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與果,本是一體!
“有果,必有因,有因,未必先!
“時間若有序,眾生可循因修果!
“若無序,則因果倒置,眾生卻依舊修行。”
“那……因果,究竟是誰在編織?”
姜道玄閉上眼。
任由意識沉入寂靜。
漸漸地,他看見一條光線,從遠(yuǎn)古延伸到未來。
那是時間的河。
他又看見這條河首尾相接,化為圓環(huán)。
“有趣,有趣。”
“原來世間的道,皆是圓的!
這一刻,他仿佛看見一只小鳥從樹上掠過,帶起幾片葉。
落葉順著風(fēng),飄飄蕩蕩,最終又回到腳邊。
“葉落歸根,水回于海!
“世人問因果,我看,不過是一個來處,一個去處!
他心中頓時有些明朗。
天地間,許多事并不該去問個先后。
道是循環(huán)的。
人若非要分出個先來后到,只會越想越亂。
“修行,最怕的是求明白!
“求明白,便多了執(zhí)念!
“多執(zhí)念,反而不明白!
念及于此,他嘴角微微劃起,露出一抹淡笑。
“天上星辰億萬,終究不過照亮人間!
“人心若亮,何須再問光從何來?”
這一刻,腦海中諸多纏繞在一起的雜念,忽地散開。
心境通透,思緒澄明。
“順理而行,不問因果,不畏命數(shù)!
“這,才是修行。”
外界的風(fēng)依舊在吹。
玄虛準(zhǔn)帝還在整理玉簡。
誰也未曾察覺——
就在這一息之間。
姜道玄對于時間、命運、因果的理解,又深刻了幾分。
隨后,他收回思緒,看向玄虛準(zhǔn)帝手中的玉簡,忽然開口:
“此篇《五行真解》,終將照亮萬世!
玄虛準(zhǔn)帝聞言,先是怔了一下。
旋即面露笑意,輕輕點頭:“若真能如此,玄虛一生之愿,也算無憾!
說罷,將玉簡收起,神情變得鄭重幾分,道:“道友若真欲借太淵天境一用,恐怕須先與我盟主一見!
姜道玄輕聲道:“那位可不易見吧?”
玄虛準(zhǔn)帝笑了笑,臉上帶著一絲得意:“那倒也是,哪怕是我道盟的幾位道尊,也不是想見就能見!
“不過.......恰巧那盟主,是我兄長!
“若道友真想一見,我可代為引薦!
姜道玄聞言,略感意外。
他雖然早就察覺到對方身份不簡單,卻從未想過,對方跟道盟盟主竟是這般關(guān)系。
不過,他也不客氣,當(dāng)即拱手道:“原來如此,那就勞煩道友引薦一二!
玄虛準(zhǔn)帝哈哈一笑:“好!那便請隨我來。”
二人一前一后,于高空疾馳,朝著目的地趕去。
然而,就在途經(jīng)一處靈臺之時,前方傳來一陣喧嘩。
“我聽得真切,那盟主大人近來在講道時,竟說修行者與凡人并無區(qū)別!”
“荒唐!凡人豈能修天道?若人人可修,豈不亂了根基?”
“唉,這可是一盟之主所言,怎能如此異想天開?”
“聽聞他還欲開放入道之試,不論血脈體質(zhì),不論出身高低,甚至不論悟性,只看是否有一顆求道之心,真是瘋了。”
“我看他是走火入魔了!”
議論四起,言辭激烈。
有人譏笑,有人憂慮,也有人沉默不語。
姜道玄步履微頓。
玄虛準(zhǔn)帝也聽見了他們的內(nèi)容,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
隨后,他咳嗽了一聲,低聲道:“道友莫見笑,我兄長心思太大,總想著重定修行之基,唉,也算是一片好心罷了。”
姜道玄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淡淡地看著那群人。
只見一位年輕修士滿臉憤慨:“修行者是天選之人,是天地所承認(rèn)的存在!
“若真人人可修,那我輩何以為尊?”
另一人附和道:“說得好!沒有尊卑,哪來秩序?”
“此言若傳出,不僅我道盟,怕是整個天墟都會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