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搖身一變,從窮書生變成了金駙馬。
大婚之前,他以回家祭祖為由,帶著幾名侍衛(wèi)喬裝打扮,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許延美說是回家祭祖,但實際卻帶著人回去殺人滅口,抹除自己過往的蹤跡!不能讓郡主知道,他在老家還有妻女!
獨守家中養(yǎng)育女兒的妻子,見到丈夫歸來,滿心歡喜正想化上塵封已久的胭脂,與丈夫共享喜悅時,卻被冰涼的刀劍捅破了心臟。
連帶著女兒,也被侍衛(wèi)亂刀斬死。
而許延美則是站在門口,冷冷地看著這一幕,并且下令侍衛(wèi),將自己妻兒的尸身丟入井中,以泥土封存。
這一傳聞也不知道是從何處流出來的,很快便甚囂塵上,成為江湖中,乃至民間的飯后談資。
有的人相信,也有的人將其視為謠言,但隨著一件事情的發(fā)生,謠言似乎也變成了真相。
許延美老家的鄰居,鼓起勇氣,到縣里報案,稱那一日,自己的兒子在墻邊玩耍,透過破洞,見到了幾個蒙面人屠殺許延美的妻兒,將其封入井中。
而他則認得站在門口的許延美,正是幾年前住在隔壁的相公!
而且許延美在事后,派人封鎖了所有消息傳播的渠道,只說是山匪進村,濫殺無辜。
山匪搗亂,必定會傷及無辜,死兩個人又算得了什么呢?再加上許延美的暗地壓制,因此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消息。
連縣里的老爺,都不知道此事。
許延美所在縣城的縣令,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下令徹底速查此事。
果不其然,縣里的捕快挖開許延美老家的井之后,便發(fā)現(xiàn)了深埋在井底的兩具尸骨,一大一小,正是許延美的妻兒。
此事一出,人神共憤,引起了民聲怨道。
縣里的包大人頂住重重上級的壓力,空堂審判許延美,將其打入大牢深處,永生永世不得翻身,也算是給了死去的亡魂一個交代。
包大人自己則是被當?shù)匮矒峥哿藗貪污晌銀的帽子,被抓進了刑房。
可憐的包大人,一生為官清廉,不曾貪過百姓一分錢,被抓時,也是住在破舊的土磚屋中,喝著寡淡的清粥。
有民為其請愿,形成了浩蕩的隊伍,向當?shù)匮矒崾〾骸?br>但就在斬首的前一個晚上,包大人消失不見了。
坊間傳聞,有江湖義士看不下去,出手救下了包大人。
而這江湖義士,正是殺手之王,他在關押包大人的牢房里,留下了一朵蘭花,與許延美尸體旁的那朵如出一轍。
蘭花上同樣刻有十六字。
朗朗乾坤,善惡有報。
皇帝老賊,狗眼無珠。
這一通罵,直接罵到了皇帝那兒,當時這張紙條的內容傳出來之后,那皇帝老兒的臉色氣得大紅。
自從后,便下令嚴懲,吩咐錦衣衛(wèi)出關抓人。
但出動了錦衣衛(wèi),卻依舊無法尋得殺手之王的蹤跡。
反而帶隊的兩名千戶,皆是被殺手之王所滅,死亡時胸口還留下了一朵白蘭花。
后來此事只能不了了之,當時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還不是上官正,而是另有其人。
皇帝老兒即便下令徹底追查,也無法抓住他。
自那之后,殺手之王就宛若人間蒸發(fā),留下了一段不朽的傳說。
沒想到今日竟然重出江湖,又在沈樂的尸體上留下了白蘭花。
“這殺手之王的一生,真是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畮啄昵熬蜌⑺懒藘擅\衣衛(wèi)千戶,如今又干掉了一名副千戶,想必上官正是恨死此人了!
徐不羈不禁笑道。
眾人聞言也是咂了咂嘴,神色頗有些精彩。
“咦,咱們這話題好像扯遠了!
吳均撓了撓頭,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大家當即哈哈大笑,氣氛愉悅。
這一次的營救行動救出了海瑞,還殺掉了對方的最高指揮官,可謂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
“下一步該怎么走?”
何為想得更遠,他很清楚這次將江城的錦衣衛(wèi)一鍋端掉,會產(chǎn)生怎樣的連鎖效應。
朝廷那邊肯定會震怒,他們要趁著此時間盡快撤出江城,否則將會遭受到嚴重的火力反撲。
盤韻公子又會怎不懂?但他接下來的計劃重心,依舊安排在江城。
“你們隨著人馬盡快撤離,我會安排少數(shù)暗子,活躍在江城各處,與官府周旋,而我也會留在這里,以防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盤韻公子頓了頓,旋即抬頭眺望遠方,目光變得深邃。
“暗網(wǎng)閣百年以來,一直都是潛藏于地底之下,從不參與廟堂和江湖的斗爭,但若是朝廷主動攪局,想要破壞江湖的規(guī)則,那暗網(wǎng)閣就必會出手!”
井水不犯河水,相互平安無事,這便是暗網(wǎng)閣百年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
江湖再怎么混亂,也應當由江湖武林當中的人來決定誰成王敗寇。而不是任由朝廷的力量進行干預。
因此暗網(wǎng)閣才會選擇出手,不惜與朝廷為敵,也是想讓朝廷看看江湖之中的勢力,并不是全都能任你拿捏的。
見盤韻公子執(zhí)意留在江城,何為也不好勸阻,只能送以慰問。
“這一次你為暗網(wǎng)閣立下了大功,可以換取一次秘密的情報,說吧,你想問什么,或許我能提供一些線索!
盤韻公子淡淡說道。
何為猶豫片刻,旋即開口問:“我義父與老乞丐到底是何關系,老乞丐又是什么人?”
這是他心中一直以來的疑惑。
義父也在信中寫了,當年老乞丐將他放在練武場,獨自離去,并不是隨意放置的,在此之前,老乞丐就已經(jīng)與義父相識。
二人心照不宣,共同撫養(yǎng)了他。
但問題就來了,按照此種情況推斷,他們收養(yǎng)自己,絕不是隨便撿了個棄嬰,而是早就有所商議。
另一方面來說,他們必定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何為直勾勾地盯著盤韻公子,眼神不曾退讓。
盤韻公子似笑非笑,眼神當中別有深意,似乎是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