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對兩千,宋軍傷亡慘重,楊再興心想:擒賊先擒王。無論偽齊軍圍過來多少人,必須活捉或者殺了張宣贊,偽齊軍才會潰敗,所以,楊再興的五鉤神飛亮銀槍始終不離張宣贊左右,張宣贊在偽齊軍中東躲西藏,一個不小心,五鉤神飛亮銀槍“嘭”的一聲,扎在張宣贊的小腹之上,張宣贊“哎呀”還沒喊出來,楊再興雙膀一較力,將張宣贊挑落馬下,真的不亞于岳飛當年槍挑小梁王。偽齊軍一看張宣贊死了,“嘩”的一聲退出包圍,扔掉手中的兵器,匍匐在地高呼:“楊爺神人也!我們愿意投降!”
遣散偽齊軍后,楊再興又攻破永寧和福昌兩縣,取得六戰(zhàn)六捷的佳績,繳獲糧餉兩萬余石,攻占偽齊的一個馬監(jiān),得戰(zhàn)馬八千余匹。得知岳飛二伐中原取得全勝,湖廣宣撫使李綱給岳飛寫來賀信,曰:屢承移文,垂示捷音,十余年來未曾有,良用欣快。
岳飛命三路人馬固守原地,待東線的韓世忠拿下淮河沿線,東西齊頭并進渡過淮水。可是,剛剛固守了不到一個月,董先、郝晸、秦祐等撤了回來,原因是糧餉不濟,甚至有的士卒以軍中克扣糧餉為由,叛逃到偽齊一方,得知此事,岳飛非常震驚,立即派黃佐、李若虛調查此事,經黃佐和李若虛縝密調查,確有其事,罪魁禍首是轉運判官萬俟卨所為。
原來,王貴等人向西進攻時,本來高宗趙構派萬俟卨押運部分糧草給岳飛,雖然糧餉不甚充足,但足夠王貴的人馬連續(xù)作戰(zhàn)的時日。攻克商洛地區(qū)后,繳獲偽齊軍糧餉十五萬石,十五萬石糧餉足夠王貴等先鋒軍固守半年的,可是,生性貪婪的萬俟卨偷偷將糧餉賣了多半,他認為,這十五萬石糧餉為繳獲的戰(zhàn)利品,沒有登記造冊,朝廷并不知曉,岳飛又遠在襄陽,不會知道這里的情況,將來追問起來,就說被大軍消耗掉了,相信王貴也會向著自己的。
那位問了,萬俟卨為何這么自信說王貴會向著自己呢?書中暗表,王貴是萬俟卨的妹婿,萬俟卨有個妹妹叫萬俟嬌(讀moqijiao),長得是千嬌百媚,萬種風情,說出話來燕語鶯聲,繞梁三日;走起路來風擺楊柳,花枝亂顫,而且比王貴還要小幾歲。
話要回到金兀術一進中原的時候,開封城破,年紀尚幼的萬俟嬌隨父母南逃,幾年后,父母在顛沛流離中死去,孤苦無依的萬俟嬌流落到建康府,雖然知道哥哥萬俟卨在外做官,對于十五六歲的萬俟嬌來說卻不知在何方?萬俟嬌只好女扮男裝滿臉污垢的混跡在逃難的隊伍中,而圍困建康城的正是偽齊軍大將張真奴和大金名將蕭斡里也,恰遇岳飛領兵解建康之圍,王貴作為先鋒人馬,解救了許多無辜的百姓。
看到威武英俊的王貴,人小鬼大的萬俟嬌心想,在這個戰(zhàn)亂年代,要想保命,除非嫁一個武將才能不受外人的欺辱。想到這,萬俟嬌褪去破衣爛衫,換回女兒裝,嗬!這一換,一個驚艷絕倫的美女展現在王貴眼前,驚得王貴下巴快掉下來了,這種郎有情妾有意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后經建康制置使張佐保媒,王貴與萬俟嬌結為夫婦,也在王貴的幫助下,萬俟嬌見到失散多年的哥哥,此時的萬俟卨在湖北程昌寓手下做一名轉運判官,并主持沅州事務。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岳飛命所有人馬撤回襄陽,以免再出現嘩變事件。對于萬俟卨的行為,岳飛怒不可遏,當面對質之后,岳飛要將萬俟卨推出去斬首示眾,黃佐趕緊攔住岳飛,萬俟卨不能殺,他是皇上派來的人,如果一氣之下殺了,那就是藐視圣躬;岳飛要將萬俟卨裝上木輪囚車送到臨安由皇上處置,黃佐又擋住岳飛,不可,送往臨安,萬俟卨固然難逃一死,這等于打了皇帝的臉,也會傷了兄弟王貴的情分,不如讓他帶些糧草打發(fā)到韓世忠軍中去,將這場火澆滅;岳飛氣憤難平,看在老兄弟王貴的面子上,重責萬俟卨二十軍棍,打發(fā)到了韓世忠軍中。
