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懷催馬進入樹林深處,老將緊隨其后,估計外面無人看見,湯懷翻身下馬,雙手抱拳,單膝跪地,連忙喊道:“阿不罕大哥,你怎么會來到中原,您這是……”這位叫阿不罕的老將甩蹬離鞍,扶起湯懷道:“兄弟,說來話長,長話短說,以免軍中懷疑!
原來,這位老將就是岳飛等兄弟去長白山尋找?guī)煾笗r,在土兒城結識的金蘭兄弟阿不罕依拉。接著,阿不罕依拉把金國連年征戰(zhàn),從將軍到士卒嚴重緊缺,而以強硬著稱的金兀術,掌控金朝大權后,不顧眾人反對,不顧民情凋敝,不顧生靈涂炭,堅決南侵中原。金熙宗不得不下令:適年百姓都要抽丁上前線,六十歲以下的征戰(zhàn)老將,負責為金軍運送糧草。
本來自己從父輩開始就已經厭戰(zhàn),頂著父輩的福音不想參與戰(zhàn)爭,父親作為女真人的哲別追隨完顏阿骨打,那是因為大遼欺壓女真,父輩們不得不奮起反抗,大遼滅了,女真人理應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農耕,可是,自太宗時起,一味地窮兵黷武,鬧得兩國烽煙不斷。
天下是完顏家的,作為外姓王爺,不得不奉詔押運糧草。阿不罕還告訴湯懷,押運糧草不止他一人,過些時日,大狼主粘罕也會押運糧草過來。阿不罕說完這一切就要上馬離開,湯懷喊道:“阿不罕大哥,你來到中原,可你我各為其主,兄弟不能聊表兄弟之宜,甚感慚愧!不知何時還能見到阿不罕大哥?”
“兄弟休要如此,你我戰(zhàn)場相遇,雖有情誼,然,兩軍交戰(zhàn),各為其主,大哥如何能怪罪兄弟等人。但愿有一天,戰(zhàn)爭結束,兩國和好,你我兄弟當痛飲一場。不過,兄弟,此次為兄押運糧草以后,隨軍聽用,雖不能痛飲,卻也能時時看見。為兄告辭!”說完,阿不罕催馬出林,湯懷也從另一個方向出林。
出了樹林,湯懷催馬向山腳下奔去,他不知道石泉等人怎么樣了,所以,湯懷沒再理會金軍的糧草。湯懷剛到山腳,余化龍也催馬來到山腳處。湯懷只見石泉等人被五花大綁捆得結結實實,見此情景,湯懷恨不能將余化龍撕碎,剛想與余化龍過招,只見余化龍摧動戰(zhàn)馬,單手擒著虎頭鏨金槍,一個“風卷殘云”,眨眼之間挑落石泉等人的繩索。
還沒等湯懷反應過來,余化龍?zhí)聭?zhàn)馬,抱拳拱手道:“湯三哥,小弟余化龍這廂有禮了!剛才跟三哥開個玩笑,怕解圍之后,三哥等人一走了之,所以,故意將石大哥捆綁起來,目的是想跟三哥等人多親多近!哈哈哈!”
湯懷、石泉等人一聽,這哪里是多親多近?關鍵是想顯顯能耐,想一想自己與石泉等人確實打不過余化龍,只好忍氣吞聲,好在湯懷是個鬼機靈,反應又快,扯著公鴨嗓子哈哈笑道:“原來余兄弟乃太行山義士,看來不打不相識啊!”
說完,眾人跟著哈哈大笑,緩和了尷尬局面,只聽湯懷言道:“余兄弟以三哥相稱,不知兄弟師從何人?”“三哥,提起恩師他老人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老人家的名諱上陳下廣,常山人士,乃百鳥朝鳳槍的傳人。”余化龍言道。
“哎呀!原來是陳老爺子的高足,曾聽岳大哥提起,陳老爺子一生行俠仗義,氣節(jié)高古,一柄霸王槍,威震南北,震爍古今;百鳥朝鳳槍槍招更是絲絲入扣,神出鬼沒。今日能與余兄弟相見,湯懷真是三生有幸!”湯懷肅然起敬道。
湯懷對余化龍的武功究竟如何?并沒有放在心上,但對陳廣老爺子那是由衷的敬佩,這些敬佩主要來自師父周桐和岳大哥的話語中。自周桐教授岳飛槍法后,周桐告訴他,常山人氏陳廣乃百鳥朝鳳槍的傳人,為人非常謙遜,曾與自己相互討教過槍招,你師成之后,一定要找陳廣拜師訪友,讓陳廣給你指點,自己練得武功一人說好不算好,眾人說好才算好。
