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事情極多,茫茫多的那種,只能爭取更新在12到15萬字之間。)
城春草木深,只是整個石毫國北境,幾乎再也見不著一個踏春郊游的王孫公子。
走走停停的那三騎,一路北上,不知不覺,已經(jīng)入夏。
這天位于石毫國邊境關(guān)隘的一座山脊小路上,三騎停馬歇息,曾掖忙碌著煮飯,馬篤宜在對鏡梳妝,哼著小曲兒,心情不錯,她手中那把綠漆小銅鏡,是撿漏而來的壓勝靈器,是一把比較罕見的日光月輝連弧鏡,是她用了不足二兩銀子,從當(dāng)鋪那邊眼拙的掌柜手中砍價來的,擱在仙家渡口,按照負(fù)責(zé)掌眼的老修士鬼將的說法,少說能賣出四五十顆雪花錢。
陳平安坐在一旁,翻看賬本,絕大多數(shù)名字下邊,都已經(jīng)輕輕畫上一抹朱筆,這些屬于夙愿得償,以償夙愿?墒怯行╆幬锕眵鹊倪z愿,就只能暫時擱置,事實上,陳平安與他們雙方心知肚明,那些心愿,極有可能會淪為佛家語的宿愿,今生此世,無論陰陽,都很難達(dá)成了。有些陰物心結(jié)成死結(jié),悲憤之中,情難自禁,戾氣暴漲,差點直接轉(zhuǎn)為一頭頭厲鬼,只能靠著下獄閻王殿中張貼的那幾張清心符,維持僅剩的靈智。
“勤儉持家”的馬篤宜,在這件事上沒有埋怨陳先生一次次書寫清心符,靈氣散盡,就再補(bǔ)上,不斷耗費神仙錢,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
這一路,遇上了不少石毫國潰散的殘敗兵馬,散落在山野密林各處,成為一股股流寇,聚散不定,瘋狂劫掠大驪后方糧草,其中有為了支撐下去,為了心中那股凜然大義,不得不將矛頭指向石毫國當(dāng)?shù)乜たh百姓,去年末接連三場大雪,加上戰(zhàn)亂紛飛,石毫國北部疆域,民生凋敝,哪怕這些至多不過三四百騎的兵馬所求,只是少量的糧食,可是邊境線上那些個零散的貧瘠縣城,家家戶戶就指望著那點存糧熬到下一場莊稼收成,仍是支撐不起石毫國武卒的這點胃口,于是不可避免就有了沖突,一來二去,一個為了不餓死,一個為了家國大義而活,沖突變得越來越激烈。
陳平安三騎遇到了一場差點演變成血腥廝殺的沖突,其中一位身披破碎甲胄的年輕武卒,差點一刀砍在了一位消瘦老者的肩頭,陳平安突入其中,握住了那把石毫國制式馬刀,瞬間數(shù)十騎石毫國潰兵蜂擁而至,陳平安一跺腳,人仰馬翻,陳平安丟回手中馬刀,插回到那名年輕武卒的刀鞘,整個人被巨大的勁道沖擊得踉蹌后退。
陳平安此后沒有說什么,就是牽馬站在小鎮(zhèn)街道上,那些饑腸轆轆的武卒默默退出縣城。
陳平安一行三騎也緩緩離開。
背后,是當(dāng)?shù)匕傩臻_始大聲謾罵那些本國武卒,什么難聽的話都有,什么打大驪蠻子的本事沒有,欺負(fù)自家老百姓,倒是一個比一個威風(fēng),就該死在戰(zhàn)場上一了百了,省得回過頭來禍害自己人。甚至還有人提議,去給臨近一座大縣城的大驪鐵騎通風(fēng)報信,說不定還能拿到一筆懸賞金。
那支騎卒離開縣城后,年輕武卒突然嚎啕大哭。
一名校尉模樣的老武官停下馬,愴然流淚,整支面黃肌瘦、幾乎人人負(fù)傷的騎隊,亦是停馬不前,惶惶且茫然。
陳平安讓馬篤宜和曾掖留在原地,一騎緩緩而去。
鼎盛之時擁有兩千余精騎的這支石毫國邊境著名老字營騎軍,如今已經(jīng)打到不足八十騎,一個個如臨大敵。
陳平安丟出一只沉甸甸大袋子,用越來越嫻熟的石毫國官話說道:“散了吧,脫了鎧甲,摘掉馬甲,用這筆錢作為返鄉(xiāng)路費和安家費。”
那名老武官接住袋子,打開一看,里邊全是官制金錠,老人抬起頭,滿臉疑惑。
陳平安說道:“如果不愿意就這么放棄,可以挑選幾個心眼活絡(luò)的兄弟,假扮商賈,去那些已經(jīng)安穩(wěn)下來的縣城購買糧食,盡量繞開大驪諜子和斥候,每次少買一些糧食,不然容易讓當(dāng)?shù)毓俑鹨尚模缃竦降渍l才是自己人,我相信你們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老武官問道:“就只是這樣?別有所求?”
