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寇可往,我亦可往!”》
【我漢室七十年來,對匈奴屢戰(zhàn)屢敗,以至士氣蹉跎,國威淪喪!
【這種局面,從今以后,必須徹底扭轉(zhuǎn)!】
【朕此戰(zhàn),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和匈奴人,從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武帝——劉徹!】
配著激昂的音樂,天幕畫面中,那陳寶國飾演的漢武帝不怒自威,眼眸中帶著殺氣。
天幕下那聲音的回響,讓萬朝觀眾們都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
大宋。
辛棄疾看著天幕上的漢武帝,那激昂的聲音以及音樂,動人心魄的臺詞,一時間不禁興奮的渾身顫抖。
比起宋朝、乃至清朝的那些令人窩火的歷史聽的厭煩,這天幕上的漢武帝,以及他的成就,讓辛棄疾心向神往。
“這是后人眼中的漢武帝嗎?”
“如此威武霸氣……”
他也知曉,漢武帝在此刻大宋朝的形象并不是很好,主流多將其評價為暴君。
例如,司馬光就曾在《資治通鑒》中評價漢武帝“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因?yàn)樗纬笆貎?nèi)虛外、重文輕武”的政策,這種看法甚為普遍。
對于漢武帝的評價,比起唐朝,更差。
但是不管怎么說,辛棄疾此刻的心情都是激動的難以言喻的。
以至于在心底升起了陣陣艷羨的情緒。
當(dāng)然,更多的,是想要從軍報(bào)國的熱血。
近期,官家召見的他,自覺自己的學(xué)識有了用武之地,更是每日學(xué)習(xí)兵法韜略,思量如何對付金國,同時不忘在天幕上尋找答案。
“后人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到底是與我們這些先人不一樣啊!
“我記得,好像此前的天幕評分給了漢武帝9.6分?”
因?yàn)楫?dāng)時不被朝廷重用,所以辛棄疾有些郁郁寡歡,以至于就連天幕上的重要信息,都沒有去認(rèn)真采集。
北宋。
嶺南。
蘇軾立于自己的庭院之中,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后人對于這位漢武大帝的崇拜之情。
“漢武帝之霸氣,的確遠(yuǎn)超我朝啊……”
從天幕給出的歷史來看,大宋立國以后,對外戰(zhàn)爭連連失敗,一日不如一日,真是看的人火冒三丈。
也正因?yàn)槿绱,蘇軾也不由對大宋朝廷多了幾分和此前不一樣的思考。
只是……
漢武帝時期,窮兵黷武,卻不是假的,蘇軾還是一定程度保留的自己的看法。
“漢武帝之霸氣,的確非我朝所能見!
“可,治國之道,當(dāng)文武并重!
不過想想,蘇軾又十分能夠理解后人的這種看法。
特別是,此前出現(xiàn)過的,天幕上的后人關(guān)于漢武帝的評論,他也十分團(tuán)認(rèn)同。
“所謂罪在當(dāng)代,功在千秋。”
“后人所看到的,是這最兩千年后,更加光彩的功在千秋吧……”
宋高宗時期。
李清照正借酒消愁。
本來看到后世的種種,那種大國氣吞萬里,從深淵中爬起來,民族復(fù)興的氣魄,就讓她十分的心馳神往,又有苦難言。
如今,在看到被天幕高度評價的,且在后人心目中如此形象的漢武帝。
一瞬間,這位距離她足有一千多年的皇帝,一下子在她的心目中有了更加具體的形象,更加鮮活了。
可是,一想到如今的處境,她就又忍不住心酸流淚。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什么窮兵黷武,好大喜功?”
“若我大宋能出這樣一位皇帝,我李清照就是餓死街頭,也心甘情愿!”
“如今那徽欽二帝北狩,當(dāng)今的圣上又是那完顏……”
一時醉酒,又處在自家庭院之中的李清照,一時間口無遮攔。
將天幕上所說過的話語復(fù)述了一遍,可謂是對這大宋的三位臥龍鳳雛厭惡的很。
不過她的話還未說完,就被身側(cè)的小侍女捂住了嘴。
只見侍女臉色泛白,顯然是被嚇得不輕。
“小姐……”
“慎言、慎言啊……”
天幕可以盡情的侮辱大宋的皇帝,起各種各樣的奇葩令人血壓飆升的外號。
畢竟他們是后人,大宋皇帝即便是再不滿也不可能去打他們一下。
但是身在大宋朝,還是不能太過分的,不然容易落人以柄。
大漢。
漢高祖晚年。
劉邦的嘴都笑歪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他眉頭一挑,老劉邦也有些與年齡不符的興奮。
“寇可往!朕亦可往!”
