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6章
“當然每一次人命攸關(guān)的時刻,都靠有人阻刑是不現(xiàn)實的!崩钐┎⒉皇钦娴囊肛(zé)誰,而是讓他們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皇帝沒有錯。
如果你們認定了皇帝殺了一百余官員是錯的,那你們沒有阻刑也是錯的,別說什么皇帝離宮而走,讓你們失去了勸諫的機會,你們真想救人不是沒辦法。
李世民比李泰看得還透,但是他不能說,魔術(shù)就是一層布,你都給挑開就沒法玩了,李泰可以說,有人欺負我爹我必須站出來啊。
李泰轉(zhuǎn)身沖著李世民深深一揖:“兒以為此事最大的錯漏之處,在于對死刑的處置過于草率,兒建議以后凡是身犯死罪者,須經(jīng)三復(fù)奏方可行刑。”
“準奏!”李世民毫不猶豫的準了李泰的建議,而且他一抬頭看著房玄齡說道:“把這條寫進律法當中,地方上死刑須經(jīng)三復(fù)奏,京城死刑須經(jīng)五復(fù)奏。”
李世民也是很愛惜百姓生命的皇帝,這件事是沒辦法,那些人是非殺不可。
那些人都是世家的爪牙,他們買賣牒譜的背后是一張大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動世家是一件艱苦的難事,剁掉這些須須爪爪還是做得到的。
所謂敲山震虎,通過這件事足以給世家敲個警鐘,以后做事收斂些,不要那么囂張。
而且這樁案子是李恪審理的,這一百一十三個冒親騙官案都是他查出來的,不說怨恨,這一刀下去肯定是替他得罪了不少的人。
讓他的人脈弱上幾分,就等于替太子掃去幾分的威脅,而且經(jīng)此一案也可以騰出許多的官位來,再有二十天可就到了張貼杏榜的日子了。
通過科舉選上來的人物算得上是朝廷中的新鮮血液,科舉是太子一力推行的,到時候讓李泰做主考官,他們?nèi)翘娱T生。
科舉從隋朝就開始實行了,但是對科舉有興趣的人并不多,一來是難考,二來是考上也未必真的有官做。
這回好,一下子騰出來一百多個位置,基本上只要參考就能混到一頂烏紗,這樣的力度還愁沒人愿意讀書,沒人愿意走科舉的路嗎?
“遵命!狈啃g躬身一揖,這活好干,就寫幾個字的事,當然有資格往法典里寫幾個字的人可不多。
房玄齡起身笑微微的看著李泰,眼里流露出贊許的光,不錯,通過一件事能看到問題的本質(zhì)。
從制度上下手解決問題,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后患,最大限度的防止同樣的錯誤再次出現(xiàn)。
有這樣長遠的眼光和廣闊的胸襟,才能成長為一代賢主。
從今往后凡是被判了死刑的,要經(jīng)過三到五次復(fù)審,確認該殺才能行刑,這樣可以讓人間少許多的冤假錯案,堪稱功德無量之舉。
“青雀說的不錯!崩钍烂裥呛堑目粗钐,話鋒突然轉(zhuǎn)到了別人身上:“這事只有戴胄一人犯顏直諫,是朕草率行事沒有接納,賜戴胄錢二百緡,絹四十匹!
戴胄急忙深深一揖:“謝陛下厚恩!
眾人正笑語聲喧的一邊“勸解”皇帝,一邊“稱贊”太子,陳文悄悄的走了進來:“陛下,出使高句麗的使者回來了,在殿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