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因為巨象沒有智慧,更加容易對付一些。
另一方面,說不定有機會能夠馴服這種巨象,將部落的實力再次大幅提升。
所以,他派出了黑玄武和骨狼衛(wèi),前去狩獵這種巨象,目標(biāo)非常明確,體型龐大的成年巨象就進(jìn)行圍獵,體型較小的未成年小象,就擄掠回來進(jìn)行撫養(yǎng)馴化。
但是沖突一開始,結(jié)局就不太好,因為巨象的實力遠(yuǎn)超乎他們的想象。
首先是體型方面,每一頭大象都高達(dá)4~5m米,重量至少在幾十噸,如同坦克一般,一腳就能將野狼踩死。
而且他的皮膚極其出粗糙,尋常攻擊根本就無法破防,而且一旦激怒以后,當(dāng)真如同坦克一般橫推,無論是黑玄武還是骨狼衛(wèi),都無法正面與之對抗。
于是最后,能回歸到最原始的獵殺方式——挖坑!
其實這種大象也有一種缺點,那就是他們的行動速度緩慢。
并不是說它們的奔跑速度慢,是指它們邊走邊吃,所以移動的速度比較慢,完全有時間在他們的必經(jīng)之路上挖一個大坑。
沒事,最精良的兵種開始了挖坑工作,在地上挖出一個深6m以上,直徑超過12m的超大型巨坑,然后覆蓋上樹枝和稻草,將其遮掩起來。
并且還在坑洞的中央,擺放了一些大象喜歡吃的食物,用于引誘和吸引。
而在坑洞底下,還專門豎了一些用樹木制作的尖刺,方便對這些龐然大物造成傷害。
事實證明,這種最原始的方法,效果出奇的好。
他們一共挖了5個大坑,4個都有收獲,直接掉落了4頭體型龐大的大象,并且全部被刺傷,在坑洞中無法爬出來。
同時還有幾次小象,也掉落到了坑洞中,但是因為體型比較小,所以沒有收到尖刺的傷害,還處于比較健康的狀態(tài)。
至于沒有掉落坑洞的大象,在周圍不斷的哀嚎,但是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大概持續(xù)了兩天左右,坑洞中的大象爬不上來,外面的大象也無能為力,最后確定無法救援同伴后,也就哀鳴著離開。
面對如此情況,部落中的人也沒有輕易靠近,而是依舊等待著,等待著坑洞中的巨象徹底死亡。
我的生命力實在太過頑強,強大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即使龐大的尖刺刺入身體,不斷有鮮血流出,幾乎將整個地洞鋪滿鮮血,但它們依舊沒有徹底死亡。
像這樣危險的龐然大物,一天沒有徹底死亡,部落中人一天不敢靠近。
于是,每天只是給坑洞中的小象喂一些食物,對于其他事情則不再多管。
他們將心思,放在那批已經(jīng)離開的象群身上,必須在前面挖掘大坑,并且繼續(xù)捕捉大象。
對于他們而言,這種巨象對于部落的意義非常大,首先可以獲得非常龐大的肉食。
其實對于如今無比龐大的部落而言,一頭巨象能夠帶來的食物也是遠(yuǎn)超乎想象的,能夠部落吃一段時間。
并且,這種體型龐大的巨象同樣吸收了不少靈氣,他們身上的每一個材料,都有巨大的價值,例如血液,骨骼,皮膚等等…
最后,象群中還有好幾只小象,如果能夠全部活捉,他們就可以嘗試著進(jìn)行馴養(yǎng),像這種體型龐大的生物成為部落的保護者,那么部落的實力將會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