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7章
圣人云: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宜招呼。
吐蕃和吐谷渾離長安都很遠(yuǎn),這兩個遠(yuǎn)道而來的使者,殷勤地向大唐皇太子遞上了拜貼,得到的卻是冷冰冰的兩個字“不見”。
這倒也不能怪李承乾不諳待客之道,只能怪他們不懂中原禮數(shù)。
無論他們是因為什么事而來的,他們都必須先去見皇帝。
俗話說的隔著鍋臺上不去炕,很多事情是有著固定的流程的,你不能越過流程,隨便走個捷徑。
想當(dāng)好太子,就得時刻謹(jǐn)慎,寧愿疏漏分內(nèi)事,不可染指分外權(quán)。
相對于該做的事沒有做好,更加危險的是把不該做的事給做了。
越俎代庖是最大的忌諱,雷池一步越不得。
李泰不動聲色地撩起眼皮,悄悄地望了李承乾一眼。
看他平時也沒多謹(jǐn)小慎微,想不到他心細(xì)至此,看來他的神經(jīng)也是時刻緊繃著,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云淡風(fēng)輕。
李泰垂眸掩去眼底的復(fù)雜神色,心中暗嘆:青史鐵筆,未必盡實。
眼前這位皇兄,與史冊所載那個荒唐無度的廢太子判若兩人。
史書有言,自長孫皇后崩逝,李承乾便如折翼之鳳,自九霄跌落,沉淪泥淖,終成一代昏聵儲君。
可如今看來,他非但未曾墮落,反倒愈發(fā)沉穩(wěn)明睿。
此刻的太子光華內(nèi)斂,行事滴水不漏,莫說穢亂宮闈,就連那個本該攪動朝野的稱心,也不過是他身邊一個尋常侍從,未曾掀起半點波瀾。
李泰指尖輕叩案幾,若有所思。到底是這煌煌史冊也難免偏頗,還是歷史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
“惠褒?”李承乾修長的手指在紫檀案幾上輕叩兩下,眼中噙著促狹的笑意:“想什么想得這么出神?”
“哦”李泰斂斂心神,笑著說道:“最近好多大臣都在編纂史書,皇兄,你說史書上記的事,一定是真的嗎?”
李承乾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一定有真的!
“呃?”李泰微愣,繼而和李承乾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這話說的,一定有真的,那就是說絕大部分都不是真的了。
“我覺得也是,史書是否可信,得看史書是誰寫的!
李泰把玩著手中的茶盞,悠悠地說道:“就像魏徵修《隋史》,縱使他秉筆直書,所記也不過是他所知所聞。而他所知的,未必就是全貌!
“鉆這牛角尖干嘛?”李承乾微笑著說道:“惠褒,你就記住,史書說到底,它是由活下來的人書寫的!
“嗯,有道理!崩钐┧朴兴虬愕攸c了點頭:“前朝往事何必細(xì)究其原委,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正事!
李泰抬頭見李承乾正笑盈盈地盯著自己,他看一眼自己手里的茶盞,又抬手摸了摸臉,自己應(yīng)該沒什么出丑的地方吧?
李承乾瞧出他眉宇間縈繞的疑惑,唇角輕揚(yáng),露出一抹淺笑,悠悠開口道:“我忽然知道你喜歡什么了。”
“嗯?”眉頭微蹙,疑惑之色愈發(fā)濃重,心中暗自嘀咕,自己也沒說什么,他這是知道什么了?
“哈哈哈......”李承乾點指著他的眉心,篤定地說道:“你喜歡青史留名!
長久以來,李承乾始終困惑不解,為何李泰會毫無保留地護(hù)佑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