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9章
當(dāng)好一家之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dāng)好一族之長就更加的難了,當(dāng)好一國之長肯定是難上加難。
李世民當(dāng)皇帝不怕遠征近戰(zhàn),也不怕朝堂懲貪治腐,他最為難的就是如何平衡關(guān)系。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睜一眼閉一眼,不是是非不分而是不能太較真,尤其是涉及到感情的事情,哪有什么黑與白?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灰色地帶。
人生最高明的交際手段就是和稀泥,說起來像是沒有難度,其實是難度最大的,稀泥和得下去說明還有轉(zhuǎn)圜的余地,一旦到了稀泥和不下去的時候,那就是必須要拿出立場的時候。
此時的李世民面上是淡定從容,站在大明宮的最高處,俯瞰著整座長安城,隨風(fēng)輕飄的衣袂無意中滲透出人間帝王的霸氣。
身邊陪駕的是大唐第一外戚,官拜大司徒、威壓滿朝文武的長孫無忌。
李世民背負(fù)著雙手,微微昂著頭,長孫無忌指著城中棋盤一樣規(guī)整的街道,郎舅兩個談笑風(fēng)生。
成年人誰還不是咬著牙地?fù)纹鹞⑿Φ谋砬椋磕呐滤侨碎g帝王,哪怕他是凌煙閣第一人,都一樣的心如刀絞而面如春風(fēng)。
李世民不用猜測,他很清楚這一次是他的好大兒李承乾朝長孫無忌出了手,他是真的沒想到李承乾會把刀揮向他的親舅舅。
李世民并沒有責(zé)怪李承乾的意思,他在暗暗地檢討,檢討自己當(dāng)初是不是對李承乾關(guān)心的太少了?
在李世民的認(rèn)知里,沒有人比長孫無忌對李承乾更好,包括他這個當(dāng)?shù),都遠遠不如長孫無忌這個舅舅在李承乾身上付出的多。
李承乾有可能恨任何人,絕對沒有可能會恨長孫無忌,李承乾犯過的錯數(shù)不清。
長孫無忌就跟在他后面給他擦屁股,替他遮、替他瞞、替他爭,在他身上耗盡了心血,費盡了力,就換來他的揮刀相向?
知子莫若父,李世民相信李承乾不是一個沒良心的孩子,他要是恨一個人不可能是沒理由的,一定是有太多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現(xiàn)在回想李承乾謀反失敗被囚于宮中的時節(jié),長孫無忌口口聲聲咬定是李泰謀嫡才把李承乾給逼到了絕路上。
自己也曾親自去問過李承乾,那時李承乾說李泰不曾謀嫡,倒是長孫無忌常干涉東宮政令。
當(dāng)時李世民也沒多想,李承乾也沒有半點心思放在正事上,長孫無忌不出手幫他,他的政令必然是亂得一塌糊涂。
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做為一個長輩,對李承乾的態(tài)度必定有些強勢。
李承乾不能理解老人的良苦用心是正常的,誰沒年輕過?誰沒有過不想被管教、不想被束縛的叛逆?
如今想來應(yīng)該不是那么回事,現(xiàn)在的唐直可不是從前的李承乾了,他不再是個孩子,他比誰都知道好歹,他能向長孫無忌索命,這已經(jīng)不是怨而是仇了。
想想當(dāng)初在兩儀殿,李泰把長孫皇后搬出來明示長孫無忌給李承乾求個情,長孫無忌一個字都沒替李承乾說,反而往坑里推了李承乾一把。
當(dāng)時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失望過,但也深刻地理解,畢竟連自己都沒有辦法替李承乾開口,何況長孫無忌?
現(xiàn)在回頭再去想,李泰怎么敢去找來濟求情呢?李泰不知道他要背上多大的風(fēng)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