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隨著崇禎鑾駕的到來,震天的恭賀聲響起,聲音朝著四周傳遞,驚起了大片的海鳥。
好一會兒之后,數(shù)千商人們才安靜了下來。
崇禎站在高臺之上,看著滿是期待神色的富商們,高聲道:“這幾日朝廷在寧遠互市收取了商稅近九十萬兩,對這個結果,朕很滿意!”
此話一出,仿佛一道晴天驚雷在眾富商腦海中炸響,將他們震的目光呆滯,宛如神魂出竅一般。
這大半個月來,寧遠互市可謂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他們知道互市繁華,朝廷收取了不少的商稅。
可卻是沒有想到竟然收取了近九十萬兩商稅,實在是太嚇人了。
不待他們多想,崇禎繼續(xù)道:“雖然這里面有朕親臨、一年前寧遠互市的造勢、貨物積壓、遼東和朝鮮百廢待興等諸多原因,
但朝廷估算,待一切恢復正常之后,寧遠互市一年可收取三百萬兩的商稅。
可朕以為,寧遠互市至少要收取六百萬兩的商稅,才達到朕的期望!”
現(xiàn)場再次安靜無比,每個人都懵了。
如果說之前皇帝說的九十萬兩商稅是晴天驚雷,那剛剛的六百萬兩就是九霄神雷,將他們震的雙眼茫然。
震驚過后,現(xiàn)場一下子炸開了鍋。
“嘶……我沒有聽錯吧,陛下剛剛說六百萬兩白銀?”
“天啦,六百萬兩白銀的商稅,按照三十稅一來算,這里至少要交易兩萬萬……兩億兩白銀的貨物?平均一天五十四萬兩?”
“不,應該是一百萬兩,因為要除去天氣等各種問題,這么算下來每天至少要有五百支中型商隊在這里交易?”
“大明商隊是多,五百支也不算什么,可大明疆域何其的廣袤,西南、西北、南邊到這里一趟至少得半年時間,一年只能來兩趟,怎么算都不可能!
“即便是可以,但你們想想兩億兩白銀的貨物賣給誰?一畝地也只能產(chǎn)三石糧食,出去自己吃、交稅等等,能留下五錢銀子就不錯了。
這還只是寧遠互市,還有其他的互市呢?其他州府城的內的交易呢?”
“陛下瘋……到底知不知道六百萬兩白銀的商稅代表著什么?戶部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就不給陛下講講其中的利害嗎?”
“現(xiàn)在是三十稅一,需要兩億兩貨物,可若是提高稅率,二十取一呢?甚至說十五取一,如此算只需要一億兩!”
“蠢,稅率這么高,貨物價格自然就高,百姓能買的起嗎?
如果朝廷控制物價,那我們就賺不到銀子,誰還經(jīng)商?
沒人經(jīng)商了,商稅哪里來?”
“就是,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這里的交易量,要么每次攜帶大量的貨物,要么提高商隊來這里的次數(shù),
兩者都需要走海運才能解決,且還要建立在百姓們手中有銀子的基礎之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咦……這不是又回到五天前陛下說的承諾的事情上來了嗎?”
……
聊著聊著,商人們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高臺上的皇帝。
與之前不同的是,之前是震驚,現(xiàn)在是期待和興奮。
因為他們他們意識了,皇帝既然這么說了,那肯定就是有解決方法了,朝廷收到了大量的商稅也意味著他們也賺到了大量的財富。
見現(xiàn)場安靜了下來,崇禎笑道:“剛剛諸位的議論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沒錯,朕可以負責的告訴諸位,你們所擔憂的問題,朝廷已經(jīng)徹底的解決了。
正所謂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口說無憑!”
說到這里,崇禎轉身,指著海面:“那里就是證據(jù)!”
眾人錯愕之后,都伸長著脖子順著皇帝的指著的方向看去。
只見幾艘船靜靜的停靠在碼頭邊,他們走南闖北,自然認識那是大明水師的蒼山戰(zhàn)船。
什么意思?如前幾日猜測的一樣,解決倭寇襲擾的方法是水師護航嗎?
想到這里,眾人心中一陣失望。
不待眾人多想,崇禎繼續(xù)道:“還記得去年寧遠互市時提出的那種從北京到南京只需要三天的運輸工具嗎?
沒錯,碼頭?康纳n山戰(zhàn)船就可以做到!諸位想不想體驗一下?”
回應他的是寂靜。
沒錯,是寂靜。
因為所有人都愣愣的看著戰(zhàn)船,滿眼的不可思議。
他們以為這蒼山戰(zhàn)船是護衛(wèi)皇帝安全的,防止扶桑水師突襲寧遠,襲殺鑾駕,沒想到會是那種極速運輸工具。
當初寧遠互市招商大會上戶部尚書畢自嚴說有這種工具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太放在心上,權當是朝廷為了增加他們對寧遠互市的信心。
或許工業(yè)研究院可以做出來,但需要時間,也許是十年、二十年,但沒有想到只是一年的時間就擺在眼前了。
沉默過后,商人中最前面一人突然上前,朝著崇禎跪了下去:“陛下,草民斗膽懇請陛下給草民一個試乘的機會!”
“準了,你先起來吧!”
崇禎輕笑了一下,因為跪著的人是席端攀,而后沉聲道:“還有誰愿意試乘?”
“陛下,草民愿意!”
“草民愿意!”
……
有了席端攀的帶頭,在崇禎第二次問話后許多的人站了出來,眼中滿是激動之色。
也有許多的人臉上滿是糾結之色,能日行五百里的戰(zhàn)船他們聽都沒有聽過。
若是在陸地上他們倒是敢試一下,可這是在海中,萬一戰(zhàn)船解體了,那就死定了。
看著站出來的數(shù)百人,崇禎朝著工部左侍郎黃道周點了點頭,得到示意的黃道周立刻上前一步。
“諸位,咱們時間有限,無法滿足所有人,因此就選兩百人來體驗一番吧,剛剛最先站出來的兩百人請出列!”
聽見黃道周的話,前兩百人大喜,齊齊上前一步,眼中滿是火熱的看著黃道周,沒有選中的則是哀嚎,錯過了好機會。
雖說以后肯定會開放,但誰知道是什么時間?一年還是三年?或者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