陳平安點頭道:“你們當(dāng)下沒得選,既然已經(jīng)是最糟糕的處境了,不如去試試看。再者我如果想要靠你們的幾十顆頭顱,去已經(jīng)向大驪投誠的州郡官府邀功請賞,不用這么麻煩,這一點,你麾下武卒可能看不出來,你身為一名四境純粹武夫,卻應(yīng)該很清楚!
老武官欲言又止。
陳平安擺擺手,“就幫這么多,我也不是什么善財童子,別把我當(dāng)冤大頭!
老武官悻悻然,只得放棄那個確實不太厚道的念頭,大大方方收起那袋子能夠救命的金錠后,向那位青色棉袍的清瘦男子,抱拳致謝道:“先生高義!”
陳平安抱拳還禮,就此離去,至于那支石毫國騎軍最后做出了什么決定,沒有像先前州城當(dāng)中的狗肉鋪子那樣,對于那個少年伙計的選擇,從頭看到尾。
老武官有些吃癟,他這名字還沒問呢。
馬篤宜當(dāng)時瞧見了策馬返回的陳先生,調(diào)侃道:“嘴上說自己不是善財童子,其實呢?”
陳平安笑道:“看破不說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頂好習(xí)慣!
馬篤宜剛要再針尖麥芒說他幾句,陳平安已經(jīng)縱馬而行,只得與曾掖匆忙跟上。
三騎的馬蹄,輕輕踩在春暖花開的蒼茫大地上。
這會兒,馬篤宜放下銅鏡,轉(zhuǎn)頭望向已經(jīng)合上賬本的陳平安,問道:“陳先生,入秋前咱們能返回書簡湖嗎?”
陳平安點頭道:“差不多可以!
馬篤宜伸了個懶腰,一不小心撞到身后的大竹箱,趕緊伸手扶住,這里邊,滿滿當(dāng)當(dāng),都是最近三座城池里邊低價入手的寶貝物件,就算裹了綢緞墊了棉布,還是擔(dān)心磕碰壞了那些特別嬌氣的家伙,按照居住在仿琉璃閣那位掌眼老鬼物的說法,這些多是人間豪門喜好的珍玩,亂世當(dāng)中,遠(yuǎn)遠(yuǎn)不如真金白銀,可一旦等到了太平盛世,哪怕只是其中那么個小小的鳥食罐,就能值二三百兩銀子,遇上鐘情于此道的有錢人,價格再往上翻一番,都不是難事。
這些物件,其實一樣可以放入陳先生的咫尺物當(dāng)中,不過馬篤宜喜歡每次停步,就打開箱子翻翻撿撿,就像那把愛不釋手的小銅鏡,揀出來過過眼癮,就自討苦吃,她自己背著了。
曾掖如今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四境修士,馬篤宜悟性、資質(zhì)更好,更是五境陰物了。
只是真正的修行底子,還是曾掖更佳,這就是根骨的重要性。
一個不嫌慢,一個不嫌快,如今曾掖和馬篤宜相處起來,越來越融洽,有了些默契。
吃著飯,陳平安還是習(xí)慣性細(xì)嚼慢咽,曾掖蹲在一旁,大口扒飯,隨口問道:“陳先生,我那拳樁,走得咋樣了?”
陳平安微笑道:“稀稀拉拉!
曾掖哀嘆一聲,他自己原本覺得自己的六步走樁,不說啥得心應(yīng)手,熟能生巧,是跑不掉的。
馬篤宜火上加油道:“你就不是一塊練武的料,連我這種外行都看得真切,你的拳架子又空又松,根本就沒登堂入室,曾掖,是不是自己還覺得挺像回事?”
