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朝他望去。
“你胡謅的吧,扶風娘子怎么可能是長寧郡主?”
“對啊,長寧郡主乃侯府嫡女,常年待在內(nèi)宅,后嫁入慶國公府也是閉門不出,哪有那個精力做這么多的善事?”
年輕男子訕訕一笑,頷首道:“是與不是,過幾日就見分曉了!
聽他這么一說,眾人反而隱隱有點相信了。
永寧侯府愛護百姓,為了守江山黎民,幾乎滿門傾覆。
而行善積德需要大量的銀錢,那些只會搜刮民脂民膏的權(quán)貴世家才不會這么好心呢。
據(jù)說永寧侯早在多年前就將侯府的產(chǎn)業(yè)全都交給了獨女打理,長寧郡主手頭很是寬裕。
加上她在那充滿大義的家族中長大,耳濡目染,散盡家財救濟百姓也不足為奇。
“為何要過幾日?兄臺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有人好奇的問。
那年輕男子點點頭,突然壓低聲音道:“江南總督一直感念扶風娘子為南境百姓做出的貢獻,
而他前幾天又得到了一些風聲,便特意派人去調(diào)查了她的身份,最后竟查到了長寧郡主身上。”
“真的么?”
“扶風娘子真是長寧郡主?”
聽到這,云卿緩緩放下了車簾,轉(zhuǎn)頭朝青蘭望去。
“余伯辦事的效率還挺快的,沒想到短短數(shù)日便叫江南總督查到了我頭上!
青蘭抿唇一笑,“您這幾年可為江南總督解決了不少的困境與麻煩,他對您上心也正常!
江南那一塊多自然災(zāi)害,澇的時候澇死,旱的時候又旱死。
前幾年先帝不作為,導(dǎo)致國庫空虛,朝廷哪拿的出那么多銀子去賑災(zāi)?
每每出現(xiàn)災(zāi)情,江南總督都會焦頭爛額,他雖體恤受災(zāi)的百姓,卻總是心力不足。
姑娘知道他的難處,便次次出手相助。
久而久之,那位江南總督大人對‘扶風娘子’可謂是感恩戴德,就差沒給她建廟立碑了。
如今叫他知道永寧侯府的長寧郡主就是他一心想要尋找的大恩人,他此次入京述職,還不得在百官面前狠夸一頓?
而他的話,才最有說服力,至少整個南境的百姓都會認可,信服。
加上云家軍這幾年在南方鎮(zhèn)守南蠻,護了那方安寧,最后這些福報都會應(yīng)在姑娘身上。
“姑娘這步棋下得真好,百姓愛戴您擁您上位,可比陛下強行扶持您要強得多!
云卿不置可否。
她確實慶幸這些年做了那么多的善事,如今也算是應(yīng)了那句‘善有善報’。
“我本無心邀功,只要百姓都好好的,云氏滿門數(shù)百人的犧牲才有意義,
可我到底是已嫁之身,入主中宮難免艱難了些,便只能寄托于民心了,
我也不白受他們擁戴,等日后成為國母,定會助陛下推仁政,讓他們衣食無憂!
青蘭聽罷,由衷的感嘆,“南蕭有您這樣的皇后,是萬民之福!
“……”
回到侯府,云卿第一時間喊來了余副將。
“姑娘尋我,是不是聽說了外面有關(guān)于扶風娘子的謠言?”
云卿為他斟了杯茶,示意他入坐,“余伯費心了,我知道辦成此事不容易!
余副將聽后搖了搖頭,笑道:“都是姑娘的善舉才得了這福報,您若不散財,屬下也沒法為您造勢。”
說著,他往她跟前湊了湊,又繼續(xù)道:“江南總督已經(jīng)入京,他私下與我見了面,向我確認扶風娘子究竟是不是郡主您,
從我這里得到肯定的答復(fù)后,他說了句‘長寧郡主不墮父輩風骨,在下自嘆不如’,屬下猜他會有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