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未央宮,御書房。
窗外春雨淅瀝,檐角滴水成線,宮燈映照下,漢帝劉掣的面容陰晴不定。
他手中捏著魏國大將軍司馬逸的求援信,指節(jié)因用力而微微發(fā)白。
良久,他冷笑一聲,將信紙重重拍在案上。
“四十萬對二十四萬,他還有八門金鎖陣,居然還是敗了!”
劉掣的聲音低沉而冷冽,仿佛淬了冰的刀鋒。
侍立一旁的丞相陳品聞言,臉色驟變,連忙上前一步:
“陛下,魏軍敗了?這……那楚軍豈不長驅(qū)直入?”
劉掣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陰翳:“不錯,司馬逸敗退至青州,如今分兵三路,死守三大重鎮(zhèn),就是為了拖住楚軍!
說完,他將信件遞給陳品,語氣森然:“你自己看看,司馬逸是怎么說的——若我大漢此次再不出兵,魏國一旦覆滅,下一個,就是我大漢王朝!”
陳品接過信件,匆匆掃過,眉頭越皺越緊。
信上字跡潦草,顯然是在倉促間寫成,甚至有幾處墨跡暈染,似是血跡。
司馬逸在信中詳細描述了歷城之戰(zhàn)的慘烈,楚軍鐵騎如何破陣,魏軍如何潰敗,字里行間透著絕望與不甘。
最后一段更是直言不諱。
“若漢帝坐視不理,魏亡之日,便是楚軍鐵蹄踏破漢境之時!”
陳品緩緩合上信紙,長嘆一聲:“司馬逸說得不錯,以楚寧的野心,一旦魏國覆滅,下一個必定輪到我大漢!
他頓了頓,臉上浮現(xiàn)猶豫之色:“可如今大周王朝的兵馬就駐扎在我朝邊境,若我軍主力調(diào)往魏國,周軍必會察覺。”
“以那大周女帝和楚寧的關系,她定會趁機發(fā)難!”
劉掣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大周女帝武曌與楚寧關系匪淺,若漢軍大舉北上支援魏國,周軍極可能南下襲擾,甚至直取漢都!
他站起身,負手踱至窗前,望著雨幕中朦朧的宮闕,心中權衡再三。
“此戰(zhàn)若不出兵,唐朝也會袖手旁觀,屆時魏國必滅!”
劉掣沉聲道:“可若出兵,又恐周軍趁虛而入……”
他沉思片刻,忽然轉身,眼中閃過一抹決斷:“傳朕旨意,命李光率五萬精兵,佯裝十萬大軍,星夜馳援青州!”
陳品一怔:“陛下,五萬兵馬恐怕難以扭轉戰(zhàn)局。”
劉掣冷笑:“誰說真要扭轉戰(zhàn)局?”
他走到沙盤前,手指點向青州方向:“我軍只需做出增援姿態(tài),讓楚軍有所顧忌,拖延時間!
“同時,派人散布消息,就說我大漢已調(diào)十萬大軍北上支援魏國!”
陳品眼睛一亮:“陛下是想逼唐朝出兵?”
劉掣點頭:“不錯!唐皇李世明向來多疑,若聽聞我軍已動,他必不敢再袖手旁觀!
“只要唐軍參戰(zhàn),楚寧腹背受敵,自然無暇全力攻魏!”
他出兵并非真想和楚軍激戰(zhàn),而是想讓唐朝出兵!
他很清楚,若是自己不出兵,李世明是絕對不會出兵的。
陳品撫掌贊嘆:“妙計!如此一來,既能威懾楚軍,又能迫使唐朝入局,而我軍主力仍可防備周軍!”
劉掣目光深沉:“此戰(zhàn)關鍵,不在兵力多寡,而在人心博弈!
“傳令下去,務必讓天下人都相信我大漢,已傾力一戰(zhàn)!”
雨夜中,未央宮的燈火徹夜未熄。
翌日黎明,一支鐵騎悄然出城,向北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漢軍十萬大軍馳援魏國的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傳遍天下。
戰(zhàn)爭的棋局,再次變幻。
與此同時,落月坡上,日頭已高。
楚軍的陣列依然保持著壓迫之勢,卻始終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唐軍營內(nèi),士兵們嚴陣以待,弓弩上弦,刀劍出鞘,卻不見敵軍進攻的跡象。
李敬在中軍帳內(nèi),正與裴行劍對弈。
棋盤上黑白交錯,戰(zhàn)況激烈。
尉遲雄按捺不住,在帳內(nèi)來回踱步,鎧甲發(fā)出鏗鏘之聲。
“將軍,楚軍到底在等什么?”尉遲雄終于忍不住問道。
李敬落下一子,吃掉裴行劍一片白棋,這才抬頭道:“他們在等我們慌亂,等我們犯錯!
裴行劍盯著棋盤,若有所思:“關云用兵向來謹慎,此次擺出如此陣仗,必有所圖!
“報——”
一名傳令兵匆匆入帳,單膝跪地:“啟稟將軍,楚軍右翼后撤半里,陣型有所松動!”
李敬與裴行劍對視一眼,嘴角同時浮現(xiàn)笑意。
“看來關云也撐不住了。”
李敬起身走到沙盤前,手指在落月坡地形上劃過:“傳令下去,今夜加強巡邏,但不可主動挑釁。”
尉遲雄不解:“將軍,此時不正是反擊的好時機?”
李敬搖頭:“楚軍雖然后撤,但主力未損,我們?nèi)糍Q(mào)然出擊,正中了關云誘敵之計。”
他轉身看向帳外,陽光透過帳簾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這場博弈,比的不是刀劍,而是耐心!
這時,楚軍大營內(nèi),統(tǒng)帥關云正凝視著桌上的地圖。
他年約四旬,面容剛毅,一道傷疤從左額劃過眉骨,為他平添幾分兇悍之氣。
“將軍,唐軍毫無動靜!备睂⒅苌n低聲報告。
關云冷哼一聲:“李敬果然老謀深算!
他手指敲擊著桌案:“陛下希望我們威懾唐軍,使其不敢支援魏國,現(xiàn)在看來,至少短期內(nèi)他們不會輕舉妄動!
“那我們……”
“鳴金收兵,后退十里扎營。”
關云下令道:“同時派快馬向陛下報告,唐軍暫無異動,我軍可按計劃全力攻魏!
當夜,落月坡上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兩軍撤離后的戰(zhàn)場上,
只留下凌亂的腳印和折斷的兵戈,見證著白日的對峙。
遠處,狼嚎聲此起彼伏,仿佛在嘲笑著人類無謂的爭斗。
唐軍的耐心,遠超關云的想象,但這正是他想要的。
若是唐軍沉不住氣,他還覺得那李敬大唐軍神的名頭徒有其表呢。
這次和李敬對峙,他存心想要和對方較量一番。
雖然如今唐軍還沒有動手,但他相信只要陛下帶著大軍殺入青州,唐軍一定會坐不住!
到那時,就是他消滅這支唐軍,拿下李敬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