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穗低聲道:“是正經(jīng)月餅,只是口味是五仁。”
顧籬慕半信半疑地拿過來吃了一口,雖然有點(diǎn)過于油膩,但確實是真的。
老鼠精吃過之后卻十分的感慨:“好熟悉的味道啊,一百多年前的月餅都是這個口味,近幾十年再也沒有吃過這么古早口味的月餅了,真是懷念啊!
萬穗又拿起了一塊甜瓜。
這只甜瓜被廚師用精湛的手法雕刻成了一瓣瓣的,如蓮花一般漂亮。
明代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述了明朝京師的中秋風(fēng)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家設(shè)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tuán)圓節(jié)也!
意思就是,在明朝時期,京師的百姓都會在家里設(shè)置月光位,這月光位設(shè)在月亮出來的方位,然后家中的女人們對著月亮而拜,貢品是月餅與瓜果,拜完月之后,要焚燒月光紙,然后將貢品分給大家一起吃了,沾沾福氣。
親戚朋友們也會互相贈送月餅月果,月餅大的有直徑兩尺的,如果有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做客,這天必然會回到夫家,因為中秋這天要一家團(tuán)聚。
明代的風(fēng)俗已經(jīng)和今天相差無幾,只是今人不拜月罷了。
三人又嘗了嘗那甜瓜,竟然也是真的,就是沒有今日的甜瓜那么甜而已。
這也可以理解,我們現(xiàn)在的甜瓜都是經(jīng)過數(shù)代育種科學(xué)培育出來的,與明代時期的甜瓜不可同日而語。
現(xiàn)在很多人認(rèn)為我們吃的東西都是科技與狠活兒,特別懷念以前純天然的食物,覺得那些才是最好的,其實真讓他們吃古代的那些東西,他們根本就吃不下去。
美女們還在地上跪著,她們很是疑惑,這位太陰星君為什么不讓她們起來,也什么話都不說,只是吃她們的貢品。
萬穗環(huán)視一圈,看到其中一位美女的頭上戴著一根金簪,是鑽金絲的,做成了鳳鳥的形狀,口中還叼著兩顆圓潤的珍珠。
萬穗走上前去,將那根鳳簪從她的頭上拔了下來,打算帶出去看看是不是真金和真正的珍珠。
那美女抬起頭來,她有著一張圓圓的臉蛋,年紀(jì)在十五歲左右,十分的漂亮。
她對那鳳簪沒有多少的留念,想來這東西對于宮中的女子來說,不是什么難得之物,她的眼中滿是疑惑之色,太陰星君竟然會看中她的簪子,月亮上難道連一根簪子都沒有嗎?
但萬穗被她給看心虛了。
白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太好,她在衣服里摸了摸,她平日里都不戴首飾,只有那一套點(diǎn)翠頭面,她舍不得拿出來,想了想,干脆拿出了一套玻璃餐具。
她也不記得是什么時候買的了,反正一股腦兒都塞進(jìn)自己的官印之中。
只要放得下,就往死里放。
“你與我有緣!彼鷣y編著瞎話,“這一套出自月宮的琉璃餐具便賞賜給你,但你無功受祿,承受不起這么大的福運(yùn),我便拿走你一根簪子,算是交換吧!
那姑娘立刻就露出了極度興奮的神情,仿佛自己是被神明眷顧之人,連忙磕頭謝恩:“多謝太陰星君賞賜!”
萬穗將那金簪收好,朝顧籬慕和老鼠精使了個眼色,老鼠精一揮手,四周便有風(fēng)起,顧籬慕拿出了手機(jī),藏在口袋里,開始放輕音樂,然后三人縱身而起,消失在眾人的面前。
對那些美女來說,萬穗三人就像是舉霞飛升,又回到了月亮之中一樣。
她們滿臉的欣喜,都為今天能夠親眼見到神明而興奮不已。
那個收到萬穗賞賜的姑娘更是成為了全場的焦點(diǎn),成為神明庇佑之人,所有人都圍著她問長問短,她也飄飄忽忽,如同身處于云端之中。
萬穗三人并沒有走遠(yuǎn),他們打算悄悄地到宮殿之中別處看一看。
這一看,讓他們都很震驚。
這幅畫中的世界竟然如此精美,宮殿閣樓應(yīng)有盡有,就像是真正的皇宮一般。
只是里面的人不多,只能看到一些零零星星的美麗宮女和為數(shù)不多的太監(jiān),并沒有見到什么達(dá)官顯貴或者是皇帝貴妃。
倒是那些宮閣里的擺件裝飾都很齊全,萬穗三人走走看看,老鼠精一看到書就挪不開眼睛,急忙跑過去抽出一本:“這不是傳說中的《竹書紀(jì)年》嗎?唐朝的《竹書紀(jì)年》,肯定不是偽書!能夠得到這樣一本書,我這輩子都值了,早知道我就早進(jìn)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