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朝會制度是從周朝就有的,所謂元正之日的大朝會,就是各方諸侯進京拜見天子的意思,由于路途遠近不同,有的要趕路數月,很不方便。
后來歷朝歷代都有大朝會,只是說法略有不同,有的是三年一朝,有的是五年一朝,大唐是一年一朝。
有資格參加大朝會的都是一方首領,也就是說只有愿意成為大唐藩屬國的才可以。
藩屬國可不是只掛個虛名那么簡單,要年年向宗主國進貢,而且內政、經濟、外交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宗主國,基本上藩屬國只保留有名譽上的主權。
李泰又看一遍陸清寫下的那些地名,果然除了靈州和長安這兩個地名以外,凡是出現在紙上的都是“國”,沒有一個是單純的“城”。
李泰粗略的用眼睛數了一下,目測有好幾十個小國,李泰頓時感覺腦袋有點發(fā)木了,這個陸清是出去干嘛去了?
見人就綁架,刀壓著脖子逼人家來朝見大唐皇帝的嗎?算了,他怎么做到的就別猜了,他既然說了,一定就是做到了。
李泰算一算,哪怕陸清列的這個表單上有一半的人真的來,也是盛況空前的一次大朝會了。
那咱們的金鑾殿是不是應該裝修一下?這么大的事,必須要慎重。
李泰把兩封信并排的擺到桌子上,左一眼右一眼的對著看,給他的信就是一堆地名,沒什么別的。
給李治的信,講的小故事挺有意思,一家有兩個兄弟,哥哥在家種地,弟弟出門做生意。
弟弟愛吹牛,逢人就說他家很大很豪華,然后他帶了很多的生意伙伴回家,結果家里的房子太小,客人都擠得站著睡覺。
這不就是說他在外面宣傳大唐的繁華似錦,生怕遠方的客人來了,反而會嘲笑大唐不夠氣派嗎?
陸清是這意思嗎?李泰看一眼李治,挺好的兄弟就是太小了,才十歲,跟他商量個屁,不由得就深深的嘆了口氣。
“二哥,你別傷心了,他肯定是跟你第一好的。”李治以為二哥嫉妒他了呢,趕緊的哄哄二哥:“他一定是怕我生氣,沒敢給你多寫!
李治看看這簡潔的封皮,無奈的說道:“也沒個地址,沒法給他回信,告訴他我沒這么小心眼,他就能多給你寫點了!
李泰沒他想的這么幼稚,陸清多給他寫幾個字,就值得自己嫉妒一個?那自己的心里,可能也裝不了別的什么事了。
李泰笑著摸摸他的頭:“好了,去睡吧,二哥還有事。”
“嗯。”李治答應一聲,抬腿就奔床去了,李泰一看他又要在這兒睡了,也只得由他。
李泰拿出一張紙,拿支鉛筆隨意的寫寫畫畫,如果自己所料不差,現在應該抓緊裝修大興殿、承天門以及東西兩殿。
時間緊迫,真的要做的話,必須停下東宮的裝修。
可是如果一切都只是自己的胡思亂想呢?一輩子只有一次的大婚,連新房都不給新娘布置個最好的嗎?
李泰糾結半宿也沒糾結出個結果來,他決定天亮以后找李淳風商量商量。
歇朝五日,再一次上朝,百官看起來都精神抖擻的,一個個休息的不錯,皇帝也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了。
毫不意外的,第一個上本的人就是吐蕃大相祿東贊。
PS:此章是為“陽光男孩徐小寶”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