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是早就準(zhǔn)備好的。
像蓮花、南嬸、還有何富貴這幾個親近的身邊人,許六月早就分派過銀子了。
蓮花和南嬸身上,各自給了五百兩的銀票。何富貴由于是新來的,只給了一百兩。
他們身上有銀子,去給許六月辦事兒也方便?偛缓妹看我I點什么東西,都得伸手問許六月要。一次給夠了,大家伙兒都好辦事兒。等到手里頭的銀子沒了以后,再問許六月拿就是。許六月的心里,也有一桿秤。買什么東西大概需要多少銀子?倒也不用把細(xì)賬報上來,大家伙兒心里頭有個數(shù)就好。至于多出來的那點偏差,許六月不計較。
當(dāng)然了,南嬸幾個人自是不會動什么手腳,貪墨那些散碎銀子。只是許六月提前給自己做了心里準(zhǔn)備,即便以后真有人貪墨了手中的那一點兒銀子,她也能接受。畢竟,水至清則無魚。管教下頭人,可不是事事計較就能管教得好的。得松弛有度,恩威并施。再說了,以后許六月的身邊,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那些人,不見得每一個都跟蓮花和南嬸一樣。
話說,南嬸一直就在等許六月的吩咐。
當(dāng)許六月剛剛喊到她時,她立即便恭敬上前,掏出了二百兩的銀票。
張老夫人瞧見那銀票,神色一震,連忙道:“六月丫頭?你這是什么意思。∫栽蹅儍杉业年P(guān)系,這不是折煞我的老臉嗎?”
說罷,又道:“你要接許姨娘回去,盡管接就是。想要把這丫鬟帶走,我也沒有意見。即便是去官府那頭消賣身契,咱們張家也是配合的。但銀票……倒不必了。只要有空的時候啊,你讓許姨娘多回來看看,我就心滿意足了!
“張老夫人,我知曉你心疼我家小姑。但我們宗家做事兒,素來沒有占別人便宜的道理。因此,這二百兩銀票,還望你收下!
許六月態(tài)度很是堅定:“當(dāng)初你們張家買我家小姑時,給了五十兩銀子。后來,我家小姑入了張家的門后,張家也沒少給我家小姑做衣裳做鞋子。再加上我家小姑在張家吃香的喝辣的,也是一直銀錢。因此,這二百兩中,有一百五十兩,算是我買回我家小姑的錢。
至于我家小姑在張家所得到的賞賜,尚未花掉的,不管是銀子還是首飾,我們一并留在張家,一個字兒都不會帶走。被補貼回許家那頭的,就當(dāng)是張老爺子生前,對我家小姑的寵愛吧,也當(dāng)全了張老夫人與我家小姑的姐妹之情。”
好話說完了,許六月又開始說一些歹話:“說起來,我家小姑入了張府后,也不全是享樂。旁的一些隱晦事兒,咱們不說。光是之前小產(chǎn),就讓她傷身傷心,導(dǎo)致她到現(xiàn)在都沒痊愈。我看著心疼,張老夫人看著,也心疼吧?張家大氣,就憑著這一份心疼,想來,也不會追回那幾個小錢!
言畢,也沒曾給張老夫人開口說話的機會,繼續(xù)道:“剩下的五十兩,是贖回阿春的賣身契。我不知當(dāng)年張家買阿春時,花了多少銀錢。但憑著目前牙行那頭賣婢子價,五十兩銀子應(yīng)該只多不少。若是不對,張老夫人你算算,再開個價就是了。”
許六月有心要讓許繡球和阿春二人,徹底跟張家劃清界限,自不可能承了張老夫人的人情。
張家是什么人家?沒見過鬼,難道還不怕黑嗎?
今日許六月若承了張家的人情,真是一個銅板都不給,就將許繡球主仆帶走。那么明日,許六月的麻煩,就會接二連三的來。要么,是幫著張家搭一條線。要么,是張家想跟她許六月做買賣?偠灾,此時的‘免費’,日后是要付出大價的。
搞不好,張家再來個魚死網(wǎng)破,誣陷許六月從她家中搶人,強逼著她給許繡球主仆消了賤籍。
這種上不得臺面的伎倆,許六月當(dāng)然不放在眼里。若一定要斗的話,張家壓根就不夠看的?杉幢闶前⒇埌⒐愤^來蹭一下許六月的褲腳,許六月的褲腳也會沾上幾根毛。運氣不好的話,指不定還能沾惹上幾只跳蚤。洗褲子和殺跳蚤并不是什么難事兒,但偏偏麻煩啊。
何必呢?
許六月語氣淡淡的,有些漫不經(jīng)心。但一字一句中,卻多了幾分威脅。
明明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氣場竟能強大到讓幾十歲的張老夫人,都不敢再說一個‘不’字兒。
——不提一些隱晦事兒,光說小產(chǎn)……
隱晦事兒,是什么事兒?張老夫人心里頭清楚!
許六月這是在威脅她,若是她不肯收下這銀票,徹底劃清張家和許繡球的界限,那么那些隱晦事兒,指不定會讓張家成為整個錦州城的笑柄!
再加上之前‘四件套’的事兒,本也是張家做得不對。
雖說如今在外頭,大家伙兒對張家都沒幾句好話?稍S六月終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她若站出來說了張家的不好,那張家的買賣,必定會受到折損。
許六月見張老夫人又沉默了,挑眉喊了一句:“張老夫人?我家婆子的腰都彎麻了!
南嬸遞銀票時,一直都是微微彎著腰的。
張老夫人不接,許六月也沒讓她回來,她便一直彎著腰,伸著手,無形中去給張老夫人施壓。
“收,六月丫頭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哪里還有不收的道理?”
張老夫人面對著許六月的步步緊逼,壓根就沒有招架之力。她給身旁的丫鬟使了個眼色,那丫鬟才敢上來接銀票。
而許六月呢?偏巧在這時,又問了句:“張老夫人可算清了?二百兩夠不夠?”
“夠了!
張老夫人扯了扯嘴角,笑得有些牽強:“要我說啊,還給多了呢。我們買阿春的時候,才幾兩的銀子。至于許姨娘嘛,確實給了五十兩。但許姨娘到了我們張家,就是張家的人了。哪里有自家人吃點肉,做幾身新衣裳,我們還要跟你們算錢的道理?再說了,她在我們張家的時候,也沒少討我們老爺子歡心,也讓我省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