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望族將功法看的比命都重要,那是家門興旺的憑仗,輕易不可示人,像雀羚山譚扶辛給出的那本雀起,只不過是外門弟子都可修煉的普通典籍,如果是涉及到逍遙境以后的高深功法,斷然不會送給王寶。
李桃歌捧著參天寶卷,細細咀嚼書中文字,寶卷雖說是修行功法,可并未開門見山,涉及的內(nèi)容繁雜,開篇是天人學說,第二章是藏象學說,李桃歌讀起來晦澀深奧,幾個字,往往要許久才能領(lǐng)悟,譬如這句‘象似日月,辨列星辰’,該從何悟,該從何解?
李桃歌不停撓頭。
天下讀書人有多少?能讀懂這本書的又有多少?
難道說,非得十年寒窗苦讀,才能參悟本書?
“你讀錯了!
旁邊的王寶含笑說道:“這本書前兩卷,是故意弄上去的雜學,下卷才是修行功法!
李桃歌疑惑道:“修行功法,為何要弄雜學?”
王寶鄙夷一笑,“不多弄些分卷,怎么賺你的銀子?”
李桃歌恍然大悟,說道:“若不是大人提醒,險些無法修行,怪不得能入觀臺境的人那么少,原來是奸商作祟。”
王寶是沖鋒陷陣的猛將,卻不是誨人不倦的名師,教了李桃歌大半夜,二人始終摸不到頭緒,終于沒了耐心,丟下口訣,盤膝閉目打坐起來。
入觀臺,必須要探出氣感,以氣淬肉,淬血,淬骨,淬穴竅,淬五臟六腑,淬經(jīng)脈,方能跨入修行第一境。
資質(zhì)絕佳的人,半柱香便能生出初氣,養(yǎng)到氣如白河粗壯,打磨經(jīng)絡骨骼,根基打的越穩(wěn),以后的成就會更高,但凡靈樞境以上的高手,誰在養(yǎng)氣時不是滾滾洪流之勢?
可李桃歌呢,盡管王寶已經(jīng)不厭其煩敘述其中奧妙,依舊找不到門道,初氣猶如鏡花水月,無法在體內(nèi)感知。
練了一宿的李桃歌垂頭喪氣,琢磨自己是不是太笨了,普通修行者按照功法修煉,多少能衍生初氣,或如蟠桃大小,或如核桃大小,難道真是愚笨至極的憨貨?初氣都無法形成?
可當初在燕尾村時,便宜師父傳授觀天術(shù),五天學有小成,半個月登堂入室,還說自己聰慧過人,資質(zhì)妖孽,是名師不可多得的高徒。
資質(zhì)究竟是高是低?
真是愁人。
鐺。
洞內(nèi)響起怪異響動,似乎是鐵器摩擦墻壁的聲音,從岔洞遠處幽幽傳來。
王寶猛然睜開雙眸,食指豎在唇中,做了一個噤聲動作,然后緩緩抽出寧刀。
銳字營不愧是鎮(zhèn)魂大營精銳,紛紛噤聲不語,拔刀出鞘,張弓搭箭,朝岔洞擺出迎敵姿態(tài)。
嗖!
一枚箭矢張牙舞爪從岔洞射出。
守在最前面的王寶用刀柄磕飛箭矢,緊跟著喊道:“給老子射!”
數(shù)十張弓弩齊齊發(fā)出,弓弦余震聲不絕于耳。
李桃歌自知控弦之術(shù)差勁,索性壓著槍守在老孟左右,慘叫和箭矢從岔洞里發(fā)出,他急忙揮舞著木槍驅(qū)逐,有枚流矢磕飛以后,扎入駿馬腹部,引發(fā)馬兒嘶叫。
第一次對敵,免不了手忙腳亂,差點戳到牛井碩大的屁股。
幾輪對射后,岔洞里寂靜無聲。
王寶率先拎刀入洞,箭矢插滿了洞壁,有幾綹血痕落在長廊。
老孟勘驗完血跡,輕聲道:“中箭后被人拖走了,按照對方射出箭矢的數(shù)量,應該不多,超不過十人!
余瞎子在地面摸來摸去,終于摸到了血痕,用手指沾染一些,湊到鼻尖,聞來聞去,篤定道:“都統(tǒng),孟頭,是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