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承諾了他什么?”林方政也不是傻子,不給點承諾,老板不可能這么快告訴“日記”藏匿處。
“讓他走讀吧。調(diào)查清楚他就沒事了!
走讀是別稱,意思是不用留置,不限制人身自由,但要隨傳隨到。走讀人員名單一般是邊控了的,除非偷渡,否則出不了國。
“看來是讓他吐出不少。”林方政眼含深意的笑了一下。
“哈哈。你也知道不少啊!迸撕畨粢残α,“除了已經(jīng)行賄的數(shù)額,他說還有150萬要送給盤志業(yè),已經(jīng)跟盤志業(yè)說好了,但沒來得及送。沒來得及送也是贓款,按規(guī)定贓款就得追繳。他愿意上繳!
“呵呵,那這次收獲頗豐啊。也算得上是一個四百多萬的大案子了。”林方政笑容不減。
“這可是他自己交代的,不是我們給他安排的。”潘寒夢沒有意義的辯解了一句。
林方政也不糾結(jié),擺了擺手:“還有驚喜吧!
為什么會不糾結(jié),這里面有一些敏感的事情。
在目前很多市縣級紀委辦案中,在對行賄人員的處理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叫“賬對不上”。而對不上賬,會讓案子辦不下去,對此紀委干部非常苦惱。
比方說一個官員被抓了,發(fā)現(xiàn)他有兩百萬來源不明,要他說明來源,官員為了獲取坦白從輕的機會,就會想方設法湊齊這兩百萬。但因為有些錢時間久遠記不清或者保護某個行賄者等等原因,很可能會誤傷一些人。例如某個干部沒送錢,他也說人家送了,時間地點金額編的清清楚楚。再結(jié)合這個干部的身份、收入、家庭等情況,發(fā)現(xiàn)這個數(shù)額比較合理,是有可能的。
結(jié)果就是紀委拿著線索去找行賄干部談話,干部開始肯定不承認,自己沒干怎么能承認呢。但辦案就是要把每筆錢都落實到位,不然這案子就過不了關。于是就安排人做他思想工作:你就認了算了,這次牽涉這么多干部,處理不會多嚴重。你要是不認,他們就要徹查你,那問題就大了。
事實證明,真正清正廉潔的干部是不可能被咬的,能被咬的,基本存在問題,只是恰巧這次他真沒送而已。
思前想后,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不然真讓紀委生氣了,那恐怕把自己底褲都要扒掉。最后也確實是因為行賄金額小、主動坦白、認錯悔錯,給個撤職降級處分,這事就翻篇了。
放在商人老板身上同樣,甚至可能被異化成創(chuàng)收的工具。有的地方甚至直接跟老板說:這個官員已經(jīng)交代了,你還有多少錢沒送給他,說是感謝他在某個項目上的幫助。你仔細考慮一下是不是有這個情況,如果認罪認繳,我們再給你錄一份筆錄,會認定你主動坦白從輕處理。否則就只能采取留置措施進一步調(diào)查了,什么時候查清,你就什么時候移送檢察院。
話講到這份上,已經(jīng)不能再直白了。為了自由身,也不得不認了。破財消災嘛。
事實上也如此,行賄者的處理一般是很輕的,如果積極配合、主動認繳,大部分都不會追究刑事責任。畢竟行賄者多,受賄者少,把所有行賄者都送進監(jiān)獄,也不現(xiàn)實。而且從現(xiàn)實出發(fā),主要罪責在受賄者,如果不是他們?yōu)E用權(quán)力吃拿卡要,哪個正經(jīng)商人愿意平白無故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