所以,岳飛師成之后前往鯤鵬洞拜望陳廣,老爺子看了岳飛這樣的青年才俊,非常高興,大呼:武術奇才,后生可畏。那時,余化龍剛剛從師沒幾年,也算是與岳飛有一面之緣。
要說陳廣老爺子一生門下弟子眾多,都是太行山周邊的窮家弟子,練習武功為的是強身健體,以防虎豹狼蟲,能夠成才的徒弟并不多,唯一的可造之材就是余化龍,所以,自從收下余化龍后,老爺子年歲已高,沒再收授弟子。
太平日子過了幾年,金國突然攻打南宋,老爺子想讓余化龍投入軍中,但是,一是余化龍年歲尚。欢菢尫ㄉ形淳毘。奈何老爺子歲數已大,只得加緊教授余化龍的槍法。待到余化龍的槍法練成,老爺子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雖然老爺子多番催促余化龍投入岳飛軍中,但余化龍無論如何不肯離開老人家,直至前些時日,老爺子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人世,余化龍才收拾行裝準備從入岳飛軍中,正巧在前往衛(wèi)州的路上碰到湯懷等人。
起初,余化龍看到湯懷等人從大宋地界往金國方向趕,以為這些人是投降金國的宋軍,又看他們扯起岳家軍的大旗,這是在敗壞岳家軍的名聲,余化龍越想越氣,一定要殺了這班貪生怕死的叛徒。
就在余化龍準備痛下殺手的時候,見湯懷抽出子母鴛鴦棒沖向金軍,余化龍分不清湯懷是投敵還是戰(zhàn)敵。余化龍想想不能魯莽,還是先將后面的二十余人制服再說,觀察情況再做定奪。
憑著余化龍的武功,沒費多大力氣就將石泉等二十人撂倒,撕開旗幟將二十余人捆得結結實實。干完這些事,再看湯懷,的確與眼前的金將玩了命,可是,由于自身實力不濟,命懸一線。這時,余化龍從湯懷報出的字號得知,眼前的瘦弱之人乃岳飛的義弟湯懷,余化龍不疑有他,一催戰(zhàn)馬,虎頭鏨金槍一個“丹鳳朝陽”,槍尖刺中阿里班賴刺的眉心,解了湯懷之危。
得知這一切,湯懷等人哈哈大笑,原來是一場誤會,以為我們會投靠金軍,湯懷道:“岳家軍沒有貪生怕死的孬種!敝烙嗷埱皝韽能,湯懷喜不自禁,沒想到俺也能收服余化龍這樣的悍將,這回可以在牛皋面前吹噓一番。
接著,湯懷把岳大哥派他和石泉,前往太行山聯絡梁新等人的事告訴余化龍,余化龍愿意隨湯懷等人一道前往太行山腹地尋找梁新的義軍,并將自己帶來的百多人隊伍一塊帶上,說完,余化龍一聲呼哨,從山腰上下來百多人,與湯懷等人見面,說清原委,大家愿意隨湯懷等人在后方襲擊金人。
探馬告訴湯懷,阿不罕依拉押運糧草朝衛(wèi)州方向去了,湯懷不再理會,他與余化龍騎馬走在前面,這時,余化龍向湯懷問道:“湯三哥,小弟觀三哥不是金國老將的對手,打斗中,三哥與老將眉來眼去,莫非熟識不成?”湯懷迅速用手止住道:“此處不可言談!等找到梁新的隊伍后,哥哥再告訴余賢弟!庇嗷堉榔濗w事大,不便多問。
因為余化龍就是太行人,尋找梁新等人的行蹤并非難事,他們很快在太行深處的老糟嶺與梁新等人見了面。梁新告訴湯懷,別看這里的義軍不起眼,白天義軍回家種地打獵,晚上人數達五千之眾,曾把偽齊劉豫和金人任命的官員攪得暈頭轉向,是宋人打擊金人的有生力量。
拋開湯懷等人繼續(xù)謀劃襲擾金人不說,回過頭來再說岳飛。自金兀術敗退開封以后,岳飛將岳家軍駐扎在郾城。六月中旬,牛皋率徐慶、狄雷、付天亮、孫顯攻克魯山,活捉金人縣令卓魯。牛皋又命傻小子狄雷與孫顯繼續(xù)攻打汝州,駐守汝州城的是金人千夫長——諳蠻猛安(諳蠻為姓,猛安為千夫長)。
當狄雷和孫顯快要到達汝州時,得到探馬來報,汝州城墻高池深,人馬眾多,易守難攻。傻小子狄雷又想起第一次跟牛皋攻打魯山時的情景,扯著嗓子對孫顯說道:“俺領五百人前去討戰(zhàn),把金韃子引出城來,你帶兩千五百人埋伏起來,等金軍追來,你們再殺將出來!
