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看奏章對李泰來說,比老師批作業(yè)還要頻繁得多,可以說他看的最多的玩意兒就是奏章了。
什么大事、小事、正事、閑事都看得多了,無論是軍機要事還是烽火急事都很難引起他情緒上的波動了。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這是每一個上位者的必備素質(zhì);心懷激雷而面如平湖,這是每一個皇子的必修課。
一份奏章不過區(qū)區(qū)百余字,卻讓李泰徹底破了防,雙手捧著奏章都抑制不住地手抖。
什么叫面不改色?我們太子爺?shù)哪,赤、橙、黃、綠、青、藍、紫都轉(zhuǎn)一圈了。
什么叫面如平湖?李泰、李惠褒、李青雀的面皮像春風吹過池塘一般,臉都哆嗦出皺紋來了。
一點腦子不用過,用腳趾頭思考一下,李泰也知道這份奏報是假的。
奏報上說奉旨出使烏羅護的校尉郎宇文法,在出行途中偶遇薛延陀阿波設陳兵于大唐的東方邊境線之內(nèi),于是借靺鞨之兵,一舉擊退了薛延陀的伏兵。
現(xiàn)在隨同宇文法一起出使的人都回來了,宇文法卻沒有回來,說是他追擊薛延陀的兵馬,一路跑到了薛延陀境內(nèi),然后就下落不明了。
李泰見多了各種各樣的奏報,這種一眼假的胡說八道式奏報還真是破天荒的頭一回。
薛延陀阿波設陳兵于涼州境內(nèi),這是事實,當時是陸清率領著二十三騎騎兵沖過去把他給打跑的。
當然奏報上說是宇文法干的,這也沒錯,畢竟陸清的真名就叫宇文法。
但說是借的靺鞨兵,這就有點過分了,這是赤裸裸的把人的智商按到地上摩擦。
別的事不說,就是剛剛才結(jié)束的東征,李世民下令活埋了三千三百靺鞨俘虜,靺鞨人是有多不記仇,才能借兵給大唐的一個小小校尉郎?
這奏章的真假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皇帝親自交到自己手里的,不管上面寫的是什么,都必須是真的。
大唐皇帝甩手拋出來的奏章能是假的嗎?開什么玩笑呢?
“薛延陀膽敢羈押我大唐校尉,太不把大唐這兩個字放在眼里了吧?”李世民嘴角噙笑地說道:“你務必把宇文法給我全須全尾地帶回來,這件事薛延陀必須要付出代價,莫要讓世人看輕了我大唐的威嚴!
李泰小雞啄米般地點了點頭,他想去靈州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這個,只要能把陸清帶回來,誰在乎他姓陸還是姓宇文?只要他這個人沒變,別說宇文,他就是姓數(shù)學都行啊。
“哦,剛收到一個壞消息,你應該還不知道!崩钍烂衲抗馊缢囟⒅钐卣f道:“陸清帶傷查驗新研制出來的火藥,被炸得血肉橫飛、尸骨無存。朕已經(jīng)派人給云丫頭送信去了,你走之前抽空過去吊唁一番吧!
這種偷梁換柱、假借名姓的手法沒什么稀奇的,李泰再笨也想得到,但是他不敢這么干。
這事必須得李世民同意才行,否則你就是個欺君之罪,李泰也曾跪著哭求饒陸清一命,可是被否決了。
李世民明確說過不行的事,李泰也就敢在心里想想,連再提一次的勇氣他都沒有。
他太知道皇帝這兩個字意味著什么,為了陸清他可以不眨眼地舍出黃金萬兩,為了陸清他可以不皺眉地舍出城池十座,但是陸清還沒有重要到值得他跟老爹對著干的地步。
李世民也是看不得兒子難過,李泰自從沒了娘,就沒跟自己犟過一次嘴,不管自己給他多少委屈,他都默默地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