皮開肉綻的萬俟卨雖然保得一條狗命,卻對岳飛恨之入骨,屁股還沒好利索就給高宗趙構寫密信,曰:飛以抗金之名將糧草接濟給自己的鄉(xiāng)民;暗通綠林,結黨營私;私放偽寇,刁買人心,中原之地只知有岳飛,而不知有皇上矣!云云。
高宗趙構接到萬俟卨的密信后,雖不甚相信,但是,總覺得心里疙疙瘩瘩,恰在此時,岳飛眼疾再犯,高宗趙構送來御札,曰:近聞張浚奏,知卿病目,已差醫(yī)官為卿醫(yī)治。然戎務至繁,邊報甚急,累降詔旨,促卿提兵東下。卿宜體朕至懷,善自調攝。其他細務委之僚佐,而軍中大計須卿決之。如兵之在遠者自當日下抽還,赴此期會。想卿不以微疾遂忘國事。朕將親臨滸矣,卿并悉之。
高宗的御札是什么意思:目前的情勢是軍情比較緊急,朕給你派去御醫(yī)為你醫(yī)治眼疾,你還是把遠處的兵撤回來東下,朕要御駕親征了,告訴你一聲,相信你不會因為一點眼疾而誤了國事的。
本來岳飛一直堅持收服商洛后,穩(wěn)定一段時間,讓牛皋、王貴、楊再興合兵一處,自伊洛渡過黃河,與太行山忠義綠林配合,收復河北之地。期間,岳飛派王衡到磁州等地糾集江湖豪杰和綠林好漢,待大軍一到,斷絕劉豫的后路。
岳飛曾多次給高宗寫信,陳述自己對偽齊的看法:豫為降賊,多為傀儡,賣國求榮,恬為大齊,多為金人之走卒鷹犬,與我危害極大。
張浚不同意調岳飛的行營后護軍東下,而高宗趙構與左相趙鼎等人目光短視,只知道劉豫渡過淮水,威脅臨安,卻不知偽齊與金人連成一片才是真正的危害。岳飛無奈,只得將駐守商洛之地的王貴撤了回來,退回鄂州,準備東下,第二次北伐宣告終結。
二伐中原功虧一簣,后來,岳飛與將士們打下來的地方,在南宋與金人簽訂《紹興和議》中全部割讓給金人,與此同時,南宋朝廷之上,以秦檜、趙鼎為代表的投降派,和議的聲音甚囂塵上。岳飛壯志未酬,尤其是自己最為至親的娘親埋骨他鄉(xiāng),心中無比惆悵,路過武昌時,再次寫下赫赫有名的千古佳作——《滿江紅》,命人送往太湖峴空島交于白菱,表達自己對朝廷抗擊金人的不滿和擔心,他隱隱感覺,當今圣上只想偏安江南一隅。
要知道,此前,岳飛得罪王彥被處罰,不得已投軍張佐,滿腹愁怨的他在酒后吟出《滿江紅》,白菱為他彈劍而歌,那時,也是岳飛人生最低落的時候,今日寫出《滿江紅》,有似曾相識的境遇,這種境遇也只有白菱能懂。自那次以后,岳飛到死不在飲酒,就算晉升為一品大員,也不曾沾過一滴酒,而且連吳玠送給他的美女都一一退回,可見岳飛的忠貞與堅毅,固執(zhí)與隔路。
岳飛攻下商洛,韓世忠攻下楚州,劉光世攻下廬州,得知淮水一線盡在宋軍的掌控之中的劉豫,非常驚慌,立即招兵聚將,集合三十萬人馬,號稱七十萬,在金人的支持下,再犯淮水。
岳飛的目疾在御醫(yī)皇甫知常與和尚中印的治療下,雖有好轉,但沒有徹底好清,帶病揮兵東下,支援韓世忠、劉光世的淮西之戰(zhàn)。
當岳飛領兵到達江州時,劉光世在淮西大敗太中大夫劉麟,偽齊軍退回淮水以北。劉豫得到探馬來報,岳飛奉命前往江州、池州等地支援韓世忠、劉光世,襄陽府空虛,劉豫急令其弟劉復領五萬人馬進攻唐州,襄陽、商洛之地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送到岳飛手中,這些地方知州、知縣雖然到任,可手上卻無一兵一卒。
岳飛立即命牛皋、王貴、楊再興三人各領原幫人馬奔赴襄陽、商洛之地,這些地方反復易手,岳飛第三次北伐正式拉開帷幕。