陳平安對曾掖安慰道:“武學(xué)一事,既然不是你的主業(yè),稍稍強(qiáng)身健體,幫著你拔筋養(yǎng)骨,就足夠了。不然生出了一口純粹真氣,沖撞氣府靈氣,反而不美。”
曾掖悶悶道:“要么學(xué)啥啥不成,要么學(xué)啥啥都慢,陳先生,你咋也不著急啊。”
陳平安給逗樂了,道:“要是著急有用,我也會跟你急眼的!
馬篤宜憋著壞,正要說話。
陳平安已經(jīng)抬起手,“住嘴,不許繼續(xù)拿曾掖的修行找樂子。還有,關(guān)于曾掖拳架好壞,你能看得出來才怪了,是前輩隨口點評,給你借來用的吧?”
馬篤宜笑瞇起一雙秋水長眸,不說話,默認(rèn)。
三人繼續(xù)前行,沿著石毫國邊境線而走。
來到北境一座名為鶻落山的仙家門派,青山綿延,風(fēng)景秀美,靈氣還算充沛,讓馬篤宜和曾掖兩位修士,進(jìn)入地界后,都覺得心曠神怡,忍不住多呼吸了幾口。
許多靈氣瘠薄之地,百姓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一位修士,即是此理,商賈熙熙攘攘求個利,修士行走人間,也會下意識避開那種靈氣稀薄近無的地盤,畢竟修道一事,講究太多,需要水磨功夫,尤其是下五境修士,以及地仙之下的中五境神仙,把寶貴光陰耗費在方圓千里無靈氣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揮霍。
之前戰(zhàn)亂不斷,殃及到了石毫國山上,后來不知怎么的,許多小山頭就紛紛聚攏過來,隱約以鶻落山作為龍頭,鶻落山占地較廣,先前又是走一脈單傳的仙家路數(shù),屬于家業(yè)大、人丁稀少的那種山上門派,所以就將鶻落山許多山頭分出去,租賃給那些前來投靠依附的石毫國末流修士門派。
短短兩年,鶻落山就有了不俗的聲勢。
聽說這邊開了不少的仙家鋪子,這也是陳平安此行的緣由,既然路過,就讓曾掖和馬篤宜那些撿漏而來的十?dāng)?shù)件雜亂靈器,看能否賣出個好價格,所有到手的神仙錢,都?xì)w他們所有,至于事后如何“分贓”,陳平安不管,由著曾掖和馬篤宜自己商量,不過估摸著曾掖怎么都要吃個不小的虧,就馬篤宜那小算盤打的那股精明勁兒,三個曾掖都不是她的對手。
陳平安想著以后哪天自己要是開鋪子做買賣了,馬篤宜倒是個不錯的幫手。
到了鶻落山地界靠外邊的一處山頭,陳平安才發(fā)現(xiàn)收攏了不少難民,一座集市打造得有模有樣,人聲鼎沸,一路上,還有許多地方正在破土動工,熱火朝天,除了相對筋骨強(qiáng)健的青壯男子,還有不少能夠活著走入鶻落山的婦孺,都在有力出力,最讓陳平安詫異的,是有座石毫國武廟已經(jīng)建造完畢,雖然粗糙,可是該有的朝廷禮制,一處不缺。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打造護(hù)山陣法的修士,也在忙碌,
這大概就是一座仙家渡口或是一個山上門派的最早雛形了。
兩名修士見著了牽馬而行的陳平安三位,面對這三張陌生面孔,眼神都有些戒備,偷偷聯(lián)絡(luò),同門修士從四面八方聚攏在一起,抱團(tuán)震懾這伙外鄉(xiāng)人。
陳平安如今不再懸佩那塊青峽島供奉玉牌,對此也無可奈何,與其中一位修士問過了路,說要去往鶻落山祖師堂所在的那座山頭。
那撥以一位洞府境老修士為首的同門修士,指了路后,直到陳平安三人離開集市,這才松了口氣,繼續(xù)忙碌打造那座山水陣法。
