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麥收風波2
擔心搶收的時候會下雨,眾人也不敢再耽誤時間,沒了打嘴仗的心思,一個個擼著袖子干起了火。
老李頭父女將收割器搬到了地頭,按照那店員教的那樣,一個在前面拉繩子,一個在后面推。
木制的輪子走在泥土地里并不順暢,不管是推的人還是拉的人都很費勁。
但跟要長時間彎腰比起來,這點費勁也不是不能承受。
尤其是二人發(fā)現(xiàn),這東西是真的好用。
他們將收割器搬到地頭的時候,隔壁的孫鐵柱家已經(jīng)割了一米多了。他們是八個人同時干活,所以放眼望去已經(jīng)空出來了一大片,只剩下地里的麥茬。
而兩父女落后了一段距離,人力又少。
可收割器一次能橫向收一米的距離,父女倆不用彎腰和堅韌的麥茬斗智斗勇斗力氣,只要推著機器往前一走,比尋常走路的速度慢一些,卻有限。
一開始孫鐵柱還很不屑。
很快他就驚了。
他眼睜睜看著父女倆和收割器走過的地方麥子都倒了下去。
李家兩個孫子跟在手面扎成捆,一捆一捆地往回抱。
尋常人家的麥收,負責扎捆的人的速度總是很快,還要停下來等著負責收割的人。
李家這邊卻反過來了。兩個小孫子在后面追趕,都沒能追上機器。
等李家父女走到另一邊的地頭的時候,孫鐵柱一家速度最快的大兒子才割了五米不到。
最慢的孫鐵柱才走了三米。
等李家父女走了一個來回,孫鐵柱才走了八米。
李家父女又走了一個來回,孫家長子才剛剛走到另一邊的地頭。
但凡是干過農(nóng)活的人,尤其是彎過腰割麥子的人都知道,人不是器械,不可能長期彎腰不累。
走到地頭,李家長子忍不住直起了腰休息。
而李家父女一口氣沒歇,繼續(xù)干。
他們只有三畝地,看著不小的一片,以往倆人的確是需要花兩天才能收完,但是今天,他們只花了不到兩個時辰就干完了。彼時,兩個小孫子才剛剛捆完一半的麥茬。
父女倆喘了口氣喝了口水,眼看著快要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了,李老頭讓女兒回家做飯,他則是和兩個孫子繼續(xù)扎捆兒。
附近的村民們眼睜睜地看著李家父女像是開啟了神通一樣,只用了兩個人,花了半天的功夫,就干完了兩三天的活兒,一個個驚得不輕。
“那機器真的如此好用!”
“哇!太厲害了吧!”
當即就有人動了心思,想要去管李家父女借家伙兒。
農(nóng)家的人就是如此,需要什么東西了就去別人家借。
當然,做人也得有眼色,得等人家不用了再開口。
否則很容易挨罵。李家父女也不是什么小氣的人,這些年李母臥病在床,也沒少接受村里人的接濟。
但凡是幫過他們家的人,他們都不吝嗇地將東西借了出去。
只除了兩家,李小妹堅決不肯借。
一家是孫鐵柱家,另一家是最開始出言嘲諷她爹的人。
兩家人被如此明晃晃地針對,氣的臉都綠了。
另一戶人家直接甩了臉子,冷笑:“誰稀罕!我家有的是兒子,他們有的是力氣,不需要用這人勞什子的收割器!
孫鐵柱也憋了一口氣,沒想到他壓了隔壁一輩子,老了老了卻被對方騎臉輸出。
他陰陽怪氣道:“干得快又怎么樣?咱們這些地里刨食兒的人,忙完了這一波也沒別的可以忙了,要我說,你們就是在浪費錢!笔聦嵶C明,笨鳥先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李家父女收完的早,所以村子里的石碾子他們也是第一個用的。
等他們脫完粒,全都忙活清了,別人家才剛收完。
往常年收割完,老李頭都得休養(yǎng)幾天才能緩解那種腰酸腿疼的感覺,今年他卻并不太累。
等把糧食裝進了專門放糧食的屋子里,他尋思著家里暫且沒什么事,他一個大活人就這樣閑在家里確實不太好,就把老伴兒托給了女兒,自己進了城去尋找活計。
他也是碰碰運氣。
王妃娘娘那邊的活兒不少,管事也很好說話,他想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找個活賺點錢。
管事手里確實有不少活兒。
養(yǎng)顏館和藥店那邊還有一些需要收尾的工作,王妃手里的人不少,但都各司其職,真要干這些瑣碎的活計,還是得招人。
好在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勞力,還不等他出去貼告示招人,老李頭和其他一些提前忙完了農(nóng)事的人,就紛紛找上了門來毛遂自薦。
管事的樂的不需要外出招人,就直接把他們留下了。
因為都是一些雜活兒,不需要手藝,工錢定為三十文一天,管一頓中飯。
阮錦寧這里提供的伙食并不差,四菜一湯,管四個饅頭。
份額就是這些,如果有人吃不完不想要這么多,自然也可以留在鍋里。
若是想要帶走,管事也不會說什么,只要不帶走主家的家伙事兒就行。
于是村子里的人發(fā)現(xiàn),老李頭的女兒和兩個孫子這些時日的氣色好多了。一打聽才知道,老李頭竟然憑借買播種器的交情跟王妃娘娘的人打上了交道,還因此得了個好活計。
一天管一頓飯不說,還有菜有肉,吃的比他們在家里吃的都好。
老李頭自己舍不得把東西都吃光,就吃三個饅頭墊肚子,菜他動的很少,幾乎全都帶了回來,給婆娘、女兒和??孫子開小灶。
有時有他也會想起自己的兒子,可是兒子住的地方和他做工的地方南轅北轍,如果他去找兒子,回家的時間就會晚上好多。
走夜路不安全,他也不敢逞能。
好在他兒子是個孝順的,知道他進城做工,三不五時就會過來探望,有時候帶來一個蘋果,有時候帶來兩個煮雞蛋。
老李頭就給兒子留一半菜。
不是他偏心兒子,實在是兒子干的也是重活,需要油水。
而且,兒子給的兩個雞蛋他也沒有吃,都會帶回家給妻女和兩個孫子平分。
后來,管事的見老李頭干活認真仔細,從不偷奸;譄o意間得知了他家里的情況,但凡他手里有活兒,就會給老李頭留一份,工錢也從一天三十文漲到了四十文。
從以后,老李頭家的日子就好過了許多。
這讓全村都羨慕不已,還有人上門求引薦。
【叮!功德值+3000!
突然響起的功德值到賬的聲音嚇了阮錦寧一跳:“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