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時,李桃歌沒忘了帶上老吳,喂完藥后的瘋婆子依舊昏迷不醒,李桃歌對著墳包凝視一陣,輕嘆道:“給她留瓶藥,走吧。”
老吳提議道:“對于一個瘋瘋癲癲的婦人而言,兒子埋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把墳起了,棺材挪出來,放到瑯琊郡,咱們又能平添一名高手。”
李桃歌搖頭道:“一個孤苦無依的婦人,夠可憐了,再把人家兒子的墳給扒了,與畜生有何分別?”
老吳賠笑作揖道:“少主高見。”
李桃歌輕聲道:“李家不缺一名高手,缺的是傳道授業(yè)的鴻儒,你去打聽打聽,兩江有賦閑在家的名士沒有,東龍書院過完年就要廣納學(xué)子了,如今名師一個都沒見到,到時候誰去授課?難道咱們一群武夫去教讀書人道理?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當?shù)啬L(fēng)濃郁,文豪層出不窮,每次殿試,前三甲都有兩江考生身影,能找到幾名先生去書院,不枉此行!
“名士……”
老吳深思一陣,說道:“江南才華出眾的人物,十有七八在朝廷任職,其余俊杰,被世家門閥請去作幕僚,名才兼具的大儒,賦閑在家的少之又少,屬實不好找。咦,對了,斗酒鎮(zhèn)有名臭先生,二十歲就高中榜眼,每首詩精妙絕倫,當時在京城風(fēng)頭無雙,不過……這人脾氣古怪的很,又狂又傲,誰都不放在眼里,當時老相爺為了殺殺他的傲氣,將他放到太仆寺去喂馬,結(jié)果這人去都沒去,拂袖出了京城,從此之后,回到斗酒鎮(zhèn),寫詩罵老相爺,罵朝廷,罵世家沆瀣一氣,罵貪官污吏,一斤酒入腹,視天地為無物!
“這么牛?”
李桃歌好笑道:“罵了這么多年李家,沒人去掌他的嘴嗎?”
老吳無可奈何道:“這人脾氣雖大,才華卻是一等一的好,他罵起人來,絕不是慷慨直言,而是拐著彎損貶,比如相爺入仕那年,他寫了首詩,其中兩句為:貴子手捧金玉鼎,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聽起來是賀詞,細細一品,里面都是帶著刺呢,拐彎抹角陰陽怪氣。這人在讀書人中名氣極大,許多學(xué)子將他視為不為斗米折腰的硬漢,仰慕的很,常常去送米糧銀錢,云舒郡主都對他贊不絕口,夸他有大宗師氣度,是為兩江讀書人執(zhí)牛耳者!
李桃歌問道:“這么說來,打不得,殺不得,只能任由他寫詩譏諷?”
老吳笑道:“宰相肚里能撐船,何必與一書生計較?”
李桃歌含笑道:“云舒郡主都敬佩的人物,一定要見見,就算不肯去東龍書院教書,也得替爺爺和父親扇他兩耳光。”
老吳驚的目瞪口呆。
賈來喜挑起眉頭。
李桃歌抖去衣袍雨水,瀟灑道:“我又不是宰相,出身邊軍,喂馬一槽頭,粗鄙一武夫,殺的人比認識的人多,不替家里出口氣,那不成了他們讀書人口中的不孝之子?”
老吳贊嘆道:“少主說的很有道理。”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在江南官道。
譚苦鴛為了謝罪,令門人將自己綁在馬背,一路顛簸,又逢陰雨,委實吃了不少苦頭,走了大概百八十里,車隊忽然停止不前,大老遠見到李桃歌從容下馬,走進野地里一通灑水,然后舒服打了一個激靈。
侯爺尿完,其他人才敢去放水,李桃歌順手抽出一把寧刀,邁著八字步來到譚苦鴛面前。
那氣勢,像極了要殺人滅口。
眾人將心提到嗓子眼,只見李桃歌手起刀落,將繩索砍斷,輕聲道:“走吧,去我車里!
譚苦鴛激動道:“罪民不敢和侯爺同車,伏在馬背就好!
李桃歌將繩索摘掉,說道:“山主腿才斷不久,經(jīng)陰雨一浸,恐怕后半生日夜受陰毒侵擾,那滋味可不好受!
不等譚苦鴛婉拒,李桃歌高聲道:“譚家子弟,把你們山主抬到我車中!
進入車廂,小茯苓遞來兩碗熱茶,譚苦鴛拖著殘腿趴在車內(nèi),接過熱茶謝了又謝。
李桃歌一言不發(fā),取來名家典籍,譚苦鴛怕驚擾侯爺,喝茶都不敢有動靜,捧著茶碗慢慢潤著嘴皮,車內(nèi)只有靜謐翻書聲。
半個時辰之后,李桃歌打了一個哈欠,揉揉臉,說道:“譚山主,知道為何把你請入車內(nèi)嗎?”
譚苦鴛這才敢放下已然涼透的茶碗,畢恭畢敬道:“罪民不知!
李桃歌單手托著腦袋,輕聲道:“你兒子幾次三番,在安西想要殺我,所有人以為我親赴雀羚山,是為了剿滅譚家,可本侯偏偏不如他們心愿,把你帶入京城,讓他們的算計竹籃打水一場空!
譚苦鴛將頭埋的又低了一些。
李桃歌笑道:“譚山主,天下間只有父債子償,沒有兒子闖的禍要父親來背的道理。譚扶辛助郭熙叛亂,其中牽扯到的人物,可不是表面那么簡單。車后那些人,是真的想要把你們譚家抹去,可他們又不敢太過張揚,一來是怕被別人攥住把柄,二來是怕打不過雀羚山,聽到我來江南,心里高興的不得了,借助我的刀,幫他們鏟除后患,那不是成人之美嗎?事成之后,你信不信,他們彈冠相慶之余,還要罵我是沒腦子的蠢貨!
譚苦鴛不敢作答,只能掐頭去尾道:“多謝侯爺不殺之恩!
李桃歌語重心長道:“你要活著,好好活著,至于譚家門人,我會將他們帶到瑯琊,進入配隸軍,戴罪立功。切記,進入京城之后,誰來審你,你就聲稱不知情,然后過段時日,熬不住了,你就說譚扶辛經(jīng)常往京城跑,究竟和誰親近,經(jīng)常去誰的府邸,你也是被蒙在鼓中!
譚苦鴛顫聲道:“罪民記住了!
李桃歌拋去一個蒲團,柔聲道:“譚山主累了,茯苓,將他扶在上面歇會兒吧,再讓老吳送些接骨的藥來!
吩咐完畢,李桃歌合住雙眸。
皇后和太子屢屢使陰招,到了投桃報李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