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青云道人找上門來,卻是有些蹊蹺!
濁泥深處,難能可貴地撐出一方清明,依舊帶著面具的陸壓道人盤坐其中,聽到隱隱道音震蕩而來,不由有些咂舌。
好一個青云道人,修為竟已抵達這等境地,連太初濁沉之眼都已經(jīng)難以限制你的道威了嗎!
祂立刻掐指一算,隨即搖頭,輕嘆。
“這位道友,還真是有些來者不善啊。罷了,剩下的兩處大機緣,與吾似乎真的沒有什么緣分,不如就……”
心意一動,祂便霍然起身,走出這方清明,朝那道音震蕩源頭方向走去。
又有一處幽深的濁泥之地,一具古老的青銅古棺感應(yīng)到震蕩,便也緩緩從幽邃地浮升而起。
在那濁氣翻騰之間,隱隱看得到古棺表面,浮雕著一個個古老的小人,狩獵的,鉆木取火的,結(jié)繩紀年的,刀耕火種的,繁華鬧市的,橫立寰宇的等等不一而足。
仿佛這座青銅古棺,記錄與承載著整個人族從無到有,從落后到文明,從螻蟻小族到宇宙上族,最后又沉淪湮滅等一切。
似乎它在,人族的烙印就還在。
“李青云,終于走到這一步了么……”
滄桑斑駁的棺蓋之下,傳出一個若有所思的滄桑女音。
這邊,李青云周身道光撒開,在無盡濁泥中強行撐出一片清凈。
他手一拂,清凈之地上,就冒出一方玉案,茶具等等,自行坐上主位,煮泉沏茶,靜候來賓。
片刻之后,陸壓面具黑衣飄然而至,一步踏入清凈之地。
先是拱手,然后對著沉靜如玉的李青云,輕嘆道:“青云道友,你這是要拉吾下水啊,吾算不算遇人不淑!”
李青云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招呼陸壓坐下,輕笑道:“道友怎生這么說!大變將至,機遇難得,而你已具永恒骨、橫渡之法,豈可再滯留殘墟,浪擲時日。你當也推算出,很快太初就要陷入徹底的混沌混亂之中,屆時任你我道行再高,也將無法在把握天機!”
“與其等一個不確定太多的未來,不如抓住眼下這個登虛的良機!
“道友莫非覺得,那些虛外存在,會因為你的老資歷,就放過你不成!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啊,何況你又何嘗不是一枚大藥!”
“道友明鑒啊!”陸壓聽了,又是嘆息,持盞連飲數(shù)杯,自也是被李青云說中了痛處。
祂的處境,雖比李青云要好,但也絕對好不了多少。
否則,此刻祂明知面前道人來意,又豈會過來一見。
就在這時,濁泥分開,一具青銅古棺無聲掠至,停在清凈之地邊緣。
“這是貧道的一位故友!
李青云對陸壓解釋一句,兩人的目光都齊刷刷落在這具青銅古棺之上。
“吾在濁泥場域這么久,自是有所感應(yīng)到這位道友的氣息。”陸壓眼神流露幾分好奇與探尋之色,看來很想知道,銅棺中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棺蓋推開,先是一只蒼白如玉的手探出來,緊接著一名極為清麗、氣質(zhì)冷冽的黑衣女子走出古棺。
從她身上流露的氣機來看,明顯也是九環(huán)之上的虛圣境地!
“你來了!”李青云站起身來,含笑迎去。
他不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根腳復(fù)雜的女葬帝,而兩者又天然就是同族關(guān)系,姿態(tài)語氣自是要比招待陸壓時要輕松隨和一些。
“葬,見過兩位道友!
黑衣女子即女葬帝,坦然在玉案前盤坐下,隨即朝陸壓點點頭。
三人持盞互敬之后,氣氛驀地有些沉默。
李青云便不再客氣,直接說道:“大變在即,屆時天機混淆,貧道想要借此良機,登虛,入圣!”
頓一頓,他緊盯著陸壓與女葬帝,一絲秘氣道威有意無意地散發(fā)出來。
陸壓兩者都是不由地微微低眉,只覺李青云身上驀地多出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尊貴威壓之感。
李青云這才接著說道:“貧道的處境,兩位都心里有數(shù)。所以這次來見二位,是想讓你們幫個忙!
“陸壓你,機緣已滿,最好與貧道一起登虛,彼此照應(yīng),方有勝算。”
“葬,你雖還在等候你的機緣,但貧道斗膽,請你到時也擇機露個頭,分散虛外注意力!”
“一旦貧道穩(wěn)穩(wěn)踏入圣位,吾等人族,自是重回上族之列,無須再遮遮掩掩……”
最后這兩句話,自是說給女葬帝聽的。
這位女葬帝近在面前,李青云當然能感應(yīng)到她體內(nèi)純正的人族真血氣息。
他與她,同為人族復(fù)興的希望,一明一暗。
但這次登虛入圣,險惡莫測,他不得不要求“葬”到時配合一二。
女葬帝,才是真正的人族殘運托舉的復(fù)興之子!
一旦亮相,必然石破天驚,讓虛外意想不到,一時亂了道心,那就相應(yīng)減輕了李青云的壓力。
而只要李青云在虛外站穩(wěn)腳跟,等“葬”成圣之時,他又自可護她無恙!
所謂因果,便是如此。
“道友都這般明說了,壓又豈好推辭。不過,道友需要記得,這次算你欠吾一個人情!
陸壓見李青云這么坦誠直白,自知這次是不得不跟著重返虛外了。
祂藏匿殘墟之地,也已經(jīng)成功衍化出永恒骨,又得到橫渡冥無之法,算是功德圓滿,的確也可以離開了。
推算中,剩下的兩大機緣,祂若強求,也并無不可,但眼下卻要惡了面前的人族兩位大佬,得不償失。
現(xiàn)在李青云有意流露一絲永恒秘氣,威壓當前,就是提醒他陸壓,當離開了!
女葬帝也淡聲說道:“那便如此吧!我卻需要拿到濁泥場域這個機緣后,才算道功圓滿。青云你登虛之際,我自會故意現(xiàn)身,吸引走部分虛外的注意!”
“善!”
李青云見兩者都應(yīng)了,便是撫掌悅?cè)欢,“我等攜手,又何懼那些虛外老怪物!”
“太初不可成圣的鐵律,當碎也!”
此事一談妥,三人又閑聊幾句對未來的推算預(yù)判后,便各自散去。
李青云退出濁泥場域,又一路在虛外的“狂轟濫炸”下,險之又險地返回真正的殘墟。
接著,又立刻召集三清門下。
在青崖,他宣布自己即日起“退隱”。
青云道脈、三清大寰宇諸事,往后便由副教主程棠音與四御為主,諸準圣為輔,決定一切。
這輪太初時代的四御,乃為北極璇璣大帝李璇璣、南極離火大帝阿黎、鈞沉上尊大帝李泉淚、皇天厚土大帝后土。
其中璇璣、泉淚均已九環(huán)準圣巔峰,泉淚更已經(jīng)在老崖峰坐忘萬古,證得七枚混元大道印記,堪稱教主之下,三清最強。
當然,這就是李青云的一道分身,又坐忘萬古的經(jīng)驗,混元大道印記也不過是重新證一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