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計什么時間能完工!”
“陛下,臣已經(jīng)聯(lián)絡(luò)了十幾個村子中的工匠,約兩百多人,人手是不缺,木材這塊問題不大,等銀子到位,最多兩個月就能完工,
在修建的過程中,招伙計培訓、組建商隊、找行商供貨等等,十月中旬基本能開業(yè)!”
“好!”
崇禎很是開心,興奮道:“兩位,既然咱們都聊到這里了,那朕就趁熱打鐵,即刻起成立大明皇家商號,
楊青云擔任商號大掌柜,孫春陽擔任商號司理,楊少安擔任外柜,
至于官職、品階等,等走上正軌之后再定,人員、月俸等你們做一份詳細的條陳出來,你們可還有疑問?”
楊少安和孫春陽對視了一眼,孫春陽低聲道:“陛下,兩個疑問,第一,臣建議前期先不用大明皇家商號,皇家做生意,朝中大臣、民間富商士紳們都會反對,
等形成規(guī)模了再改稱,即便是朝中大臣反對,也無濟于事了!
第二,初步的投入銀兩,南直隸十八個州府,如果各開一座,修建商鋪加上組建商隊、貨物等等,臣估算至少得五十萬兩!”
“皇家商號的事情就按你說的做,先不公布,至于投入銀子……”
崇禎停頓了片刻,似乎是在思索什么,數(shù)息后沉聲道:“蘇州府查抄了多少,現(xiàn)在還沒有匯總,估計數(shù)百萬兩是有的,
這樣吧,朕先給你們一百萬兩,存放在蘇州府衙,你們用多少就直接去支取,賬目清晰即可,
你們記著,寧缺毋濫,不要急于擴大,而在于做精細,
整個過程中,注意內(nèi)部的貪污腐敗等等,只要發(fā)現(xiàn),輕則杖責三十,重則斬立決,絕不姑息!”
“臣等遵旨!”
“你們記住了,既然他們不愿意主動改變,那我們就逼著他們改變!放手去做,朕做你們的后盾!”
聽著皇帝的話,兩人眼中滿是激動之色,商事上歷史性的改革就從此刻開始了。
搞定了商業(yè)改革的事情后,重新心頭的大事又少了一塊。
陪著周皇后等在蘇州轉(zhuǎn)了幾天后,李若漣傳來消息說各方都已經(jīng)控制,崇禎才收回了心思,招來了周廷儒。
“陛下,整個蘇州城,富商都已經(jīng)妥協(xié)了,為了自保,總共捐出了白銀七百萬兩,
古玩字畫等等差不多兩千件,件件都算是稀奇的,估算下來至少值五百萬兩,糧食捐出了三十六萬石,良田等近三萬頃,各種店鋪莊園等近三百座!
不算良田,總得算下來至少在兩千萬兩左右。
蘇州府各州縣抄家官員中,共得白銀六百萬兩,古玩字畫六千余件,糧食近三萬石,良田足足有兩萬頃,折算一千兩百萬兩!
“據(jù)蘇州魚鱗黃冊記載,蘇州府共計良田十五萬五千兩百頃,其中官田九萬八千頃,民田五萬七千兩百頃,
從富商和官員手中的良田可以看出,官田至少有兩成被侵吞,民田有三成被士紳富商兼并!”
“可惡!”
崇禎猛的一拍桌子,雖然收獲巨大,但他依舊生氣。
蘇州府多少人?差不多有五百萬人,按照這個耕地算,人均三畝,即便江南水鄉(xiāng),畝產(chǎn)高一些,平均兩石半,一年兩熟,也只夠飽腹。
但不要忘了,太祖給蘇州定下了每年兩百八十萬石的賦稅,占據(jù)大明總賦稅的十分之一,按照耕地算,每畝交稅近兩斗,是其他地方的五倍高。
若不是蘇州因為商事繁華,百姓們能搞些其他的掙些銀子,估計都活不下去。
這也是為什么他剛來蘇州,在碼頭上看到百姓們也都是麻木的表情了。
天下第一繁華郡邑背后隱藏著的全都是民脂民膏。
這些富商士紳們還覺得自己委屈,朝廷強要,沒有直接砍了他們就不錯了。
震怒之后,崇禎思索了片刻:“周廷儒,蘇州府現(xiàn)在官員不足,朕給你一些寬裕的時間,
今年年底前給朕清丈清楚蘇州府到底有多少耕地,士紳富商手上有多少,
告訴他們,主動上報,以前的所有事情全部一筆勾銷,若是等朕查出來有隱瞞、漏報、掛靠等等,朕不問緣由,一律砍了!
其次,此次聯(lián)合對抗官府的士紳、讀書人等,剝奪他們免稅的資格。
告訴百姓富商們,再有掛靠的士紳名下的,直接沒收耕地,勞役一年,以后不得參與朝廷的土地售賣;
自明年起,蘇州府百姓的賦稅減免五成,記住了,是百姓的,不是所有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富商士紳們貢獻的耕地,朕會讓國土資源管理部的郭允厚派人來協(xié)助,務(wù)必保證種上糧食,糧食歸倉,
在以后的幾年中,盡可能囤積糧食,存放在蘇州府各州縣的糧倉,重點管理,你可明白?”
“臣遵旨!”
周廷儒心頭一緊,迅速回應(yīng)著。
他知道,自皇帝登基以后,戶部可是一直都囤積糧食,富商士紳們查抄、補繳的全部都是以糧食優(yōu)先,幾乎榨干了富商士紳們家中存糧。
尤其是今年過完年,內(nèi)閣和工部更是下達了死命令,各州縣必須修繕糧倉,且納入當年的考核中。
“做好了朕交代的這些事情,加官進爵朕絕不吝嗇!
崇禎說完這些,心中嘆息了一聲。
大明末年天災(zāi)人禍不斷,若不是天災(zāi)太多,崇禎可能不止十七年,二十七年都有可能。
現(xiàn)在雖然陜西大旱,整個大明目前還算平穩(wěn),天災(zāi)真正開始嚴重起來是崇禎六年以后,到崇禎九年以后達到巔峰,現(xiàn)在還有三四年的時間準備。
“哦,對了,各府衙臨時招募的人怎么樣,有沒有問題?”
“回陛下,新招的這些人都是各個方面的能手,每一個官職臣都招了三四個,既能商量著來,也不會因為一個人判斷失誤造成不可逆的損失,
加上吏部的《到任須知》和《大明官員為政須知》兩本書輔助,這些人上手很快。”
“不可馬虎,你告訴他們,《為政須知》上沒有的,或者有其他想法的,都可以補充,都可以算做他們的政績!
“臣明白!”
又在蘇州城呆了幾天之后,崇禎的鑾駕,在勇士營的護衛(wèi)下和無數(shù)勢力的關(guān)注下朝著南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