拋開岳飛厲兵秣馬準備第三次北伐暫且不說,說一說金國上京會寧府,皇位繼承暗濤兇兇。自紹興四年秋,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病重,完顏昌為了爭奪皇位,假傳圣旨讓掃南大元帥金兀術統(tǒng)兵南侵,以“打秋”之名將完顏宜的支柱金兀術調開,為自己繼承皇位鋪平道路。
可是天意人心難為,哈里剛、哈里強以家書的名義,將上京的情勢告訴哈迷蚩,哈迷蚩毫不猶豫地告訴金兀術,金兀術連夜撤兵回歸北國,讓一心想繼承皇位的完顏昌竹籃打水一場空,此時,完顏吳乞買的身體有所好轉,期間,比較強勢的金兀術得到完顏宗翰、完顏宗輔、完顏希伊等人的支持后,在金殿之上,迫使老皇帝宣布立完顏宜為太子,曰:諳班勃極烈虛位已久,今不早定,恐授非其人。合刺,先帝嫡孫,當立。并尊奉國師鳩摩智為活佛,其他大臣隨聲附和,眾意難違,吳乞買只得下詔曰:爾為太祖之嫡孫,故命爾為諳班勃極烈,其無自謂沖幼,狎于童戲,惟敬厥德。
夸過年,紹興五年(天會十三年)一月,老邁的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龍馭歸天,完顏宜在金兀術的強力擁護下,龍登大寶,世稱熙宗,本名亶,名諱合刺,漢名完顏宜;晉右勃極烈、都元帥完顏宗翰為太保,領三省事,封晉國王;五月,完顏宗輔病逝,晉尚書令宋國王完顏宗磐為太師;晉完顏宗干為太傅;尊鳩摩智為活佛,為大金國開疆拓土再發(fā)竭智。
活佛鳩摩智自從得到完顏阿骨打的重用后,健康狀況日趨好轉,因為,阿骨打貼出告示,從民間大量收集千年人參,比如:人參、鹿角、鹿鞭、虎鞭、熊膽等滋補品,送給鳩摩智恢復功力。
還別說,經過常年累月的滋補,加上天緣巧合,鳩摩智得到一本《極地九陽復原功》,以九種極地動物的*作為滋養(yǎng),分別是:虎鞭、鹿鞭、熊鞭、牦牛鞭、狼鞭、雪兔鞭、雪狐鞭、野驢鞭、山羊鞭。并將身體埋藏在冰雪里,以九陽抗極寒,輔以人參,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錘煉,終于恢復到以前八成以上的功力,就這八成以上的功力在大金國也是天下無二的高手,出神入化的武功更是深得阿骨打、吳乞買的尊重,也收了自己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徒弟金兀術,第二個徒弟夏金吾,外號:金蟬子,夏金吾也是金兀術的女婿,后來在郾城之戰(zhàn)中,被岳云飛錘震斃,才有“岳云錘震金蟬子”,這是后話暫且不說。
沒有繼承皇位的完顏昌未能得到任何晉封,仍為左副元帥。新皇登基,偽齊皇帝劉豫雖來朝賀,心中卻是如喪考妣,因為,他這個偽齊皇帝是完顏昌一手推上去的,如今,完顏昌沒有繼位,他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如何過?
劉豫得完顏昌賞識,卻入不了金兀術的法眼,雖然兩國交戰(zhàn),各為其主,但金兀術是個有血性的漢子,他根本就看不起劉豫這樣貪生怕死的人,反而對路登、劉浩、韓世忠、岳飛這樣的人佩服有加。兩人對他的不同態(tài)度,皆源于完顏昌認為立劉豫為偽齊皇帝,可以作為金宋之間的緩沖,而金兀術則認為取消偽齊,將中原之地納入金國版圖,待時機成熟,消滅南宋,一統(tǒng)天下。
這真是:提師中原誰爭鋒?秣馬厲兵搗黃龍;偏安一隅眼前計,可惜千古《滿江紅》。楊再興六戰(zhàn)六捷岳鵬舉二伐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