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一個是奉命先行攻打遼東卻久不過河的張儉,一個是被爹批評兩句就鬧著要辭朝的李恪。
這兩個人居然同時進(jìn)宮了,李世民想起哪個都覺得生氣,琢磨一下還是決定先見張儉。
左右跟誰都是發(fā)火,先沖張儉發(fā)火,再處理李恪的時候,火氣應(yīng)該能小點(diǎn)。
張儉從容地走進(jìn)屋內(nèi),來到李世民面前,躬身一揖:“臣張儉拜見陛下!
“免禮,坐吧!崩钍烂衲樕弦部床怀鍪裁聪才,他就很平常地問道:“師約,朕遣你往遼東,不知因何久塞河岸?”
張儉恭恭敬敬地答道:“回陛下,時值遼水暴漲,久不得濟(jì),實(shí)在沒有辦法過河。”
遼河發(fā)了大水,橋在河面上是看不到了,有一座算一座,無論石橋、木橋統(tǒng)統(tǒng)都不復(fù)存在了。
河水嗚咽,不停地咆哮,不管什么大船小船都沒有辦法在河面上穩(wěn)住。俗話說上天難、入地難,用張儉的話說,都不難,還是過河難。
一聽這話李世民的臉上立馬就有了笑容,原來是因?yàn)榘l(fā)水了,發(fā)水好,發(fā)水遼東的日子就更艱難了。
李世民和善地笑著問道:“那邊的山川地勢如何?水草豐美與否?”
“臣畫了那邊的山川地理圖,陛下請過目。”張儉雙手舉著一幅卷軸輕輕遞了過去,李世民接過卷軸展開,君臣兩個愉悅地聊了起來。
這心情一好,時間過的都快了,一愉悅不知不覺地太陽就落了山,李恪就在門房里靜坐了三個多時辰,跟陳文的貓都混熟了。
眼見著時間不早了,李恪起身走出門房,恰好李泰和李治走進(jìn)殿門,彼此都有些驚訝。
李恪急忙向前迎了兩步,躬身一揖:“見過太子殿下。”
“免禮。”李泰輕拍了李治一下,李治上前拱了拱手:“見過三皇兄!
李恪笑道:“不必客氣。”
李泰上下打量他一通,笑著問道:“三哥,你什么時候到的,怎么也不告訴我一聲?”
李恪微笑道:“父皇下詔召我來的,我當(dāng)然得先見父皇!崩钽∨ゎ^看一眼房門,無奈地說道:“誰能想到一等就等了三個多時辰,早知道我就過去找你了。”
“這么久?”李泰也看了一眼房門,低聲問道:“父皇是有什么事嗎?”
“張儉張師約進(jìn)去面圣了,估計(jì)是東征的事吧!
李恪雖然等了很久,但是他一點(diǎn)都不懷疑老爹是故意讓他等著的,老爹這個人有事說事,他真不矯情,不會干那種無聊無意義的事。
“我們來的真不是時候。”李泰笑著邀請李恪去東宮,李恪也沒地方可去,便笑著答應(yīng)了下來,他們兄弟幾個剛一轉(zhuǎn)身,忽聽背后的房門響動。
扭頭一看,果然是皇帝和張儉走了出來,他們趕緊迎上去,整整齊齊地躬身一揖:“拜見父皇!
李世民一看到他們,心里就控制不住地高興起來,他們看到李世民可不全都高興,尤其是此時的李恪,他的內(nèi)心無比的忐忑和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