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比賽結束,尼克斯62比49反客為主領先了馬刺隊13分。
李衍的爆發(fā)讓馬刺隊的防線毫無辦法。
事實上,馬刺最害怕的就是不講理的得分手。
那種一板一眼的擋拆攻筐型選手反而是馬刺隊的菜。
馬刺隊的輪轉防守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擋拆傳切都能應對得有條不紊。
不過面對李衍這種以點破面的破壞者,這臺精密的機器也只能“死機”了。
李衍半場砍下32分,他打得很強硬讓球迷們見識到了當今聯(lián)盟第一人的風采。
要知道馬刺隊的防守效率高居聯(lián)盟前列,是不折不扣的防守強隊。
但是到了李衍面前,馬刺隊的防守就顯得太笨重了。
“只有馬刺能激發(fā)李師傅的潛力!
“這是真正的死敵,李師傅一分鐘沒有休息,全程生龍活虎。”
“馬刺隊很難了,李師傅太穩(wěn)了!
“哈哈,他們逼出了伊塞亞-托馬斯的最強戰(zhàn)術,已經足以自傲了!”
“心疼鄧肯一分鐘,太不容易了,這么老的同志還要不停地幫隊友擦屁股。”
“唉!馬刺隊好不容易選了個狀元,這不得用個20年啊。”
“臥槽無情!呆呆傻了,合著還得被薅7年羊毛?”
“打不了這么多年了吧,鄧肯已經34了!
“只要鄧肯想打就沒問題,人家是技術流,不是靠身體!
“靠身體怎么啦?吃你家大米了?”
尼克斯和馬刺的比賽收視率持續(xù)走高,球迷們在論壇上討論得很熱烈。
絕大部分球迷都看好尼克斯取得勝利,畢竟就李衍的這個狀態(tài),馬刺正常打根本沒有機會。
很快下半場比賽開始了。
讓波波維奇松了一口氣的是,李衍居然坐在場下休息。
尼克斯的場上陣容:詹姆斯-哈登、雷-阿倫、易建聯(lián)、PJ-塔克、“大鯊魚”奧尼爾;
馬刺隊的場上陣容:喬治-希爾、馬努-吉諾比利、理查德-杰弗森、馬特-邦納、蒂姆-鄧肯。
兩邊都有輪換,馬刺隊這邊輪換了“法國跑車”托尼-帕克。
尼克斯那邊,李衍沒上場是讓很多球迷想不到的。
事實上,伊塞亞-托馬斯的考慮是鍛煉一下陣容,畢竟馬刺這樣強勁的對手可遇而不可求。
易建聯(lián)經常跟塔克一起聯(lián)袂出場,兩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小前鋒和大前鋒的位置上進行輪換。
比如這次對上馬特-邦納這樣不以對抗見長的高炮臺,易建聯(lián)就會頂到4號位,塔克則會落3號位去盯杰弗森。
李衍不在場,但是球迷們一點不感覺無聊。
因為他們看到了“大鯊魚”奧尼爾在跟“石佛”鄧肯對位。
兩個歷史級別的超級球星,到了這個階段還能看到對位讓很多球迷直呼“爺青回”。
演播室內。
張指導也笑道:“快35歲的鄧肯和即將39歲的奧尼爾,這樣的對位是很多球迷美好的回憶。”
“是的。”于佳也點頭附和道:“在本世紀初,馬刺隊和湖人隊在西部的對決確實精彩,他們各拿了3座總冠軍獎杯,奧尼爾跟馬刺雙塔的對決非常經典!
“沒想到這么多年了,兩人還能這樣針尖對麥芒地在籃下卡位!睆堉笇Ц锌溃骸皶r間長了,真是什么樣的事都能見到!
鄧肯和奧尼爾的對位很激烈,不過兩人在場上的定位不太一樣。
奧尼爾需要做得很簡單,他上場,整個尼克斯的戰(zhàn)術都是圍繞他展開的。
經過傳切和轉移,隊友們都會優(yōu)先找奧尼爾。
“大鯊魚”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將籃球按進籃筐。
反觀鄧肯,他在攻防兩端都是馬刺隊的戰(zhàn)術核心。
不僅要提供進攻火力,還要為隊友擋拆做球。
牽扯的精力有些多,鄧肯沒辦法像奧尼爾一樣全身心投入彼此的對抗中。
最關鍵的是,奧尼爾打沒勁了下場就行,而鄧肯不能這樣。
這樣導致奧尼爾在場上直來直去相當暴力,“大鯊魚”連續(xù)強攻得到了球迷們的喝彩。
李衍不在場,尼克斯打得依然強勢。
馬刺隊沒能抓住機會縮小分差。
等到第三節(jié)過半的時候,伊塞亞-托馬斯再次完成換人。
李衍、丹尼-格林、羅恩-阿泰斯特、扎克-蘭多夫、馬克-加索爾登場。
這一手五上五下看得球迷們相當過癮,尼克斯的陣容深度真是恐怖如斯。
鄧肯看著躍躍欲試的蘭多夫和小加索爾,呆立當場,這“車輪戰(zhàn)”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事實證明,不但女人比較敏感,男人的第六感也是很強的。
尼克斯這波確實是沖著鄧肯去的。
奧尼爾剛完鄧肯下場,小加索爾就立馬接班跟鄧肯實現“愛的對對碰”。
尼克斯的進攻也傾向于內線,蘭多夫和小加索爾得到向“歷史第一大前鋒”學習的機會。
一黑一白兩個胖子夾得鄧肯生無可戀,本來就木有表情的鄧肯顯得更呆了。
鄧肯被懟得不停地喘著粗氣,好在波波維奇很快就找機會把他換了下去。
波波維奇還準備省著多用幾年呢,看著鄧肯被這么消耗,心都在滴血。
看直播的球迷們也樂得不行。
“剛剛被奧尼爾一頓擠,這會又換成了蘭多夫和小加索爾,鄧肯估計想罵人了。”
“確實,這太慘了,欺負老同志。”
“太難了,鄧肯被夾成了肉夾饃!”
“哈哈,這是真正的肉夾饃,鄧肯感覺都要被擠扁了!
“波波維奇心疼了,這尼瑪給鄧肯累壞了,馬刺還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