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方政不知道創(chuàng)收的事,恐怕還會暗暗高興,這哪是來啃硬骨頭啊,這就是來打富裕仗的啊。
可他沒有絲毫喜悅,而是認真看表格中的各類收入明細。
其中稅收收入是2.9億,符合林方政對朗新的判斷。但當他看到非稅收入一欄時,眉頭皺成了川字。
非稅收入總共是1.8億,表格中總共有專項收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幾項。除掉罰沒收入,其他項目加起來總共是3000多萬元。
也就是說,朗新縣僅去年一年,就罰沒了近1.5個億!占到了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的32%!
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數字啊。就拿曾經工作的岳山縣來說,全年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大概是在9個億左右,罰沒收入僅占了10%不到,也就是不到一個億。
可一個更加落后的朗新縣,罰沒收入高出接近一半,占比更是三倍有余!
再看往前兩年的數字,罰沒收入是逐年遞增的,從最初的7500萬,到1.1億,到去年的1.5個億。然后再看今年的預算表,又加了2000萬,要達到1.7億!
這簡直是瘋了!朗新縣是哥譚嗎?!難道是全員違法?如果把這些錢平攤到每個人頭上,每個人都要罰上一千多萬元才行!當然,這是假設,事實上罰沒個人的收入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對企業(yè)的罰款。
林方政把材料狠狠地往茶幾上一拍,震得茶杯一歪,傾倒開來,茶水全灑在了材料上。水漬很快侵染了整本材料,一小塊茶葉正好遮蓋在“罰沒收入”幾個字上。
以罰代收,不是什么新鮮事。綜觀各地,都有罰款預算明顯過高的情況存在。而且一項調查表明,越是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罰沒占比越低。越是中西部落后地區(qū),罰沒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的占比越高。
這就是房文賦所說的惡循環(huán)。越是罰的多、罰的狠,企業(yè)越不敢來,地方財政也就缺乏稅基、增長乏力,甚至會逼企業(yè)出走,收入減少、人口流失。而發(fā)達地區(qū),越是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慎罰少罰,營商環(huán)境越自由便利法治,企業(yè)越是欣然向往或是不愿遷移,然后就業(yè)崗位又會吸引大量勞動者前往,人口聚集,城市也就越來越興旺。
這哪是一顆雷啊,簡直就是一個膿瘡毒瘤,如果不擠掉它,任由它野蠻滋長,早晚要把朗新縣拖入深淵,也會把自己這個縣長拖入人民和歷史唾棄的反面。
如果說剛剛還不知道這些數據的林方政,尚且不知這個膿瘡的龐大,F在知道真相的他,反而更覺壓力迎面,讓他有些呼吸急促。
就好比在海面航線上發(fā)現一座攔路冰山,剛剛雄心壯志的他,準備把冰山炸掉,然后繼續(xù)前進。結果下水一看,才知道冰山下面的冰川竟是如此可怖。撞上去,船毀人亡。繞過去,任由它橫行在航線上,總有一天要觸底船翻?扇绻ǖ羲遣皇切〈蛐◆[能辦到的,非動員全船力量與之一搏不可!
但令人發(fā)笑的是,全船也并非上下一心。甚至于,絕大多數管理層,都不支持這樣的行為。他們更傾向的,是視而不見,躲過去再說。
林方政拿起茶杯,將杯中剩余茶水一口連著茶葉倒入嘴中,猛嚼幾下,咽了下去,方才稍稍平息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