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今天冒昧前來,實在是多有打擾,還望您見諒!”
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引用《資治通鑒》中的語句,對倭人進行了精準而深刻的剖析:
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jié)而無大德,重末節(jié)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寇,弱必卑伏。
梁棟看著眼前這個個子不高、形容甚至有些猥瑣的小日子,心中不禁感嘆,此人簡直就是那個評價的最佳例證。
人若禮貌待我,我已禮貌待之。
盡管梁棟心中對井上健太郎并無多少好感,但還是保持著基本的禮貌,微笑著回應(yīng)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井上先生遠道而來,梁某歡迎之至!”
井上健太郎顯然對梁棟的態(tài)度感到滿意,臉色也逐漸緩和了下來。
他甚至還想炫耀起自己的中文水平,只見他得意洋洋地顯擺道:
“梁先生剛才那句話,是不是出自《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應(yīng)該沒有背錯吧?”
梁棟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看似恭維地回答道:
“井上先生好像很了解我們的文化。
然而,在他內(nèi)心深處,對于井上健太郎這種賣弄學問的行為,卻有著一絲難以掩飾的不屑。
井上健太郎笑道:
“我自幼便對漢文化十分喜愛,上學時一直都在自學中文。成年后,我更是時常穿梭于華倭兩國之間,對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因此,我自認為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華夏通’了!”
梁棟也跟著笑道: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華夏文明更是這個世界唯一流傳至今的古老文明。我們?nèi)A夏人去了你們倭國,即便一天倭語都沒學,也能在你們那里暢行無阻。原因很簡單,你們倭文有百分之四十七都是我們?nèi)A夏文字,一個華夏人隨便拿起一張倭語報紙,基本都能看懂個大致意思……”
井上健太郎臉上有些掛不住,但他知道今天是來干什么的,就放下了跟梁棟爭執(zhí)的念頭,微微點頭道:
“梁先生說得沒錯,我們倭文化有很多都是從華夏文化借鑒而來的……”
梁棟突然話鋒一轉(zhuǎn),很突兀地問了一個問題:
“井上先生,井上幸之助是你弟弟吧?我怎么很多年都沒聽到過他的消息了呢?”
井上健太郎的臉色微微一變,原本輕松的笑容瞬間變得有些僵硬。
他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后帶著些許尷尬回答道:
“沒錯,井上幸之助確實是我的親弟弟。不過呢,家族有一些安排,將他派往了其他國家,而華夏這邊的事務(wù)則交由我來負責。所以,梁先生自然就不太容易見到他了……”
梁棟微微頷首,然后接著說:
“我和你弟弟,我們二人在槐安的時候,確實有過一些不太愉快的經(jīng)歷。然而,這其中并不存在任何個人恩怨,僅僅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立場不同而已。我還聽說,由于我的緣故,你弟弟失去了成為井上家族繼承人的機會,而你這個當大哥的,恰好撿到了一個大便宜。如此說來,井上先生,你其實應(yīng)該對我心存感激才對……”
就算兩國之間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井上健太郎還是能夠聽出梁棟話語中的調(diào)侃意味。
然而,他心里非常清楚,以自己目前的處境,根本沒有與對方撕破臉皮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