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眉頭緊皺。
大明本土以及再算上朝鮮、中南半島等,人口估摸在兩億兩千萬左右,兩百六十萬軍隊,也就是九十抽一。
歷朝歷代都在研究人口與常備兵力的關(guān)系,各種說法不一。
漢朝京兵七萬,其他是三天兵役制的戍邊軍,粗略在三十到五十之間浮動,漢武帝時最高在七十萬左右。
唐朝正規(guī)軍六十萬、宋朝強干弱枝,禁軍百萬都在京師。
按照各朝人口、糧食產(chǎn)出、國庫收入,常備兵力大概是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五到百分之三之間,極限是百分之六,但也只能維持極短的時間。
如果按照正常標準看,以大明的人口來估算應該在三百三十萬到六百六十萬之間,目前的兵力總數(shù)是遠低于估算兵力數(shù)的。
但現(xiàn)在四海澄清,周邊歸附的歸附、覆滅的覆滅,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了。
其次,未來的戰(zhàn)爭是火器為主導的戰(zhàn)爭,一顆爆炸性火器能造成方圓數(shù)百米范圍的敵人死亡。
換句話說未來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不是拼人數(shù)的戰(zhàn)爭,更多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法和火器的比拼。
思索了幾息后,洪承疇出聲道:“陛下的意思是精簡?”
“對!”
崇禎點了點頭:“秦朝、西漢、唐朝等時期,人口不如我們多,兵力更是比我們少很多,但實際控制的面積與朕登基之前差不多了多少,這說明什么?說明不是兵力越多越多。
漢唐募兵制、秦朝對外則是邊兵制,這些兵力不多,但都是戰(zhàn)力驚人,因為他們戰(zhàn)時打仗、閑時訓練,唯一的工作就是打仗。
你們都知道朕提出了職業(yè)化軍人的概念,這幾年年年征戰(zhàn)并沒有徹底的落實,現(xiàn)在四海澄清,我們是時候來考慮一下!
“主要是三個目的,第一精兵簡政,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以如今的局勢和未來的戰(zhàn)爭場景,按照朕的設(shè)想,大明的精銳兵力維持在八十到一百萬就足夠了。
這一百萬軍隊的日常任務(wù)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戰(zhàn)時直接出擊,以強橫姿態(tài)碾壓敵人。
強橫的體魄、軍紀嚴明的訓練、大威力的火器、對敵人的研判等,五大戰(zhàn)區(qū)各二十萬人,二十萬精銳可抵百萬兵,周邊哪個國家能出百萬兵?”
我艸……
眾人心中直接爆了粗口,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說實話,對大明如今的局勢,兩百多萬兵力是真不用,精簡一些也是正常的。
可皇帝這是一下子精簡了六成以上,直接將他們給干懵了。
“陛下,如今天下太平,估計有不少的軍士都想歸家了,臣估摸著兩三成左右是有的,但現(xiàn)在一下子砍六成是不是有點多?”
“是呀,九邊和京師的軍隊這都有一百一十萬左右了,這部分都是精銳,沒法減,那就只有各布政司的衛(wèi)所了,都減了也說不過去!”
“陛下,民間一下子多出一百多萬訓練有素的軍士,而且不少都是見過血的,容易出亂子呀!
一百多萬軍士背后是一百多萬的家庭,沒有了軍餉來來支撐家庭,這也需要考慮!
“陛下,精簡臣等是贊成的,也認同陛下所說的兵在精而不在多,但大戰(zhàn)剛過我們就精簡,這是不是有些過河拆橋、得魚忘筌的意思在里面。
我們本意是好,但將士們可能沒法理解,精簡是不是徐徐圖之?”
“不對!”
洪承疇搖了搖頭,看著出聲的孫傳庭、盧象升:“諸位,在陛下登基之前百姓們?yōu)槭裁磿敱?br>
拋開保家衛(wèi)國、上陣殺敵、出人頭地外,最多的就是軍中能有口吃的,即便平時也吃不飽,但至少比民間強。
很多百姓的土地因為各種原因被富商士紳給兼并了,沒有地種或佃租太高等等,迫使他們參軍,若是僥幸殺了幾個敵人沒有戰(zhàn)死,那就是賺大了。
我估摸著這種原因的至少在五成以上、甚至七成。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四海安寧,混戰(zhàn)功的機會幾乎是沒有了,且我們有講武堂和科舉改制,軍中的武官也得是有文化的人,想要在軍中晉升到武官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其次,陛下還地于民、吏治清明、又大力推動商事發(fā)展,未來可期,這種情況下,耕作肯定比軍中要好很多。
如果我們再給一些優(yōu)惠政策,諸如還地于民的利息降低一些、甚至是免收,或者他們想做生意也是可以提供一些免息貸款。
又或者給他們介紹一些工作,現(xiàn)在商事推動,行商、海貿(mào)都需要伙計,這種軍中出來的力氣大、又能打,商隊所需的。
綜上幾點來看,估計相當大一部分軍士會愿意回去的,與家人團聚多好,裁撤也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唯一的問題就是武官的安置了!
“對、對,我們忽略了這一點!”
“是呀,有地種、吏治清明,沒有壓迫和剝削,軍士們回去也不會出亂子!”
“陛下不讓我們在扶桑、中南半島亂殺,想必就是考慮到這件事情了,陛下當真的高瞻遠矚。”
……
眾將恍然大悟。
崇禎也是連連點頭,對洪承疇越發(fā)的滿意的:“洪愛卿的推斷是正確的,如果情非得已,沒有多少百姓會主動進入軍營的。
除非是說有一天‘一人參軍,全家光榮’這種思想在傳遞,到那個時候,百姓們才會踴躍報名。
現(xiàn)階段,如果做好妥善的安置,精兵簡政是沒有問題的。
至于說武官的安置,朕也有對策!”
眾人再次一驚。
武官可不是單單指小旗以上的武將,還有一些諸如提舉等,裁撤六成,就差不多有一兩萬那名武將。
這些可都是入品的官員,直接改變后代的事兒,斷人前程這就是挖人祖墳,怨氣可不是一般的大。
戰(zhàn)時鼓勵大家參軍,好不容易立下了戰(zhàn)功,得到了晉升,結(jié)果還沒有想到了戰(zhàn)功的待遇就要裁撤回家了,以后誰還愿意參軍?
見眾人疑惑,崇禎又看向眾人:“諸位可熟悉漢朝的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