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9章
李承乾的足疾并不經(jīng)常發(fā)作,自從動刀取出了痛風石之后,他一直很自律地運動也很嚴格地忌口,這么多年過去了,也只痛過兩三回,熏一熏藥就好了。
關于治足疾的藥,無論吃的、喝的、熏的、泡的,李承乾都是時刻備著的,只多不會少,出門哪怕忘了帶干糧都不會忘了帶藥。
盡管他手邊并不缺藥,收到李泰送來的藥還是令他異常的歡喜。藥千真萬確是治足疾的藥,也千真萬確給人的心靈注入了一絲溫暖的慰藉。
他篤定陸清一定會對李泰實話實說,他的這場海上航行之旅能不能成行就在李泰的一念之間。
將心比心的想,如果自己和李泰換個位置,能不能允許他耗費巨資打造戰(zhàn)艦,去茫茫大海之間去尋找彼岸?
他認真地千思萬想過后,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兄弟倆走到了今時今日這個地步,的確沒有再互相為敵的必要了,但也不會如此地信任。
戰(zhàn)艦是國之重器,豈能容許他人擁有?更何況自己這不尷不尬的身份,讓人怎么相信自己沒有懷有二心?
你說你只是到大海上溜跶一圈,誰知道你戰(zhàn)艦到手以后,炮口會對著誰?
哪怕你真的是去海的對岸也不行,你只能活在可監(jiān)控的范圍之內(nèi),你出海就等于是出逃。
幾包草藥還不至于讓李承乾感動到哭,真正令李承乾深銘肺腑的感動是來自李泰刻意送給他的幾樣東西。
大唐出城門是要檢查的,每個人想要出城都必須要出示身份證明,也就是通關文牒。
李承乾身上當然是有通關文牒的,而且還是皇室貴族身份的,不過這都不夠,完全不夠拉風,不夠霸氣。
李泰親自給他批了一個最為特殊的通關文牒,不只可以在大唐境內(nèi)橫行無阻,還曉諭天下夷蠻,不得攔阻此人行程,否則大唐刀鋒所向便是此處。
說起來通關文牒就是一份文書而已,幾頁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其實不然,李泰的這份胸懷是包天容地般的廣大,他的這份通關文牒讓李承乾的出行完全合法化了。
皇家兄弟越是嫡系至親就越是生死大敵,大多數(shù)皇太子即位都會下詔書,讓在外之官的兄弟叔伯們進京,但嫡系不被允許進京,連回京奔喪的資格都沒有。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忌憚,因為你的血統(tǒng)正,就單單“血統(tǒng)正”這三個人就足以令人忌憚。
論起來誰有李承乾血統(tǒng)正?論嫡論長都是唯一人選。
李承乾又是個不消停的主,成天的折騰,“草原惡魔唐無過”的兇名就是他兩手空空打下來的。
他血統(tǒng)正、能力強,換了誰都會忌憚他,都會防范他,怎么也不可能允許他在大唐境內(nèi)隨意橫行,就是受封的親王也只能在封地活動,出封地是要打表上告的,沒有被允許就擅離封地是死罪。
再說哪有在通關文牒上威脅別國的道理?在大唐境內(nèi)如何是你說了算的事,拿著你大唐的通關文牒,別的國家就不能攔阻了?這還講理么?
不講,除非你有跟我講理的實力,否則我有什么必要給你臉?講理必須得是雙方實力相當才有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