孫顯也沒別的好辦法,先讓狄雷嘗試一下再說,同意與狄雷分兵。就這樣,狄雷脖子上掛著一對鏈子錘,腳上穿著趿拉板子來到汝州城下叫陣。
金兵金將一看城下來了一個黑炭似的傻小子叫陣,后面還跟著四、五百破衣濫裳的乞丐,金兵金將議論紛紛,有人前去報告諳蠻猛安,諳蠻聞訊,迅速來到城上仔細觀察,查看一番后,哈哈大笑,高聲言道:“來人啊!為本猛安備齊三千人馬,本猛安要殺了這些宋豬祭旗。大家快看,那個黑大漢的鏈子錘原來是紙糊的,看來這是一班餓瘋了的宋豬,本猛安正好拿他們的人頭壯壯軍威。”
眾人順著諳蠻所指一看,不錯,城下黑小子的鏈子錘明顯有紙糊的痕跡,看完之后,眾人也都哄堂大笑。接著,有兵卒前來報告,人馬已經點齊,諳蠻下得城樓,翻身上馬,那邊“吱扭扭吱扭扭”聲響,吊橋開始放下,諳蠻手擒鑌鐵齊眉棍,一馬當先沖過吊橋,后面三千金兵像捅了蜂窩的馬蜂,鋪天蓋地向這班“乞丐”撲來。
這時,只聽黑小子喊了一聲:“弟兄們,撒丫子!”說完,四、五百“乞丐”,扔掉破碗和棍子,沒命似逃走。此時的諳蠻更是撒了歡的往前追,心中暗道:哼!宋豬,今天你們有命來,無命回,看俺諳蠻猛安如何招待你們。諳蠻一邊想,一邊高聲斷喝:“黑小子!哪里逃?”
“乞丐”拼命地逃,金兵金將拼命地追,別看黑小子穿著趿拉板子,但是,逃起命來比諳蠻騎馬還快,一口氣跑出五、六里路,金兵金將眼看就要追上“乞丐”,諳蠻哈哈大笑道:“黑小子,留下性命再走!”笑完,諳蠻高高舉起鑌鐵齊眉棍,摟頭蓋頂朝黑小子打來。
就在諳蠻舉起鑌鐵齊眉棍的瞬間,黑小子突然轉身,從脖子上取下鏈子錘,傻里傻氣地說道:“哎……哎咦!金狗,黑爺爺不跟你玩了,黑爺爺要取你的狗頭!”
諳蠻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他如何能受得了黑小子這樣的辱罵?因為,諳蠻在金軍之中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千夫長,就是一般的上將軍都會讓他三分,今日受了黑小子的辱罵,恨不能將黑小子碎尸萬段,可是,他卻不知道,眼前的黑小子乃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的傻小子狄雷。
諳蠻氣撞腦門,催馬前竄,鑌鐵齊眉棍卯足勁朝狄雷頭頂打來,狄雷見齊眉棍快要打到,他不躲不閃,在齊眉棍落下之際,舉起左手鑌鐵壓油錘,往上一舉,一個“舉火燒天”,只聽“嘡……揉”的兩聲,諳蠻的鑌鐵齊眉棍飛上半空,諳蠻不自覺地驚叫一聲“啊”,就在諳蠻驚魂未鋪之時,狄雷的右手錘一個“雪擁藍關”,錘頭不折不扣的砸在諳蠻的前胸之上,只聽“噗”的一聲,死尸栽于馬下。
金兵一看諳蠻的死尸栽于馬下,想將諳蠻的尸體搶回去,狄雷一擺鑌鐵壓油錘如同虎入羊群,這一通殺,金兵金將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就在金兵搶奪之際,從金軍后方殺出兩三千人隊伍,領頭的正是宋將孫顯。
金兵一看后路被斷,無心戀戰(zhàn),拋下諳蠻和無數金兵的尸體,剩下一千多人逃往淮寧府,狄雷、孫顯將諳蠻的首級掛在旗桿之上,汝州守城的副將一看諳蠻猛安已經死于宋軍之手,負隅頑抗也是徒勞,趕忙率守城的兩千人馬悄悄開北門逃往穎昌,狄雷、孫顯兵不血刃奪取汝州城。
牛皋得到報告,催促徐慶、付天亮等人連夜開赴汝州,以防金軍圈土重來。到了汝州后,牛皋拿狄雷調侃道:“哎喲!傻小子,跟二爺在一起沒白混呀!能耐超過二爺俺了!”
狄雷冒著傻氣道:“哎……哎咦!就你二爺那一馬三锏,俺可不學,要學,俺也要學學岳大爺(岳飛)!”他的話把在場的眾人樂的前仰后合,卻把牛皋弄個大紅臉,不依不饒道:“傻小子,俺的一馬三锏咋啦?就連金兀術差點兒死在二爺的锏下。”
“二……二爺,您別吹了,要不是二嬸的那袋熟面,死在馬下的還不知道是誰呢?”狄雷較起真來!鞍眩∩敌∽,你敢揭二爺的老底,看俺不锏下你的腦袋!”牛皋故作生氣道!岸,你又打不過俺!”狄雷憨態(tài)可掬道。
“算啦!你傻小子今天打了勝仗,二爺高興,就不锏下你的腦袋了,二爺還要賞你酒喝!迸8迣Φ依籽缘馈!鞍!這才是二爺,俺就等你這句話呢!”狄雷回答道。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這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