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好像沒她什么事了
阮錦寧微微屈膝行了一禮,問道:“不知劉大人傳喚小女子,是有什么事?”
劉大人想要拍驚堂木,眼角余光突然瞥見裴云之端起了茶杯。
實話講,裴云之雖然是個殘廢,卻實在是賞心悅目,便是喝口茶水的動作,也是優(yōu)雅又從容。
可劉大人莫名就覺得心里涼涼的,他輕輕放下了驚堂木,輕咳一聲問道:“沐氏,本官問你,關于昨日蘇家夫婦和趙氏糧店的事情,你可有什么說的?”
蘇郡守似是嗓子不舒服,咳嗽了一聲。
劉大人神色一僵,又問:“趙氏糧店的人作證,說你冤枉了他們的掌柜,對此你可認罪?”
他終究是沒敢讓阮錦寧跪下。
阮錦寧道:“昨日的事情劉大人不也是見證人?人證物證俱在,那趙氏糧店的東家以權謀私,當眾偷盜財物,行徑和影響都非常惡劣。”
“不僅如此,他還仗勢欺人,當眾傷了蘇強的妻子的手,他藐視王法,完全沒有將我宴國的律法放在眼里。他鋃鐺入獄純屬咎由自取,與我何干?”
“小女子不過是做了個人證罷了,做的也不是偽證,難道這也有錯?”
她的聲音不算大,溫和好聽,可大廳內的人和門外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劉大人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然后就看到了蘇郡守陰沉的臉色。
他趕忙咳嗽了兩聲,又道:“你勇于站出來制止罪惡是正確的,不過有關于證據(jù)的事情還存在著疑點。畢竟沒有誰家的銅錢上會留下標記,此事怎么看都像是刻意針對趙氏糧店的一場陰謀!
蘇郡守悠悠道:“不久前城中抓獲了一批阿密國的奸細,這些奸細坦言,他們一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雪災降臨,特意潛入城中,乃是為了毀掉城中的糧草。”
這話一出,除了阮錦寧和裴云之以外,大堂內外的人都震驚的不行。
就連劉大人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事兒,愕然地瞪大了眼睛。
蘇郡守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
“昨日的趙氏糧店一事,看起來好似處處都合理,可放在眼下的情境之下,卻怎么看都會讓人忍不住起疑!
蘇郡守嘆息一聲:“沐姑娘,事關全城百姓的安危,事關整個宴國的安危,我們必須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你覺得呢?”
不等阮錦寧說什么,裴云之就笑道:“蘇郡守說得對,確實應該謹慎,所以沐姑娘帶領北戰(zhàn)府的人幫城中找出了幾十個奸細,還挽回了上萬石糧草。”
這事兒百姓們是不知道的,就連劉大人都不知道,所以這會兒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蘇郡守噎了一下。
他還想說什么,裴云之又道:“哦對了,沐姑娘所救回的那些糧草,好像就是趙氏糧店的吧?”
裴云之看著蘇郡守難看的臉色,俊臉之上笑容溫和:“按照蘇郡守的說法,若與糧草扯上關系的都是奸細的話,那更應該被懷疑的,難道不是從今天一大早就閉了店的趙氏糧店等四間店鋪?”
蘇郡守皺眉:“商家什么時候開門做生意,是商家自己的事情,豈能因為這一點就懷疑他們?”
裴云之輕笑:“蘇郡守這話好生奇怪!
“沐姑娘只是路見不平救了個人,就要被懷疑是不是奸細。而那四家糧店的人在天災年頭閉店不迎客,導致城中數(shù)萬百姓無糧可吃,真真是該殺頭滅九族的大族,可在蘇郡守這里,就成了正常的事情?”
他的聲音同樣不大,語氣也是不疾不徐。
卻同樣清晰地傳入了大堂內外所有人的耳朵里。
百姓們兩兩對望著,只覺的腦子里一片迷糊。
他們就是想買個糧食而已,怎么還扯上奸細不奸細了?
蘇郡守心中憤怒,面上卻是不顯,他露出了和煦的笑容:“王爺所言有理!蹦抗,卻是朝著人群里看去。
人群里的某個人接到指示,揚聲道:“我們不懂這些事情,我們只知道,因為她得罪了趙氏糧店,導致我們這些人吃不上飯!這么冷的天兒,人本就需要食物來抵御寒冷,沒有了吃食,我們不但會被凍死,還會被餓死!”
被人這么一煽動,好不容易才平靜下去的百姓再次亂騰了起來:“就是啊,我們想填飽肚子!”
百姓對官府是懼怕的,可當被有心人煽動,當他們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脅,也能生出一絲反抗的勇氣。
何況,這些人里可不僅僅是有百姓,還藏著不知道多少蓄意煽動的身份不明者。
于是很快,“我們要糧食”,“我們不想餓死”之類的言論便叫囂塵上。
那群情激憤的吶喊聲,令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劉大人和一干衙役心驚膽戰(zhàn)。
此時此刻,這些人腦子里同時鉆出來了一個詞:暴亂!
人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可是什么都做得出來的。
然而還不等他們的恐慌情緒徹底蔓延開來,一列穿著鎧甲的士兵就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了大堂前,將所有人都雙手反扣到身后,押在了地上。
有人大聲喊:“為什么抓我?”
話剛一出口,就被明晃晃的大刀架在了脖子上。
感受到刀刃的冰冷和鋒利,聲音戛然而止,只余下滿眼的驚恐。
蘇郡守再也笑不出來了,他嚯地站了起來,怒道:“王爺這是何意?”
裴云之悠悠喝著茶水:“特殊時期,特殊手段。如今城中人心浮動,還有外邦的虎狼虎視眈眈,一不小心就會被人鉆了空子,引起暴動!
“這種時候,還是小心為妙!
“本王的隊伍,既打的了外敵,也滅得了匪寇暴民!
蘇郡守打了個寒顫。
他終于體會到了這位殘王的可怕!
過去的輕視,在這一刻蕩然無存。
他心中悔恨,卻也明白大勢已去,干脆就老實了起來:“王爺說的是,是本官思慮不周了,還好有王爺坐鎮(zhèn)。”
兩位上位者三言兩語間,一場針對阮錦寧的禍事就消弭于無形。
已經做出了應對方案的阮錦寧:“……”
不得不說,槍桿子里出政權,真是到了什么時空什么朝代都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