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房玄齡、李勣先走出人群,他們沒別的事奏,就是把李佑造反案的審訊筆錄呈了上來。
緊接著就是長孫無忌、蕭瑀、褚遂良把李承乾謀反案的審訊筆錄呈了上來。
齊公公下去一本一本收上來,一摞一摞放到龍書案上,李世民看著這些就像是催命的符,催他兒子命的符,最狠的是這個符還需要他親手給蓋上印才生效。
“好,這些待朕看過之后再做決斷。”李世民向下掃視一圈,問道:“眾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昨天沒有早朝,以為今天事情會多,沒想到今天特別的安靜,一點閑事沒有,李世民一看沒人說話,直接就宣布散朝了。
李世民離開金殿直奔兩儀殿,李泰也是這個路線,只是剛進殿門就被陳文給攔住了:“四殿下留步,陛下說今天的小朝議你不用參加!
李泰微微一愣,問了句:“這是為何?”
陳文輕輕一笑,回答道:“自然是議的事跟你有關!标愇呐ゎ^看向東宮方向,輕輕的說了句:“有的事該了了!
“既然不讓我進,那我回去了!崩钐┬πΡ戕D身走了。
今天的小朝議跟早朝的人數(shù)相差不大,足足四十來號人在座,可以說京城之中有資格來的差不多都來了。
今天不議李佑的案子,也不議李承乾的案子,因為事實無比清楚,沒什么可問的。
至于判誰個斬首,判誰個自盡根本不需要議,誰捉人有功,誰舉報有功,更沒有議的必要,這都是皇帝說了算,他想怎么判都有理。
今天要議的是立皇儲的事,立新太子這絕不是皇帝一句話就定了的事,至少要走個議事的流程,立哪個兒子為太子,李世民沒想和誰商量,今天就是走個流程。
大家都坐好了之后,李世民開門見山的說道:“朕明日要下廢太子詔,召眾卿前來商議一下立皇儲之事,朕欲立魏王為太子,各位以為如何?”
李世民根本就沒給出第二個選項,他的態(tài)度就是,我不是跟你們商量人選問題的,我喊你們過來,就是直接宣布一下結果。
“皇儲當立嫡立長,臣以為魏王正合適!崩顒薜谝粋站出來表態(tài),緊接著群臣就跟著“附議”,紛紛表示支持。
大家都知道太子是沒有第二人選的,皇帝肯定要在兩個嫡子當中選太子,李泰身后多少有一部分支持者,李治還是個毛孩子,他身后真的沒有支持者。保持中立態(tài)度的人,更是覺得立哪個都一樣,反正對自己來說沒區(qū)別。
“陛下,臣有異議,皇儲當立嫡立長,但皇儲不可因謀劃而得,否后患無窮盡矣!遍L孫無忌趕緊站了起來,阻止群臣亂嚷。
待到大家安靜下來,他朝上躬身一揖,振振有詞的說了起來。
“自皇后賓天以來,魏王處心積慮的騙寵謀嫡,百般隱忍只是假象,對東宮頻施威壓出盡狠招,高明也是被逼無奈,為求自保才在不得已之下才走上了謀反之路,今若封魏王為太子,那才是正中下懷,穩(wěn)穩(wěn)的落入他的算計之內!
長孫無忌也沒抓到李泰什么把柄,于是就把他這兩年做過的比較典型的業(yè)績拿出來擺擺。
一件件的問大家,你們大多數(shù)也都是名門貴族之子,你們十六七歲的時候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得這么完美?
這得多大的毅力、多好的自律性才能做到?他若無圖謀,怎會有這般心性?再對比他之前的性格,簡直判若兩人。
“陛下,一個人的性格不可能輕易的改變,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裝出來的。大位可交于雄獅之手,不可落入毒蛇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