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卿聽的臉色煞白,癡癡問道:“你所說……都是真……真的嗎?”
張燕云歪著腦袋,嬉皮笑臉說道:“逗你玩的,其實就是來和你道個別,又找不到話題,胡編亂造一通而已!
“好啦,時候不早了,大軍在等著我呢,就不和你貧嘴了!
“山高路遠(yuǎn),各自珍重!
李若卿目送他離去,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一聲道別都忘了說出口。
她忽然想到,以好色聞名的張燕云,在兩人獨處時,一句輕薄的話都未曾提及。
謙正如君子。
還未到七日之期,僅是三日,復(fù)州城內(nèi)的所有糧食悉數(shù)進入糧倉,一粒米都不曾流出。
李桃歌也不裝了,以朝廷名義收糧。
當(dāng)?shù)弥缓笾髦\是李相之子,那些糧商一改之前態(tài)度,紛紛將糧食送進糧倉。
要知道世家黨在民間口碑不錯,李相雖然上任不久,可一系列為底層謀生舉措,深受百姓擁戴。尤其是從國庫放糧賑濟災(zāi)民,相當(dāng)于砸爛皇族士族的鍋,從里面搶走口糧,去救活百萬之眾,此舉簡直是活菩薩在世,有的百姓開始供起長生像,香火日夜不滅。
李相放糧千萬石,他們運點軍糧過來,咋了?
更何況人家是花真金白銀買的,薄利而已,不至于賠本,有的糧商聽到是李相兒子自掏銀子,為大軍籌糧征討郭熙,糧錢干脆不要了,率領(lǐng)馬隊離開復(fù)州。
這么一來,李桃歌反而不好意思,親自跑到城門送行,遇到返程的糧商,抱拳致歉。
一名糧商碎步跑來,四五十歲的年紀(jì),又黑又壯,先是拱手為禮,接著將銀票塞入李桃歌手中,“公子,之前不知是為征西大軍籌糧,俺財迷心竅,竟敢收取公子的錢,該死,真是該死!”
一巴掌接一巴掌扇到臉頰,瞬間出現(xiàn)紅印。
李桃歌帶有歉意說道:“老兄,西線糧草吃緊,不得已出此下策,實在是對不住,這銀票,你還是收好,切莫虧了本錢。”
那名糧商大大咧咧說道:“李公子,俺這輩子能與您說句話,那是天大的殊榮,本錢?那是啥狗草東西,能比咱出生入死的將士更重要?俺能把糧食運來,請軍爺吃頓飯,心里別提多舒坦,回去見了俺爺,指定夸俺終于辦了件光宗耀祖的大事。您要是再提錢,俺把臉扇下來給你,要不然回去之后,也得讓俺爺給扇掉。”
“這……”
李桃歌舉著銀票,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懸在空中進退兩難。
那中年糧商突然撲通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來笑著說道:“公子,俺這頭,是給李相磕的,咱大寧立國百余年,只有李相和咱百姓一心,琢磨這輩子沒有福緣見不到宰相大人啦,這三個頭,您幫我捎過去,有勞!
粗鄙的言辭,變成一股暖流流淌在李桃歌心頭。
像他這樣的不止一家,短短兩個時辰,有八家糧商把銀票送了回來,盡管李桃歌反復(fù)推讓,糧商誓死不要,有的干脆把馬車都留在城里,自己率領(lǐng)隨從悄悄溜走。
站在城門送行的李桃歌攥著銀票,苦笑道:“古語有云,無商不奸,可涉及到家國戰(zhàn)事,變?yōu)闊o民不忠,這便是武德,雖然咱們弓馬不如大周和驃月,若是民心皆是如此,又何懼他們的金刀鐵騎呢!
一旁的周典笑道:“昨日你還命我看好城門守軍,怕他們收了銀子放糧商出城,以怨報德,你這件事干的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