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之余,寶沁和趙龍等人又在想,李昱怎么讓他們俘虜敵方大將。
想了一會兒,頭就開始疼。
無論怎么想,也想不通李昱會怎么做。
于是,盯上了寶沁所說的錦囊。
寶沁見他們眼神不善,板著臉提醒道:“還不是拆的時候,軍師說了,等正面大軍破城之際才能拆。”
趙龍等人聞言,只能作罷。
此時,沖鋒號響起。
寶沁立刻起身,快步走出營帳。
她身后跟著趙龍等將士,一起遙望著遠處南端哨塔。
“雪林軍發(fā)起沖鋒了,統(tǒng)帥,我們可以做準備了吧?”
趙龍摩拳擦掌,他身邊的將士們也躍躍欲試。
“傳令下去,所有人待命,保持警戒,防止城內(nèi)敵人狗急跳墻!
即便李昱說了,之后有俘虜敵方將領(lǐng)的機會。
但是,寶沁沒有被功勞沖昏頭。
此時三面夾擊之下,城內(nèi)的游木真族已是強弩之末,很可能會選擇突圍。
西邊是最佳方案,因為那邊只有李昱所率領(lǐng)的五百游騎軍。
可是,萬一對方出其不意呢?
雪國的哨塔是為主城服務的,屬于第一道也是最關(guān)鍵的防御屏障。
輕易攻不破,太堅固,太難攻了。
要不是有內(nèi)鬼,給游木真族一百年時間,都攻不破。
游木真族是以騎兵為主,善射善騎,適合曠野沖鋒,在兩軍大規(guī)模碰撞之下可以說是無敵的。
但是攻城,不是他們的強項。
同理,守城也不是。
大草原上幾乎沒有城池,只有圍墻圈地,在圈里搭建毛氈。
若不是城墻足夠堅固,游木真族守不了多久。
當然,被攻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城內(nèi),已亂成一鍋粥。
小可汗沒料到雪國攻城會這么的果斷。
“雪國攻城怎會如此迅捷,而且不惜任何代價,這根本不是她們的風格!
小可汗望向自己的智囊團:“你們怎么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還是想守,拿下一座哨塔殊為不易。
丟了的話,以后再想搶回來,就很困難了。
耶律齊不在,他等級最高,去守城了。
其他人也說不上話,給不上建議,所以小可汗這話就是跟軍師阿倫古說的。
“小可汗,有句古話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既然拿下過一次哨塔,一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阿倫古嘆了口氣:“這次是我們大意了,被后手掏了。汲取這次教訓,下次會做得更好,但前提是咱得活著;钪庞邢乱淮,人死了就什么都沒了!
小可汗早就萌生退意,但是撤退的話不能由他來說。
阿倫古清晰地洞察了小可汗的內(nèi)心,這個慫貨必須由他來當。
小可汗望向其他將士,問道:“你們呢?怎么說?”
“撤吧,援軍等不到了!
傳信回去需要時間,調(diào)動兵馬需要時間,趕路還需要時間。
這一套流程下來,沒個十天半個月,援軍到不了。
小可汗也可撐十天半個月,只是損失會比較慘重。
很大可能,他會連命都丟在這里。
“既然大家都要撤,那現(xiàn)在就撤……”
“小可汗,不能現(xiàn)在撤!卑惞糯驍嗟。
“為什么?”小可汗不解。
“我們一天都沒守是不行的,回去了沒法跟大可汗交代,敵人也正是火力最猛的時候,此時突圍不妥。何況我們還沒制定好突圍的計劃……”
“往后面突圍,這還用考慮?后面才五百人!
“小可汗,你看,連你都這么想,其他人肯定也是這么想的……”
阿倫古掃了其他人一眼,被猜中想法的,心虛地低下腦袋。
“那我們的敵人呢?會不會這樣想?”
“軍師有別的想法?”小可汗期待的問道。
他現(xiàn)在腦子很亂,壓力很大。
好不容易拿下南端哨塔,原以為可以建立一番功勛,得到父親大人的認可。
現(xiàn)在能活著回去,不被罵就算不錯了。
“有!
阿倫古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我們往東邊突圍!
“東邊?”
“不行吧,那邊有兩千火焰軍守著我們。”
“這不是羊入虎口嘛?”
“雖然出其不意,但是敵我懸殊太大,突圍的幾率太小了,還不如往西,那邊只有五百人!
……
阿倫古的話剛說完,就遭到其他人反對。
小可汗也認為不妥,但他沒有直接反駁,而是等眾人安靜下來才問道:
“還請軍師為我等解惑!
小可汗的話,讓阿倫古很受用,這是在抬他啊。
所謂投桃報李,正是如此。
“我知道大家在擔心什么,可是你們想過沒有,火焰軍來了這么久,是不是一直駐扎在東邊,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知道為什么嗎?”
眾人沒說話,等他繼續(xù)往下說。
“因為他們是雇傭兵,不會給雪國賣命的。你們想想,我們向烏坦城要的援軍,是給了吧?可是在哪兒呢?還在路上,人家不是不給啊,在路上了,只是走的比較慢,以行軍有風險為借口。
“其實他們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不是自家事,不可能豁出性命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利用他們的心理?
“我們突圍,可是亡命徒,要拼命的。而火焰軍不會賣命,你們說他們敢跟我們拼嗎?”
阿倫古的一番分析下來,有沒有說服眾人不知道,但是大家都沒話說了。
小可汗知曉眾人的心思,害怕背鍋而已。
他想了想,接話道:“這招的確出其不意,也很合理。只要我們擺破釜沉舟,同歸于盡的氣勢,突圍的幾率很大,雇傭兵是很惜命的,烏坦城的禿驢就是很好的例子!
想到烏坦城的援軍,小可汗就氣得牙癢癢。
同樣是援軍,火焰軍早就到了北方,而且還到了好幾天。
烏坦城的援軍還在路上,還沒有到。
如果到了的話,也就沒這么難打了,起碼南端哨塔能守住。
然后再等自家援軍從西部過來,這場哨塔爭奪戰(zhàn)可以蓋棺定論。
“就這么決定了,三天以后向**圍,去找烏坦城的援軍匯合,不管怎么說,也得讓他們付出勞動!
援軍可不是白求的,游木真族可是花了大代價,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結(jié)果。
小可汗可受不了這個氣,收了錢不辦事,怎么可能。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在雪林軍不懈努力,晝夜連續(xù)攻城之下,南端哨塔終于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