沒法子,他們只是個末流門派,哪怕避難搬遷到了鶻落山,比起其余幾家財大氣粗的仙家府邸,他們是在湊不出太多的神仙錢,就只能被鶻落山祖師堂丟到這邊,當(dāng)鶻落山東大門這邊的門神來了,只要一有麻煩,比如大驪鐵騎瞧鶻落山不順眼了,一路殺來,他們自然就會第一個遭殃,卻只能硬著頭皮給鶻落山擋災(zāi)。
任何一個山上門派的開創(chuàng)、興起和傳承,都必然包含著艱辛困苦和屈辱兇險。
只是那位洞府境修為就已經(jīng)是門派“老祖”之一的老修士,站在一處高臺上,視線悄然停留在一位正在幫忙爹娘擦汗的難民孩童身上,老修士露出會心笑意,是棵好苗子,鶻落山祖師堂那邊后知后覺,都打算支付一顆小暑錢,以及一座方圓十?dāng)?shù)里的山頭,用來更換這戶人家的山上戶籍,只是他力排眾議,拒絕了鶻落山的好意,而是打算親自收取這位孩童為嫡傳弟子,說不定一甲子或是百年之后,自己山門里就能夠多出一位洞府境修士,興許達(dá)到山門歷史上那位中興老祖的觀海境,都不是奢望,一想到這個,老修士就頗為欣慰,自家祖師堂的師兄弟們,雖然一開始吵得厲害,畢竟如今的一顆小暑錢,尤其是白白多出的一座山頭,意義非凡。可是真正拒絕了鶻落山祖師堂的提議后,便眾志成城,就連那個最吝嗇的小師弟,都打定主意,那個孩童日后行拜師禮的那天,會拿出一件珍藏已久的靈器,贈予師侄。
陳平安離開集市后,突然回首遠(yuǎn)望一眼,然后問道:“你們看出什么了嗎?”
曾掖和馬篤宜只覺得莫名其妙。
陳平安搖搖頭道:“沒什么,可能是我眼花了!
馬篤宜打趣道:“陳先生,話說一半,不好吧!
陳平安笑道:“以后等到你們自己獨當(dāng)一面的時候,就知道話說一半,是門值得好好鉆研的大學(xué)問了!
馬篤宜嘖嘖道:“陳先生變著法子吹噓自己的本事,是愈發(fā)爐火純青了!
陳平安在馬背上轉(zhuǎn)身抱拳,“過獎過獎!
馬篤宜氣笑道:“陳先生,你再這樣,可不就是我心目中的陳先生了!”
曾掖搖頭晃腦道:“哪里哪里!
明擺著這位少年還是要更向著陳先生一些。
結(jié)果挨了馬篤宜驀然舒展的一袖子打在臉上,火辣辣疼。
曾掖惱火道:“君子動口不動手!
這下子輪到馬篤宜搖頭晃腦,“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圣人說的,這點道理也不懂?”
陳平安苦笑道:“這句話不是這么理解的,不過你都愿意這么埋汰自己了,我覺得也沒問題。”
一路笑鬧著,三騎來到真正的鶻落山山門。
相較于一路上經(jīng)過的兩個仙家山頭,此地氣勢森嚴(yán),別有洞天,比起黃籬山,靈氣猶勝幾分。
山腳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安詳小鎮(zhèn),或者說是一個較大的村莊,看屋舍建筑,應(yīng)該住著千余人。
所謂的山上氣派,沒了人間,久而久之,便是座空中閣樓,一條無源之水。
只不過許多尚未登頂?shù)纳缴舷蓭,懶得或是不屑作如此想罷了。
去往那座山腳村莊,再去山上,要過條河,并非拱橋,就像是安安靜靜趴在河水中的纖細(xì)蛇蛟,在“它”的背脊上,有村民牽牛而來,應(yīng)該是要去往附近的田地勞作,青壯男子與水牛身后,還有個騎著一根綠竹的稚童,口上喊著“駕駕”,如同駕馭馬匹。
陳平安便率先牽馬而停,為村民和那頭犄角彎彎的水牛讓出道路。
村民和水牛走下小橋后,顯然是見多識廣,并未怎么打量三位外鄉(xiāng)人,倒是那個騎竹馬的稚童,瞧見了真正的馬匹,十分好奇,陳平安對那孩子笑了笑,孩子也靦腆地咧嘴一笑,追隨父親和水牛繼續(xù)趕路。
曾掖覺得有趣。
云霧繚繞的鶻落山之上,經(jīng)常會有劍光、虹光劃破天際。
但是稚童顯然對此已經(jīng)毫不介意,反而對于他們身邊的馬匹,更加好奇,那個騎著竹馬的孩子,經(jīng);仡^張望。
