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養(yǎng)心殿。
皇帝伸手觸摸著案幾上還未批閱的奏折,腦中浮現(xiàn)四皇子楚英伏案批閱的一幕。
同時,過往和楚英的一切也在腦中不斷閃過。
幾刻鐘的功夫,皇帝就將人和楚英所有在一起的經(jīng)過全部都回想了一遍。
縱然是冷血如皇帝,此刻也不禁感到心疼。
帝王雖然要保持無情,但說到底,他也是一位父親。
這兩年,他身邊的兒子陸續(xù)死去,雖然有不受寵的,他表面也并未表現(xiàn)出悲痛之色,但內(nèi)心的感受卻無人體會。
而這一次,楚英的死讓他心神疲憊,整個人宛如那遲暮老者,臉色蒼老了許多。
這時,殿外傳來趙明的聲音:“陛下,老秦王他們來了。”
皇帝回過神來,神色頓時恢復以往冷漠之色:“讓他們進來!”
隨即,太傅和丞相一左一右扶著老秦王來到殿內(nèi)。
“參見陛下!”三人同時施禮。
皇帝看了三人一眼,冷聲道:“說吧,太子和老四的死,是不是楚寧所為?”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最終將目光放在太傅身上。
作為皇帝的老師,又一直保持中立,備受皇帝信任,此刻只有太傅的話才能讓皇帝相信。
太傅長嘆一聲:“陛下,此事微臣難以確定,請陛下自行判斷。”
皇帝眼睛一瞇,冷聲道:“將事情給朕說清楚!”
雖然影衛(wèi)已經(jīng)向他稟報,但細節(jié)方面肯定沒有太傅等人清楚。
太傅很快就將太子和四皇子的死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皇帝聽完不禁眼神一冷:“如此說來,是你們親眼看到柳云清殺死太子,但老四的死,你們并非親眼所見?”
相比起太子的死,皇帝更想查清楚四皇子楚英的死。
既然太子的死是太傅和丞相親眼所見,那就沒什么好追究的。
但四皇子的死,皇帝還想深究!
可太傅卻長嘆一聲:“陛下,四皇子確實是何鵬所殺,當時有許多城防營和禁軍以及司州兵馬在現(xiàn)場,這些人親眼所見。
微臣一開始也覺得此事或許是楚王殿下片面之詞,但微臣暗中調(diào)查過,四皇子是被何鵬偷襲致死!
按照當時現(xiàn)場之人的描述,何鵬乃是太子故意安排投靠到四殿下那邊的,在關鍵時候給了四殿下致命一擊!”
皇帝聽完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其實他一直想找到此事是楚寧所為的證據(jù),可現(xiàn)在有這么多目擊,他就算想要暗中操作都不行。
可心中的這口氣實在是忍不住,皇帝滿臉陰冷道:“太子和老四廝殺,難道不是楚寧一手促成的?”
“這……”
太傅皺眉,轉(zhuǎn)頭看向老秦王。
他知道自己是說服不了皇帝的,這種皇家之事,還是有請老秦王開口。
見太傅看向自己,老秦王搖搖頭,長嘆道:“陛下,當時楚王已經(jīng)離開京都城,若是硬要說此事是楚王促成的,怕是難以服眾!
皇帝沉默不語。
這時,丞相主動開口:“陛下,如今城內(nèi)各處要塞被并州兵馬把守!
他們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寵愛四皇子,也知道皇帝想將此事推到楚寧身上。
但問題是,如今兩萬并州兵馬在城內(nèi),若是此刻對楚寧動手,把楚寧逼急了,真要造反,誰來平亂?
皇帝聞言眉頭一挑;“哼,丞相是在為楚寧說話嗎?”
“不,微臣在為陛下和大局考慮!”
丞相楊文德沉聲道:“如今我朝并不太平,邊境有燕國虎視眈眈,國內(nèi)又到了糧食收割之際,若是此刻京都城出事,必定會讓我朝發(fā)生動蕩!
此言一出,皇帝臉色更加難看了。
雖然楊文德沒有為楚寧說話,但這話里話外都在提醒他不能動楚寧。
“難道太子和老四的死只能這樣算了?”
皇帝滿臉不甘心:“若是不拿出個交代,朕如何讓人信服?”
回到京都城,若是不將兩位皇子廝殺一事查清楚,想必太子黨和四皇子一派都不會答應。
“陛下!”
太傅實在聽不下去,皺眉道:“此時此刻,應該先穩(wěn)住局勢,將太子和四皇子安葬,其他的事,以后再說吧。”
老秦王也抖動著眉頭,搖頭道:“陛下,太子和四殿下的事,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您若是一意孤行,怕是會和眾人背道而馳。
如今楚王平定趙國威震天下,又是天下第一才子,現(xiàn)在又掌握京都城局勢,陛下為何執(zhí)意要針對他?”
此言一出,太傅和丞相臉色微變。
老秦王代表的是皇室宗親一脈,他的話,代表皇室宗親的意思。
皇帝此刻也愣住了。
以前,皇室宗親根本看不起楚寧,覺得楚寧出身低微,不配成為皇子。
若不是想讓楚寧去前線送死,宗人府那邊甚至都不會承認楚寧皇子身份。
可現(xiàn)在,以老秦王為代表的皇室宗親居然為楚寧說話!
這代表皇室宗親已經(jīng)認可楚寧!
想到這里,皇帝眼神一變,緊緊盯著老秦王,冷聲質(zhì)問:
“老秦王這話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宗親的意思?”
老秦王淡然自然,一雙渾濁的眼睛和皇帝對視,緩緩說道:“這是本王的意思,也是皇室宗親的意思!”
“如今太子和四殿下身亡,陛下也該考慮楚軍人選,我楚國也需要一位雄才大略的太子!”
說完,老秦王拱手施禮:“此事,還請陛下慎重考慮,本王身體不適,先行告退!
話畢,也不等皇帝開口說話,老秦王轉(zhuǎn)身離去。
皇帝的臉色當場陰冷了下來。
他知道,皇室宗親已經(jīng)開始將楚寧列入太子儲君之位的人選當中!
他很想反駁,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看著老秦王離去的背影,皇帝深吸一口氣,強忍內(nèi)心怒火,看向剩下兩人問道:
“兩位,你們的意見和老秦王一樣嗎?”
太傅和丞相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隨后紛紛點頭:“陛下,大局為主。
“是啊陛下,局勢如此,不可妄動,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萬萬不可再激化此事!”
兩人的勸說讓皇帝意識到,朝中大臣的想法也開始改變了。
這要是換做以前,誰會為楚寧說話?
看著眼前兩位股肱之臣,皇帝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