯木,全都淪為了魔尊的養(yǎng)料。
此刻,陸沉僅是意念微動,整個枯樹林便開始燃起熊熊大火,熾熱的火海之中,枯樹像是吃痛,不斷掙扎,動作比起之前更加劇烈。
只不過,無論怎么努力,已經(jīng)沾染的火焰,都不存在熄滅的可能。
“此地如此玄妙,魔尊是否也在這里,留下了屬于自己的那棵樹,暗暗等待復(fù)活的時機(jī)?”
童瑤看著火光漫天,反倒是關(guān)心起了魔尊。
畢竟,相比較于這些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古魔,率眾侵犯人間,給人間帶來巨大災(zāi)難以及悲痛的魔尊,給她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更何況,陸沉已經(jīng)說過了,這些古魔復(fù)活的可能,已經(jīng)被魔尊給完全掐滅。
顯然魔尊復(fù)活過來的可能性更大。
“不用擔(dān)心,這些枯樹,應(yīng)該都是古魔的尸體,魔尊并未留下尸體,自然無法成為樹林中的一員!
陸沉看出童瑤的擔(dān)憂,笑著寬慰道:“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魔尊沒有復(fù)活的可能了!
以前或許還有。
但在不久之前,已經(jīng)被他給破壞了。
“那就好!
童瑤完全沒有質(zhì)疑,心中也隨之松了一口氣。
人間經(jīng)歷的那場浩劫,她再也不想看到第二次了。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火焰不斷蔓延,將整個樹林徹底點燃。
縱然是不存在實體的魔氣,也被點燃,黑煙不斷升騰,但卻還未逃離火海,便被點燃,成為竄起的火苗。
一時之間,場面還真有點壯觀。
陸沉三人站在樹林之外,他和陸璃面色平靜,不起波瀾。
童瑤則是感受到了一陣陣壓力。
甚至需要運(yùn)轉(zhuǎn)法力,才能夠承受撲面而來的熱浪。
不多時,她看向陸沉,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火焰?為何連我都無法承受?”
以她現(xiàn)如今的實力,哪怕點燃樹林的,是陸沉以前的拿手好戲三昧真火。
她覺得自己也不至于壓力這么大。
畢竟,哪怕陸沉的實力再強(qiáng),她也并不是火焰灼燒的目標(biāo),甚至都站在火焰之外。
“人道薪火,源自于古老時期,人類代代相傳的意志,最終凝聚而成,層次遠(yuǎn)在三昧真火之上,你能感受到壓力也很正常!
陸沉很坦然地解釋道,覺得這也沒有什么隱瞞的必要。
此火,他都已經(jīng)使用過很多次了,根本不算是什么秘密。
對朋友,更不用藏著掖著。
“人道薪火?那你豈不是人皇?”
童瑤聞言愣住,隨后滿臉震驚地問道。
顯然,身為昆侖傳人,她對于此事,還是比較了解的。
畢竟,昆侖山傳承悠久,干尸所在的那個時代,昆侖就已經(jīng)有了完整的門庭。
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在于,童瑤雖然才剛凝聚元神不久,但她的年紀(jì),是要比陸沉大很多的。
并不是誰,都能如陸沉這樣,在短短幾年之間,從筑基境,飛躍至化神后期。
童瑤哪怕再天才,她在修煉這條道路上,也已經(jīng)走了一百多年了。
一百多年,對于化神修士而言,似乎聽起來就很短暫。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一百多年前,掃六合建立大秦皇朝的始皇帝,甚至都還活著。
她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人皇的存在。
“現(xiàn)在還算不上人皇,只能算是人皇之位的爭奪者。”
“真的只是爭奪者嘛?如今的人間,還有誰有資格和你競爭?”
陸沉不語沒有給出回答。
童瑤說的其實也不錯,只不過,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他確實還不算是人皇。
就像是先帝去世,繼承人哪怕得到了滿朝文武的支持,但在尚未登基之前,從法理上來說,依舊還是太子。
當(dāng)然,這個問題并不重要,不管童瑤怎么看,都無所謂。
過了片刻。
童瑤忽然指著火海之中,一株很不尋常的枯樹,驚嘆道:“這樹怎么看起來,好像是在借助人道薪火的力量,在煉化自身?”
她口中的那棵樹,在火焰吞噬樹林之前,看起來,和樹林之中,成片成片的枯樹一樣,幾乎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
但在經(jīng)過烈火的炙烤之后,卻并沒有和其他枯樹一樣,被點燃,迅速碳化,最終化為齏粉。
反倒是整個樹干,開始浮現(xiàn)一層點點熒光,樹皮越發(fā)晶瑩,好似完成了某種升華一樣。
陸沉點點頭,他早就注意到了。
可以說,在樹皮表面的異象,還未出現(xiàn)之時,他就已經(jīng)注意到了異常。
因為在薪火的籠罩范圍內(nèi),這棵樹給他的感覺,就完全不同。
并且這株樹,還在以一種極為隱秘的方式,不斷汲取,其他枯樹被焚燒后,所殘留的微弱力量。
這股力量很不起眼,準(zhǔn)確來說,是每一棵枯樹被焚燒殆盡之后,殘留的力量,都是極不起眼的。
只不過樹林之中,枯樹的數(shù)量,實在是太多了。
這也導(dǎo)致,整片枯樹林中,這特殊的唯一,汲取到了足夠的力量,進(jìn)而完成了某種,連陸沉都沒有見識過的異變。
童瑤看到陸沉如此淡然,好奇問道:“你是有什么打算嗎?”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枯樹升華,是反常。
但陸沉眼睜睜地看著卻不制止,何嘗不是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