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2章
晉王李治走在最前面,自己和房玄齡緊隨其后,也是走到這里的時候,有人說皇帝和太子在給魏相送行,他大概也是在現(xiàn)在這個位置回頭觀望,那時看到的和此時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畫面。
長孫無忌沒想到皇帝會用這樣的方式送他最后一程,皇帝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給他送行,無論宮門、城門還是長亭,可是皇帝沒有,他偏偏選擇了這樣的方式,為什么?
長孫無忌哭著哭著凄慘地笑了起來,他就在哭與笑兩不相宜中踉踉蹌蹌地走出了長安城門。
要說送行,在宮里皇帝算是送過一次了吧,就在前幾天,他被正式宣判之后,李世民到右領(lǐng)軍府看望了他一回,自他被捕后唯一的一回。
那天春風(fēng)和煦,陽光很好,長孫無忌形同槁木地在窗前靜坐,忽聽窗外有腳步聲傳來,他推開窗子向外望,見是李世民帶著陳文走進(jìn)了院子,他急忙起身出門去相迎。
李世民穿著一身常服,表情也沒有多嚴(yán)肅,一如從前般的溫暖,陪著他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只是沒聊一點(diǎn)正事,說的都是些陳年舊事。
大多都是回憶他們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從一起搞惡作劇說到一起打江山。
那天屋子里就只有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兩個人,陳文都是在屋外侍候的,他們很默契地誰也不說眼前,因為所有的美好都在過去,眼前有的只是糟心。
李世民從來到走,沒說一句安慰他的話,安慰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作用了,也沒給一句承諾,承諾也沒什么必要,長孫全族都被流放了,還承諾什么呢?
李世民最后的仁慈大概就是把長樂的三個兒子叫過來,讓長孫無忌好好地看了一回,讓他知道他的三個孫子在皇宮里會過得很好。
日薄西山的時候李世民和他到院子里遙望了一會兒昭陵,又說起長孫皇后的許多往事。
夕陽慢慢墜下山坡,李世民也該離開了,他不嗔不怒、不喜不悲地看著長孫無忌,淡然地說道:“輔機(jī),你的白發(fā)比我還多,一轉(zhuǎn)眼咱們都老了!
老了,自從上次東征回來,李世民就一直在強(qiáng)調(diào)這兩個字,一直在或明或暗地勸他及早退休,他就是不肯服老,就是不肯放權(quán),總是舍不得,總是放不下。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還由得自己舍不得、還由得自己放不下了嗎?這才是敬酒不吃吃罰酒,早知如此又何必當(dāng)初。
長孫無忌無奈地說道:“陛下春秋正盛,罪臣是真的老了!
“君也好、臣也好、民也好,生老病死誰都逃不過。”李世民平和地說道:“你好生歇著吧,你這次出門我就不送你了!
長孫無忌深深一揖:“罪臣何敢勞動圣駕相送?只此一見,臣已是感恩不盡了!
李世民沒再說什么,轉(zhuǎn)身就走了,長孫無忌起身望向李世民的背影,這時陳文沒有跟著皇帝走,卻站在面前,擋住了長孫無忌的視線。
長孫無忌正疑惑老家伙這是什么行為,陳文從袖子里掏出一個小壇子來,一個看起來普普的小壇子,就是長安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土陶壇子。
陳文一手握著拂塵,一手托著小壇子,皮笑肉不笑地對長孫無忌說道:“陛下惦記著長孫司徒愛喝茶,特破格賞賜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