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正面大軍攻城了!”
當聽到鼓聲,小可汗、耶律齊、阿倫古等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兩軍已經(jīng)僵持很多天了,要不是耶律齊負傷,小可汗早就下令反撲。
他是沒想到,雪國非但不投降,還膽敢還擊。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雪國應該是拿到了西部捷報,所以有點亢奮!
“以為能反撲了,想要拿下我們,簡直癡心妄想!”
阿倫古的話,讓眾將士安心不少。
雪國建立的哨塔,易守難攻,攻打起來相當棘手。
若非此前靠著安插的諜子,抓準了火焰軍馳援主城,以及雪國內(nèi)亂,是不可能拿下南端哨塔的。
雪國反撲也沒用,絕對能受得住。
但是能守多久,就不好說了。
畢竟西部哨塔大捷,阻斷了游木真族南下的糧道。
進化者每天都要進食以保證體能,沒有體能就沒辦法作戰(zhàn)。
“小可汗,得盡快做決議,是退還是攻,我們不能猶豫了,耗下去對我們沒有好處!币升R趕緊提醒道。
若是糧道沒被斷,那在這兒耗多久都沒問題。
甚至在此之前,已經(jīng)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強巴魯死了,糧道被斷,徹底改變了戰(zhàn)局。
阿倫古習慣性抬杠:“什么叫耗?聽耶律齊將軍的意思,小可汗的決定是錯的?”
耶律齊懶得理他,實力不怎么樣,仗著擁有節(jié)制權(quán),老是對著干。
不過,阿倫古倒也不傻,對小可汗恭敬道:“那雪國早不反撲晚不反撲,偏偏在西部大捷之后展開反撲,要么想乘勝追擊,要么是西部哨塔的雪林軍包夾過來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撤退,這南端哨塔本就不是我們的。”
他還是惜命的,知道萬一被包夾,那就完了。
可這話說出來,有人持反對意見。
“不能輕易讓出去吧,我們部署多年,拼傷了耶律齊大將軍,就這么讓出去,那多年的努力不就毀于一旦了嗎?”
“是呀,這么多年的努力,說讓就讓,那怎么成,既然雪國要打,我們就打!
“對,就打,我們草原上的漢子,怕過誰?”
……
說著說著,又吵吵起來。
小可汗嘆了口氣,心好累。
從他內(nèi)心來說,他也是不想退。
就像他們所說,這是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謀劃,傾注了不少人的心血才拿下一個哨塔。
等于把雪國撕開了一個口子。
只要把這個口子撕得越大,那么拿下雪國就指日可待。
屆時,整個北方,就只有游木真族。
而大可汗也將對他刮目相看,再也不會當他是廢物。
“好了,都安靜聽我說……”
小可汗敲了敲桌子,所有人都看向他:“阿倫古,你趕緊發(fā)信請求增援。趁著西部哨塔剛打下來,立足未穩(wěn),奪回主動權(quán)。只要糧道守住,我們在前線作戰(zhàn)就會安心許多!
“小可汗看問題真準,屬下這就去!
阿倫古領(lǐng)命出去,沒多久他就退了回來。
身邊還跟了個斥候,進了議事廳,便噗通跪地上。
斥候還沒說話,但是議事廳內(nèi)眾人從阿倫古難看的臉色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不是個好消息。
就聽斥候道:“稟告小可汗……”
“怎么回事,是不是雪林軍正面沖鋒了?”有人急吼吼道。
“不是,是我們被包圍了,西部哨塔的游騎軍來了!
“游騎軍?”
斥候的話,讓眾人大吃一驚,臉色難看至極。
一個是真的被包圍了,鼓聲是因西部來兵而響。
另一個,是不知道游騎軍是誰的部將。
“為什么突然冒出來個游騎軍,怎么從來沒聽過?”
“我就知道雪林軍,還有近期來增援的火焰軍,這游騎軍哪里來的,怎么一點情報也沒有?”
“不道啊,莫名其妙冒出來的!
……
小可汗不說話,看了阿倫古和耶律齊一眼。
后者道:“應該是剛剛幫西部哨塔打下咱們駐軍的那支軍隊,若不然以曾陽的性格,他肯定是不可能主動出擊的……這支游騎軍,有高人!
“耶律齊將軍不要危言聳聽,有什么高人?真要有高人的話,也不會這個時候才出手,不過是趁著我們南下,兵力集中在南端哨塔,給了敵人可趁之機罷了!
阿倫古不屑道:“只要我們集中一處,趁著正面雪林軍還未反應過來,往后面突破,絕對沒有問題!
他說出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聲。
現(xiàn)在被包圍了,守肯定不能守了,雪國這邊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一定會全力拿下南端哨塔。
那就只有向后突圍,抓住敵人薄弱環(huán)節(jié)打。
小可汗腦子快速轉(zhuǎn)動,思考著應對之策:“游騎軍有多少人?”
如果人少,可以搏一搏。
守一段時間,等援兵到了以后,便可解燃眉之急。
主要是南端哨塔好不容易才拿下,如果放了的話,以后絕對不可能再拿下了。
雪國的軍隊攻伐不行,守城倒是一流。
一個比一個能龜,也是奇了怪了。
斥候道:“具體不清楚有多少人,目前已知信息是有五百人!
“什么?五百人?”
“五百人就把我們給包圍了?我他媽也是笑了!
“嚇死我了,才五百人,怕他個鳥,跟他干!”
……
聽到才五百人,阿倫古等人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
這點人,都不夠他們?nèi)揽p。
就連沉穩(wěn)的小可汗,臉上也不禁露出興奮之色。
只來這么點人,的確是包圍了,但是人數(shù)太少,跟沒包圍的效果差不多。
可以撐更長時間,有充足的時間等待援軍。
小可汗問道:“知道領(lǐng)兵之人是誰嗎?”
他猜測,西部哨塔大捷,很可能跟這支游騎軍有關(guān)。
因為之前沒聽說過這支軍隊,也不記得雪國有哪支軍隊是這個番號。
“回小可汗,領(lǐng)軍之人名叫李葛亮,是火焰軍的軍師!
聽到李葛亮,小可汗愣住了。
這名字他熟啊,之前被俘虜,不就是李葛亮和火焰城寶沁公主嘛。
小可汗突然有些緊張,因為他背信棄義。
雖然被李葛亮和寶沁公主俘虜,但同時也救了他一命,還拆穿了烏坦城的陰謀。
然而,小可汗回頭就率領(lǐng)大軍打下南端哨塔,根本沒想過要和雪國和解。
小可汗認識,但是其他人并不認識,紛紛發(fā)出疑問。
“這個李葛亮又是什么人,竟然能勝強巴魯?”
不難聽出,他們已經(jīng)默認了西部大捷是因為這個李葛亮。
跟曾陽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敵人或許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