陳平安率先牽馬走上高出河水沒有太多的低矮石橋。
走到一半,那邊也有需要走向?qū)Π兜拇迕裨诎察o等候。
走下石橋后,陳平安對他們點頭致謝,村民笑著點頭還禮。
曾掖若有所思。
馬篤宜亦是如此。
就在此時,陳平安猛然轉(zhuǎn)頭望向天幕。
袖中小劍冢木匣與那塊青峽島供奉玉牌幾乎同時滾燙起來。
關(guān)于此事,當(dāng)初劉志茂并未隱瞞,他可以憑借它們追尋陳平安的足跡。
陳平安對此并無異議。
一抹修士疾速御風(fēng)的雪白虹光,從鶻落山之外破空而來,轟然落地。
是一位神色倉皇、靈氣紊亂的青峽島老修士,掌管密庫和釣魚兩房的章靨。
這趟秘密北上趕路,幾乎耗盡了章靨幾座本命竅穴的靈氣積蓄,這是一種有損大道根本的莽撞行徑,與驛騎八百里加急傳訊,必然傷馬,乃至于接連跑死一匹匹換乘坐騎,是一樣的道理。
曾掖起先滿臉喜悅,畢竟章靨才是親手將他從茅月島那個大火坑拽出來的恩人,只是當(dāng)少年見到章靨的面容神色后,立即閉嘴。
陳平安一把攙扶著身形搖晃的章靨,輕聲問道:“書簡湖有變故?”
章靨慘然道:“變天了!”
陳平安嘆了口氣,對于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他其實早有預(yù)料,只不過由于不屬于最糟糕的形勢,陳平安沒有做太多應(yīng)對,事實上他也做不出太多行之有效的舉措。
終究是人力有窮盡之時。
很簡單,要么是大驪主將蘇高山出手了,要么是宮柳島劉老成背后的那個人,開始入局。
或者干脆是雙方聯(lián)手。
粒粟島譚元儀倒戈,只求自保,背棄盟約,劉志茂舍不得青峽島基業(yè),又被算計,身陷險境,都很正常。
不過這對于當(dāng)下的陳平安而言,絕對不是什么好消息。
原本書簡湖形勢走向,陳平安已經(jīng)摸著了脈絡(luò),苦心經(jīng)營的那副棋盤,說不定已經(jīng)被后來棋手,隨隨便便就掀翻在地。
章靨撲通一聲跪下,“懇請陳先生救一救島主!”
陳平安搖搖頭,直接問道:“顧璨和他娘親,是不是已經(jīng)被章老前輩隱蔽拘押起來了?”
跪地不起的章靨抬起頭,“事出突然,青峽島做不成這等事情,哪怕可以,我也不會如此作為,因為我知道這只會適得其反,能救島主的,就只有陳先生了。”
陳平安攙扶起章靨,緩緩道:“章老前輩起來說話,我先聽聽看,但是去救劉志茂,幾乎沒有這個可能性,相信老前輩來的路上,其實就早已明白。之所以跑這一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章靨輕輕點頭,苦笑不已,眼神中還有些感激。
陳平安則是頭疼不已。
當(dāng)著章靨的面,有些話,就像之前與馬篤宜開玩笑,只說了一半,看破不說破。
章靨自然是盡人事,可是極有可能,章靨也一清二楚,自己的行蹤,已經(jīng)落在了某些有心人的眼中,說不定就在鶻落山某處俯瞰此地。
所以陳平安沒有落井下石,一拳打死他。
其實已算仁至義盡。
陳平安說道:“我們邊走邊說!
章靨穩(wěn)了穩(wěn)心神,第一句話就讓豎起耳朵聆聽的馬篤宜和曾掖心湖震蕩,“我們島主不敵某位身份不明的修士,已經(jīng)被重傷,被拘押在宮柳島水牢中。不但如此,大驪鐵騎主將蘇高山,已經(jīng)親自駕臨書簡湖畔的云樓城,投鞭于湖,揚言要所有不服管的書簡湖野修,一旬之內(nèi)悉數(shù)死絕。”
陳平安心中第一個念頭,那個能夠強(qiáng)勢鎮(zhèn)壓劉志茂的大修士,是墨家游俠許弱,或者是圣人阮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