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朱誼漶接旨!”
等了好一會兒后,秦王朱誼漶才帶著秦王府嫡系出了秦王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值陜西大旱,朝廷下旨當(dāng)?shù)厥考澑簧滩坏脻q價,然秦王府宗室公然違抗圣意,著錦衣衛(wèi)徹查,按大明律處置;
白水民變,秦王府下永壽郡王府豢養(yǎng)盜匪參與白水民變,制造恐慌……著抄家滅族,剔除宗室玉牒;
秦王府犯抗旨、謀逆、藐視祖制、盜取官田、盜賣公田、貪污、私煮鹽、私冶鐵、欺謾等九大罪名,
著錦衣衛(wèi)押回秦王府嫡系回北京城,自圣旨下達(dá)之日,秦王府不再想有‘一子承襲,余子降等’……欽此!”
袁可立每念一句,西安府的六衛(wèi)指揮使都哆嗦了一下,當(dāng)聽見押回北京的時候,眼中滿是驚懼之色。
看著錯愕的朱誼漶,袁可立低喝道:“秦王接旨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永壽郡王怎么可能會干出如此荒唐之事?”
“本王只是賣了點糧食而已,皇帝怎么可能會下這種圣旨,肯定是你借著皇帝給你的便宜之權(quán)來打壓我!
“閃開,本王要去北京面見皇帝!”
……
清醒過來的秦王朱誼漶大叫了起來,身后秦王府的人滿臉的不敢置信。
若是按照圣旨上所說,他們這些人基本都死定了。
見朱誼漶如此瘋態(tài),袁可立眉頭一皺:“來人,速進(jìn)秦王府,清點秦王府人員,不可漏掉一人!”
“誰敢!”
見袁可立帶來的人往秦王府內(nèi)沖去,朱誼漶怒喝了一聲:“秦王府聽令,沒有本王允許,擅闖王府者,一律亂棍打出!”
“秦王,您這是準(zhǔn)備抗旨?”
“本王不是抗旨,本王是懷疑這份圣旨的真假!”
“秦王,圣旨是真是假,回京見了陛下自然知曉,現(xiàn)在還請您配合!
“本王若是不配合呢?”
“不配合?”
袁可立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厲喝道:“眾軍聽令,速進(jìn)秦王府,膽敢反抗者,無論何等身份,一律格殺勿論!”
“秦王,你若是想拿你秦王府千余口人命開玩笑,那你就試試!”
“你當(dāng)本王是嚇大的?”
看著秦王朱誼漶的態(tài)度,就知道平日里有多囂張。
不管也難怪,存在兩百多年的王府,又是太祖一脈、大明第一藩王,每一個頭銜都是底氣。
而且大明這些年很是坎坷,都顧不上他們,所以他們才會越發(fā)的放肆。
可惜秦王遇到了欲重振大明的新帝,又派了他這么一個強勢的、歷經(jīng)四朝的重臣。
袁可立面色冷厲,右手一揮,四大邊鎮(zhèn)的兩位指揮同知立刻帶人朝著王府內(nèi)沖去。
站在門口的秦王及秦王府的家眷滿臉的不屑,他們真不信這些人敢動手。
身后的家丁沒有秦王的命令,依舊攔在門口,可四大邊鎮(zhèn)的軍士卻不管,直接一腳踹了出去。
有動手的,直接就是白刀子進(jìn)去紅刀子出來。
一時間,秦王府大門,血腥撲鼻,慘叫聲不絕于耳。
“袁可立,你……”
“來人,請秦王和家眷到圓殿去,沒有本閣的允許,誰都不能見!”
秦王朱誼漶的怒喝還沒有叫完,就被袁可立給打斷了。
身邊的崔明帶著幾名錦衣衛(wèi)直接上前架著朱誼漶就朝著王府內(nèi)走去。
“羅指揮使,你們就看著袁可立這么胡鬧嗎?”
“你們的職責(zé)是護(hù)衛(wèi)西安府,護(hù)衛(wèi)本王,你們在干什么?”
“還不攔著……”
聲音若有若無的從王府內(nèi)傳出,大門外的六位西安府的衛(wèi)所指揮使面面相覷,最后都沉默了。
秦王平時對他們還算不錯,他們平日里也沒少受秦王的好處。
可這事是明擺的了,袁可立既然敢?guī)е婈、在公開場合宣讀圣旨,那這事一定是真的。
而且看著圍著秦王府的軍隊,個個虎背熊腰,殺氣畢露,氣勢驚人。
他們雖然有六衛(wèi),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六衛(wèi)編制三萬余人,可實際至于一半多一些,而且戰(zhàn)力實在是不咋地的。
對付盜匪、維持秩序倒還行,對上袁可立的這些軍士,勝負(fù)很難說。
秦王府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西安府百姓早就看不慣了,一旦打起來,百姓必然幫忙,他們幾人也在第一波沖突中被干掉。
即便是西安城內(nèi)打贏了,等待的是朝廷的大軍的圍殺。
“怎么,爾等也想成為謀逆同謀?”
“末將不敢!”
羅修星等六位指揮使瞬間慫了。
見六衛(wèi)指揮使的態(tài)度,袁可立走到王府大門:“秦王府左右長史、典寶正何在?”
話音剛落,三名中年男子走出了人群站在袁可立身前。
“下官秦王府左長史全慶宏、右長史談堯、典寶王表峰,見過袁閣老!”
看著身前的三人,袁可立露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眼神。
左右長史是朝廷指派負(fù)責(zé)輔助各王府處理好與朝廷及地方官吏的官員,說白了就是王府的大管家。
主要職責(zé)有三項,一是監(jiān)視親王,二是匡正親王行為,三是處理宗藩禮樂制度上的事務(wù)。
王府長史是正五品,雖然說背靠親王,但只要被任命為長史,那就說明仕途已經(jīng)到頭了。
升官的希望極其渺茫,若是惹怒了親王,搞不好就會被意外死亡。
升遷難就算了,還是親王的替罪羊,親王若是翻了大錯,第一個被算賬就是左右長史。
久而久之,王府的左右長史就放飛自我,忘記了自己的職責(zé),和藩王一起同流合污。
只要秦王不造反,榮華富貴、錦衣玉食應(yīng)有盡有,當(dāng)官不就是如此嗎?
所以袁可立才會第一時間找秦王府的左右長史,只要他們兩個在,秦王的罪行就有了人證。
而典寶正則是管理王府內(nèi)庫的,有典寶正在,能省很多事情。
“來人,看住全慶宏、談堯,沒有本閣的命令,誰都無法接觸,加派十名錦衣衛(wèi)、一百名軍士,必須護(hù)住二人安全。”
“王表峰,帶本閣去王府內(nèi)庫!”
袁可立說完,又看向六位指揮使:“麻煩幾位走一趟,給老夫當(dāng)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