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道大會也被稱為后來的宗師培育大會。
從這小論道大會走出來的獲勝者,以后無一不是江湖當中的頂級高手。
像那少林寺的空竹大師,武當派的凈塵道人,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趙長虹,皆是奪得過問道大會的第一名。
除了奪得頭魁者,第二至第十名當中皆有出彩之人,甚至于三十名開外的江湖中人,即便落敗,也因為一戰(zhàn)當中所展現出來的天賦而名滿武林。
鼎級盛會,不外如是!
龍虎山在上山之前,先篩選掉了一些武功不入流之人,而且還要盤查身份。
那些人,僅僅是想借著小論道大會來賺取一番名聲而已,乃為嘩眾取寵之輩。
何為放眼望去,不禁在心中感嘆,這般盛世的規(guī)模,即便是枯劍潭的比試大會與其相比,也如同小兒科一般。
枯劍潭的比試大會當中,參與之人幾乎都是為劍術而來。劍,雖為百兵之王,可是偌大的江湖中,也有許多不用劍的俠客,這就注定了枯劍潭比試大會的局限性。
論道大會開啟,那些使用十八般武器的江湖俠客才紛紛前來,一睹這盛事風采!
如此多的人數,光是小論道大會,恐怕就得舉行三到四天的時間。
在抽簽開始之前,龍虎山還準備了三項測驗,就是為了篩選掉更多資質不入流的人,畢竟這小論道大會如若參與人數太多,持續(xù)時間太長,便會搶了后頭壓軸戲:論道大會的風頭。
因此在這比試大殿當中,不少人聚集在測驗點,只要能通過其中兩項,便可成功參賽。
第一項乃是力量測驗,在平地上,分別有幾塊重量不一的石頭,參賽者要將其搬起來。
何為初略一看,最輕的那塊石頭估計也有三來斤,依次遞增,最重的那塊甚至達到了千斤。
何為的前面有一身形如小山的漢子,臉黑黢黢的,雙掌粗大而布滿老繭。
看面相有些老成,但實際年齡在三十以下。
“韃靼部落,元呼浩!庇旋埢⑸降牡朗亢暗馈
“來了!”
那漢子往前走了兩步,附近的地面仿佛都在震動,這是一名來自北方的漢子,威武雄壯,
何為一聽這名字頓時有些詫異,此番武道大會竟然有蒙古族的勇士前來參加。
那龍虎山的道長抬頭瞥了漢子一眼,然后宣布測試開始。
那漢子摩挲手掌,目光跳過前面幾塊巨石,直接來到了那最后一塊重達千斤的方形巨石面前。
他根本不帶猶豫,來到那巨石前頭,展開雙臂,像是一棵蒼勁的古木深深扎根在土地當中。
而那粗壯有力的手臂抱住了巨石的三分之二,隨著一聲低喝,他的身軀驟然而起,那重達千斤的巨石竟然也被緩緩抬起來,舉至胸口。
元呼浩根本沒有動用內力,或者說如此恐怖的身體條件,他根本就無需修煉內力。
將石頭搬起又放下,整個過程僅僅用了幾秒鐘的時間,看上去他還留有余力。
場外的觀眾將這一幕盡收眼底,不禁紛紛響起了驚嘆之聲。
“元呼浩,通過,去下一關吧!
負責測驗的道人如是說道,隨后給了他一張寫有名字的紅色通關卡。
一二三關是同時進行的,不分次序,何為前面的幾十個人有成功,有失敗,他大概判定了一下這些人的實力,然后取了一個超出平均值一點的重量。
他來到那四百斤左右的巨石面前,蓄力了十來秒,將其成功舉起,拿到了通關牌。
就在他走完第二關測驗點的時候,背后竟然傳來了喝彩之聲,回頭一看,竟是一少林僧人,將那千斤巨石舉過頭頂。
那僧人身材同樣高大,幾乎八尺有余,不像以往的少林僧人那般溫和可親,這名僧人滿目兇光,那般模樣,仿佛要挑戰(zhàn)整個武林一樣。
何為笑了笑,目光挪開此處,來到了第二項測驗點,
此處測的,則是一個人的輕功。
這比試大殿處于山巔,有一處湖泊不像是天然形成的,更像人工開鑿。而參賽者則是要從這面湖泊上踏過去,測驗輕功的高低。
對于何為來說,這自然也不是難事,他先按兵不動,見到好幾個人的輕功都極為不錯,有一步踏過式,漫步凌云式,還有人甚至停在水面上,足足幾秒鐘未曾下去,實在是令人大開眼界。
何為隱藏了自己的輕功水平,只是運起內力,以極其其普通的姿態(tài),險而又險地跨過了這面湖泊。
最后,他來到了第三處測驗點,這里有二十八個木樁人排成的大陣,看那般模樣,有些類似于少林寺的闖關木頭陣。
這一關主要測驗一名武者的綜合反應能力與預判能力,失敗的人數也最多。
何為跟在一名白衣俊朗少年的身后,入了這木人陣。
借著前面幾人的過關經驗,何為大概摸清楚了這木人陣的排列與進攻規(guī)律,花了十來分鐘的時間,成功脫陣而出。
至此,他的三項測驗全部通過,順利進入挑戰(zhàn)賽。
而在這三道關卡之中淘汰的人數,則是達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幾百余人,是在江湖當中最為精銳的那一批年輕武者。
當然,還有許多武藝高強的年輕人并沒有來參與此會,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這三輪測驗結束之后,奪冠熱門也就出來了。
首當其沖的便是六大門派的親傳弟子,少林寺共派出了三名實力頂尖的弟子,其一乃是蓮益大師座下的二徒弟恒遠,年方二十六,在整個少林派系中,實力都能排進前三。
其二便是永安,乃為南少林一派寺廟當中,天賦最為出眾的弟子,其師釋懷大師,乃是南少林的得道高僧,與蓮益大師并稱為“南北二峰”。
其三便是那力大無窮的少林武僧:恒泰。隸屬于金剛武僧一脈,歷來囂張,不將天下高手放在眼中。
武僧一脈的猖狂是出了名的,南北少林都對其十分頭疼,卻又毫無辦法,只能任由他們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