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人類數(shù)量急劇下降,齊原估計如今整個星球上,差不多僅僅只有3億人不到。
這就是世界末日的弊端,因為一旦世界末日開始,那死亡量必然是極高的,甚至高到離譜的程度。
死亡的人數(shù)多,那就意味著接下來的重建將會更加困難,需要更長時間恢復人口的數(shù)量。
而較少的人口基數(shù),也讓原本就難以發(fā)展的進化道路,變得更加困難。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世界末日同樣也有它的好處,那就是在如此高壓的壓力下,每一個在其中求生的人類,都需要拼命存活下來。
正因為壓力足夠大,所以往往能逼出很大一批實力足夠強大的存在,從而對抗這個絕望的末日!
在全球范圍內(nèi),已經(jīng)開始有越來越多末日聚集地出現(xiàn),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先前說到的,從城市中逃出來的人類,在郊區(qū)形成的小型聚集地。
第二種,就是官方在世界末日完全來臨之前,拼盡全力建立的大型聚集地,也可以稱之為末日城,或者是末日堡壘。
這一類末日堡壘,大多占地面積很廣,收攏了一大批人類,是人類僅存最大的火種,堅守著人類延續(xù)的火種。
相較來說,這些末日堡壘已經(jīng)算是末日中僅剩的希望了。
這里有著很多頂尖的科學家,有著人類殘存的軍隊,有著不少實力強大的進化者,也有著完整的生產(chǎn)體系。
畢竟因為人數(shù)足夠多,可以在末日堡壘內(nèi)部,勉強形成了一片安穩(wěn)和平的生活區(qū)域,庇護著一幫人的生存,當然也有新的秩序在這里建立。
有權(quán)有勢,或者實力強大的人類,將會占據(jù)極高的地位,成為新時代的權(quán)貴。
特別是一些天賦高,擁有異能的人,是末日堡壘中地位最高的一批人。
但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類,既沒有強大的天賦,也沒有權(quán)利和能力,所以只能生活在末日堡壘的外圍平民區(qū),憑借最基本的生活資源活下去。
而且因為制度的不完善,各種各樣的氣壓都會出現(xiàn),人類在這里和牲畜沒有太大區(qū)別,僅剩的律法僅僅只能維持他們活下去。
每一個末日堡壘都是這樣的情況,壓榨著弱者,從而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強者,在這個末日的時代活下去。
但無論是這個時代的高層,還是齊原這位引領者,其實都不會在意那些普通人類的死活,因為對于整個社會和文明的發(fā)展而言,那些普通人類的意義并不大。
甚至在齊原眼中,這些最為普通,既沒有異能,又沒有自己技能的普通人,是死是活都無所謂,只要留著繁衍后代就行。
只有那些天賦高,能夠引領文明發(fā)生變化的人,他們的存在才有意義,也是他關注的對象。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今的人類社會能夠延續(xù)下來,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異能擁有者的存在,才抵擋住了喪尸和進化獸的進攻。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人類勉強扛住了壓力,在或大或小的聚集地中求生。
但是這樣的平靜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因為喪尸和進化獸再次迎來了新一輪的進化。
首先是喪尸,最普通的1級喪尸沒有任何能力,僅僅只是無意識的撕咬,你威脅也不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