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時直下午,艷陽依舊高照。
京都城外,皇陵中。
群臣匯聚,四座棺木被抬到了皇陵外。
偌大皇陵,早就留好了許多位置,只需將棺木放進去即可。
皇帝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臉色鐵青,盯著那四具棺木,一言不發(fā)。
旁邊年邁的老秦王,念著冗長的悼詞,細數(shù)皇后,太子等人的“功績”。
皇后的悼詞,還是在來的路上,老秦王親自寫的。
對于今日遇刺一事,所有人都很識趣地沒有再提。
當(dāng)然,皇后下葬一事,也沒有人敢在此刻反對。
葬一個也是葬,葬三個也是葬,再多加一個皇后也不為過。
何況所有人都知道,皇后是最寵愛太子的,能和太子一起葬入皇陵,也算是滿足了皇后的遺愿。
隨著老秦王將悼詞念完,負責(zé)主持喪事的三皇子大手一揮,沉聲道:
“吉時到,恭送皇后,太子,德妃和四皇子入皇陵!”
隨即,眾人跪拜,侍衛(wèi)抬著皇后和太子的棺木緩緩進入皇陵。
在一陣陣哀樂聲中,皇后和太子率先下葬。
雖然德妃和四皇子的棺木也在,但雙方葬禮不是一個等級,就算要入皇陵,皇后和太子也是放在皇陵最中心。
而德妃和四皇子,按照規(guī)矩,他們的棺木要在皇后和太子下葬之后才能放到皇陵外圍墓穴中。
美其名曰——陪葬!
這就是皇后和德妃的區(qū)別,也是太子和皇子的區(qū)別。
哪怕德妃是皇帝最寵愛的女人,但身份擺在那里,她就是只能作為陪葬。
而四皇子固然受寵,但畢竟不是太子,也只能作為陪葬。
這就是為什么后宮女人,打破腦袋都想成為皇后,而皇子們都想成為太子的原因。
不但生前待遇不一樣,就連死后也的規(guī)格也不一樣。
很快,棺木下葬完畢,皇帝一言不發(fā)轉(zhuǎn)身離去,大臣們隨后也紛紛跟著離開。
留下一些侍衛(wèi)處理善后,以及填埋一事。
此刻,夕陽西下,皇帝在隊伍中策馬緩緩而行。
落下的余暉灑落在他那張冷峻的臉上,竟是有幾分孤獨之意。
來時還有皇后陪伴,此刻就連皇后都身亡了。
皇帝冷著臉,宛如行尸走肉一樣,緩緩隨著隊伍返回了京都。
“趙明,讓老秦王,太傅和丞相來皇宮!”
回宮之前,皇帝終于開口說話。
“是!”趙明心中一驚,知道皇帝要動真格的,連忙下去安排。
很快,接到消息的三人前往皇宮,其他官員則是各自散去。
三刻鐘之后,皇宮,養(yǎng)心殿。
皇帝端坐在寬大椅子上,雙眼閃爍著寒芒,看著眼前三位股肱之臣,冷聲問道:
“三位,對于今日之日,你們有何看法?”
“這……”
太傅和丞相同時沉吟,轉(zhuǎn)身看向老秦王。
事關(guān)皇家,老秦王最有發(fā)言權(quán)。
老秦王渾濁的雙眼閃爍一瞇經(jīng)過,沉重的眼皮子猛然睜開,沉聲道:
“陛下,那群刺客來勢洶洶,而且直奔您和幾位皇子而去,企圖很明顯!”
“他們就是想殺掉您和幾位皇子,目的便是擾亂我大楚!
“看他們?nèi)绱岁囌蹋置魇怯袀涠鴣,而且對城?nèi)環(huán)境很是熟悉。”
“但要說到是誰指使他們來的,老臣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按理說有此能力的,城中似乎只有楚王殿下。”
“可楚王殿下今日也被圍攻,甚至還陷入危險地步,連楚王妃都差點遇難!
“以老夫?qū)Τ醯牧私,他是不可能拿楚王妃做這等危險之事的!
皇帝聞言卻并未接話,反而看向另外兩人:“太傅,丞相你們兩人覺得呢?”
太傅皺眉,滿臉謹慎道:“陛下,微臣也覺得楚王殿下雖然有能力謀劃此事,但他沒有必要這樣做。
如今城內(nèi)就屬他的勢力最強,此刻干這種事,一旦東窗事發(fā)反而對他不利!
丞相想了想,頷首道:“太傅所言極是,此事絕不可能是楚王殿下做的。
如今凌大人已經(jīng)返回京都城,重新掌管刑部,以凌大人的能為,相信很快能查清楚此事。”
他們都知道皇帝叫自己來皇宮的目的,但他們都不敢說今日之事是楚寧做的。
一旦那樣說了,皇帝勢必會和楚寧徹底鬧翻,從而讓京都城陷入戰(zhàn)火之中。
雙方誰勝誰負不好說,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時的京都城必定會大亂。
如今皇帝正在氣頭上,當(dāng)然不能讓皇帝做出錯誤的決定。
其實他們心中都清楚,楚寧是最大的嫌疑人。
畢竟皇帝一直在扶持三皇子,如今朝中許多大臣都倒向三皇子,這對楚寧來說十分不利。
利用下葬的時候,殺掉皇帝和三皇子,楚寧便可以手掌兵馬掌握大局,自立為帝!
這一點,他們相信皇帝也想到,叫他們來,就是為了商議應(yīng)對之策。
但他們不愿意看到事情發(fā)展到那一步,最好的辦法就是勸說皇帝先放一放。
皇帝聽完三人的話,臉上無喜無悲,似乎對此早有預(yù)料。
“看來三位都無法確定誰的嫌疑最大!”
皇帝眼神一冷,瞇著眼睛,陰惻惻道:“但今日之事,影響甚大,為了杜絕此事,在沒有找出幕后指使者之前,朕必須嚴陣以待。
朕準備將司州的兩萬兵馬調(diào)入京都,交給老三掌管,三位覺得如何?”
這是徹底懷疑楚王,想要扶持三皇子和楚王對抗啊。
老秦王三人對視一眼,總算是明白了皇帝叫他們來此的目的。
調(diào)兵入京,勢必會引發(fā)楚寧的不滿,天知道楚寧會不會因此而發(fā)難。
老秦王長嘆一聲:“陛下,真要如此嗎?”
皇帝一臉冷漠:“皇后被刺殺,若是朕沒有任何行動,豈不被天下人恥笑?”
太傅皺眉:“調(diào)兵入京,如此大事,若有不慎,怕是會引發(fā)兵戈啊!
“兵戈?”
皇帝眼中閃過一抹殺意:“如今城內(nèi)有禁軍和城防營,加上司州兩萬大軍,朕看誰敢動手!”
頓了頓,皇帝轉(zhuǎn)頭看向楊文德:“丞相,聽聞你和楚寧關(guān)系不錯,就由你將此事告知他!”
楊文德心中一驚,連忙彎腰施禮:“微臣遵命!”
原來,這才是皇帝的目的。
調(diào)兵入京,讓他去試探和勸說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