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占領(lǐng)山海關(guān)(四更)
隨著少林武林大會告一段落,滅絕師太帶領(lǐng)峨眉眾弟子返回峨眉山,楊過則攜眾女回到洛陽。
短短一月的時間,武林盟就在楊過那雄厚資金地灌注下,徹底建立起來。
隨后楊過得到趙敏傳來的消息,前往汝陽王府,親自與汝陽王察罕特穆爾商議如何收服大清。
天地會早已在清廷之中安插了不少棋子,如今燕京和盛京正打得火熱,也是這些棋子發(fā)揮作用的時候,從兩方的軍情中得知,最多不超過兩個月,兩方必能分出勝負(fù)。
不過勝的一方也必然是慘勝,屆時只要再派人將獲勝一方的首腦人物殺死,短時間內(nèi),必然軍心大亂,屆時蒙古趁機(jī)發(fā)兵,和楊過的人里應(yīng)外合,一些殘兵弱將,又怎會是蒙古鐵騎的對手,縱然拼死反抗,也無濟(jì)于事。
更何況軍心一亂,真正愿意死戰(zhàn)的,反而很少,到時候蒙古想拿下這些兩方都城,自然也是輕而易舉。
汝陽王早已經(jīng)從女兒口中得知了詳細(xì)計(jì)劃,此刻再次從楊過口中聽到,也不由得大喜過望,止不住地對其大加贊賞。
楊過見趙敏站在一旁,羞紅著臉,止不住地向自己打眼色,頓時會意,主動提出了自己和趙敏兩情相悅,想娶妻為妻。
汝陽王當(dāng)即沉默了一下,繼而說道:“我可以把敏敏許配給你,不過你要答應(yīng)本王一件事!”
“王爺請說!”汝陽王道:“你二人成婚后,我要你帶著敏敏離開,永遠(yuǎn)不得參政入軍,你可能答應(yīng)?”
趙敏的才能,不僅汝陽王自己清楚,就連大汗都十分欣賞,如果自己把她嫁給了一個漢人,只怕其余那些王爺定會借此來攻訐自己,唯有讓楊過帶著趙敏離開,才能打消這些人的顧慮。
再加上順利拿下大清兩個都城,所謂功過相抵,哪怕是面對成吉思汗,汝陽王也可義正言辭。
楊過本來就是想帶趙敏離開的,卻沒想到汝陽王率先提了出來,心中竊喜之余,也是立馬答應(yīng),并向?qū)Ψ奖WC。
趙敏聰明絕頂,自然也猜到了父王的顧慮,心中剛生出的喜悅之情,也瞬間被澆滅了不少。
想到要與父王長久地分開,她心中便充滿了不舍。
蒙古人不講究那些繁文縟節(jié),次日,汝陽王便命人張燈結(jié)彩,為二人置辦了婚事。
大婚之夜,二人自是一度春宵共纏綿,郎情妾意,心中的幸福瞬間被對方所填滿。
之后在汝陽王府待了三天后,楊過和趙敏追上了已經(jīng)起程前往大清邊境的王保保,及隨行軍隊(duì)。
王府這邊有金毛獅王為質(zhì),明教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所以趙敏兄妹也是十分的放心。
一路上,兩人新婚燕爾,好不快活。
趙敏得知楊過已經(jīng)有了孩子,而周芷若在這件事上卻并未占得先機(jī)后,便較著勁地與他制定了造娃計(jì)劃,幾乎沒有一天晚上是消停的。
無奈,楊過只能把葵花寶典中的雙修之法傳給了趙敏,這才能練功造娃兩不誤。
蒙古大軍行駛得并不快,等趕到約定好的地方時,已經(jīng)是一個月后了。
此時燕京和盛京一方早已殺紅了眼,眼看戰(zhàn)爭即將接近尾聲,康熙派所有兵力壓上,大有孤注一擲的意思。
見此情形,楊過從天地會的暗子處得到消息,讓王保保分出一萬輕騎,三萬步兵前往燕京,隨時等候消息,直接攻城。
有海東青傳遞消息,比起古人的飛鴿不知要快多少,頂多半日不到的時間就能下達(dá)命令,所以楊過也不怕延誤戰(zhàn)機(jī)。
自陳近南和鄭家攤牌后,除了鄭家安插在天地會的人外,幾乎近九成的人都選擇繼續(xù)跟隨陳近南,因此天地會也保存下了極大部分的勢力,使得楊過能在清廷境內(nèi),掌握著一張巨大的消息網(wǎng)。
在原地扎營半月,前線已經(jīng)傳來燕京攻破城門的捷報(bào),和吳三桂已經(jīng)伏誅的消息。
之后的事無需楊過操心,趙敏披甲上陣,立即開始調(diào)兵遣將,向著盛京城方向進(jìn)發(fā)。與此同時,楊過讓海東青送信至燕京,并調(diào)配丁典狄云行動,無需活捉,只要?dú)⒘丝滴,將他的人頭在軍前游行后,帶往燕京即可。
以丁典狄云的武功,解決康熙身邊的侍衛(wèi)自然十分簡單,趙敏的軍隊(duì)剛攻入盛京城,丁典便帶著康熙的人頭在軍前叫罵。
清軍見康熙已死,頓時哀聲載道,要么嚇得奔命逃去,要么怔在原地,被蒙古軍殺死。
蒙古軍幾乎已摧枯拉朽之勢,奪下了康熙好不容易攻下的盛京城。
派了一員大將,率領(lǐng)五千人鎮(zhèn)守后,趙敏便帶著剩下的人馬趕去支援燕京。
看著盛京城中的遍地尸骸,楊過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好在趙敏并不想其他蒙古人那般殘暴,攻下城池后,便讓手下濫殺無辜,劫掠百姓,在這方面,汝陽王府的軍紀(jì)可要比蒙古的其他王爺好太多了。丁典狄云因?yàn)橄茸咭徊,帶回了康熙的死訊,因此等楊過他們趕到燕京時,城門已經(jīng)被攻破,王保保正帶著兵馬搜尋大清的殘黨勢力。
帶兵進(jìn)城時,楊過恰巧看到一人被蒙古軍押解,猶豫了下,便向王保保討了個人情,將對方放了。
而這人不是旁人,正是與楊過有些交情的多隆。
他對多隆的為人比較欣賞,不想他因國難所遭此一劫。
王保保能如此輕松地攻下一國都城,還要多虧楊過派人送來康熙的人頭,因此他對這位妹夫也是十分佩服,這點(diǎn)面子自然是要給的,當(dāng)即命人放了多隆。
多隆深深地看了眼楊過,見他與蒙古人勾結(jié)在一起,想到康熙之死,必然與對方有關(guān),心中便充滿了恨意。但楊過現(xiàn)下救了他一命,他多隆為人義氣,絕不可恩將仇報(bào)。
想到自古忠義難兩全,多隆趁機(jī)抽出一旁蒙古兵的彎刀,當(dāng)著楊過的面,十分硬氣地劃過自己喉嚨。
楊過本來可以阻止,但看到多隆眼中的決絕后,心下一嘆,便沒有出手。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插曲,之后占領(lǐng)燕京、盛京兩大都城,王保保和趙敏兵分兩路,再派手下將領(lǐng)帶兵征伐,不出兩月,整個大清除了山海關(guān)外,就被汝陽王府盡數(shù)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