“都是乃公的好子孫吶。”
雖然此前評價漢朝皇帝的時候,也有人說他窮兵黷武,但是總體上,這在后人的評價那里,還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而天幕一評價到漢朝,明顯和宋明清不是一個畫風(fēng)。
讓劉邦有一種十分愉悅的滿足感。
“七十年來……”
呂雉眉頭一挑。
“距離你我還不遠(yuǎn)呢!
雖然自己和劉邦是不可能活到那個時候了,但是這個叫劉徹的,的確距離他們的時間不算遙遠(yuǎn)。
更是給劉邦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呂雉不禁看向劉邦。
眼神中閃過幾分好奇。
自己這個丈夫的子孫,怎滴就如此爭氣?
說實(shí)話,如果是之前,即便是知曉漢朝之后會出這么多英武的皇帝,呂雉也不會感到驚訝。
但是當(dāng)看過了宋明清三朝的皇帝們后,她確是覺得,大漢朝能出這么多明君,可真是不容易。
【此次朕之所以全線出擊,打的就是聲勢之仗!
【……】
【朕畢生所求,就是將大漢朝建成四夷賓服的強(qiáng)大國家!
……
【匈奴二十大大軍群龍無首……匈奴全線潰退……從此,匈奴對我京都的威脅不復(fù)存在!】
【陛下,現(xiàn)在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已經(jīng)牢牢的掌握在我大漢的手里了!】
【我們今天要做的,是開天辟地的大事!】
【你可知曉,打退匈奴對中原入侵,對我天漢子民意味著什么?!】
【就是要把漢文明,超越長城的風(fēng)障礙,推動到四海去!】
大唐。
貞觀時期。
“漢武帝是這樣的嗎?”
“這個演漢武帝的后人是誰?”
李世民也不禁有些被感染。
“這演的真好啊,朕聽著都感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騎上戰(zhàn)馬,外出與敵軍一戰(zhàn)了!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rèn),僅僅是這么一段片段,就讓他改變了對漢武帝的許多看法。
“罪在當(dāng)代,功在千秋啊……”
他感慨一聲。
“后人稱之為漢族,想來,與漢武帝有著莫大干系。”
說實(shí)話,李世民也有些羨慕。
“朝代更迭……”
他的下半句話沒有說出來。
朝代更迭無法避免,但是漢朝能夠以這樣的方式活在后人的心中,已經(jīng)是十分難得了。
畢竟在后人眼中,想來此漢是強(qiáng)漢。
而不是什么弱宋。
不是什么犯我大清者,雖遠(yuǎn)必賠。
“我大唐,能夠在后世留下些什么呢?”
民族的名字已經(jīng)被漢朝先拿走了,哪怕不能夠讓大唐傳萬世,李世民也想,自己的大唐,能夠在后世留下些什么。
當(dāng)然,是好的印象。
說起這個,李世民就有些著急。
“天幕能不能講一下我大唐的其他皇帝如何啊?”
看到天幕講述漢宋明清幾朝的皇帝們,他看的心癢癢,他迫切的想要知曉,自己的兒子李承乾做得如何?
那個唐高宗李治又是誰?他的孫子?大唐的疆域就是在他那里達(dá)到的極盛?
而那個女皇,又是誰?是如何登基的?
之后的大唐又是怎么樣的?
“來一段大唐皇帝評分也好啊!
只要能夠來這么一段,他也能夠大致分析一下大唐皇帝大致做的如何了。
【劉徹一生所致力抗擊的匈奴,在他死后的36年,發(fā)生分裂!
【一部分向北遷徙進(jìn)入歐洲,另一部分南渡黃河歸附漢朝,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的大融合進(jìn)程,匈奴民族歸于消亡】
【但是今日華夏百家姓中的劉姓,其中一支,正是匈奴王族歸漢之后的賜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