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德械師根據(jù)駐扎位置不同,分別開赴不同的戰(zhàn)場!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德械師同日軍展開了大規(guī)模交戰(zhàn),和占據(jù)優(yōu)勢火力的日軍鏖戰(zhàn)三個多月,最終以損失慘重的代價不得不陸續(xù)撤出戰(zhàn)場。】
【……后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德械師在南京紫金山與日軍精銳展開了血戰(zhàn),這一戰(zhàn)德械師幾乎全軍覆沒,此役過后教導總隊的番號被取消!
【87師和88師雖然保留了番號,但也不是以前的那個德械師了,最后在武漢會戰(zhàn),德械師同日軍同日軍在富金山展開了最后一戰(zhàn),此戰(zhàn)過后,再無德械師!
天幕上講述的聲音暫時停下了,可視頻還在繼續(xù)播放。
“全軍覆沒?再無德械師……”
原本還對這支軍隊抱有極大信心的嬴政沉默了,他本以為,后世舉國之力打造出來的這么幾支精銳部隊,天幕要講述的,難道不是他們?nèi)绾斡⒂碌膿魯、甚至殲滅多少多少倭寇嗎?br>
怎么又變成了如此慘烈的全軍覆沒?
但是因為天幕之前透露過的信息,很顯然,嬴政也是瞬間理解了其原因。
漢朝。
劉徹一時間無言。
這幾乎等同于,他的御林軍因為一兩場戰(zhàn)役,全軍覆沒。
舉國之力打造出來的精銳,僅僅開戰(zhàn)幾個月就全部損耗一空,他震驚于后世戰(zhàn)爭之慘烈的同時,又無比心疼這些軍人。
“后世的武器威力如此可怕,那些士兵,恐怕有很多可能都看不到敵人的面,就會被那些炮彈殺死!
天幕上火炮的可怕威力,劉徹毫不懷疑,即便是他大漢的精兵強將,被那樣轟炸上一陣,就會崩潰。
“短短幾個月……還是因為武器差距太大了嗎?”
劉洵搖了搖頭,嘆息一聲,天幕之前可是著重描述了,即便是這支精銳的德械師,也依舊缺少重武器,又講述了,日軍火力更強的事實。
看起來,即便是這支精銳,在武器上,依舊不如敵人。
大唐。
“可惜……”
“如此軍容軍貌的強軍,竟然幾個月就消耗一空……”
李世民心疼啊,他的精銳玄甲軍也不過只有一兩萬人,要是一兩場戰(zhàn)爭就消耗完了,他恐怕能哭死。
“雖然不能到后世親眼去看看這支軍隊,但是,僅從天幕上的幾個畫面,就足以看出,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了!
李靖也是搖頭惋惜。
雖然不懂后世的那些武器裝備,但是……一支軍隊的軍容軍貌他們還是能看得出的。
急行軍時部隊隊形絲毫不亂,士兵目光堅定,訓練時所走的步子還步調(diào)一致,一列列士兵整齊劃一,渾然一體。
這樣的軍隊,即便在他們大唐,也是百戰(zhàn)強軍了。
“果然!”
李隆基一拍桌子,他剛剛看后世的這支精銳時候就感覺不對勁,認為似乎武器裝備也很一般,并不如倭奴。
雖然看起來訓練有素,可是后世的那些武器著實是嚇到了李隆基。
那么恐怖的威力,就算士兵訓練的再好,也是肉體凡胎,哪里抵擋得住炮火轟炸啊!
“這后世的人怎么這么……”
他有些氣急的,想要罵兩句后世這個時期的軍隊建設者,怎么連精銳部隊的裝備都不給配足。
但是轉(zhuǎn)念一想。
“后世那個清朝,可真是留了個爛攤子。”
他有些惱火,但又沒有什么辦法,經(jīng)過了二十多年的軍閥混戰(zhàn)沒有統(tǒng)一的華夏,可想而知當時的華夏窮破到了什么地步。
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工業(yè)化后的倭奴的侵略。
可是這精銳都這樣,那其他軍隊呢?
豈不是有可能連槍支都不能人手一個?
想到這種可能,縱然是知曉了華夏在后世應該是贏了倭奴,李隆基還是忍不住打了個冷戰(zhàn)。
心底升起了濃濃的哀嘆之意。
明朝。
“南京是首都,后世是想要守住,所以這些精銳才會在這全軍覆沒……”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的講述,即便那是后世的軍隊,他依舊感到惱火。
“可是后面南京不是還是丟了!那損兵折將的有什么意義?為什么不先撤走?!”
“這樣的精銳消都在這里消耗光了,那后面面對倭奴不是更難打?!”
天幕雖然只講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朱元璋弄清楚了。
這肯定是在武器裝備不如敵人的情況下,在這里和敵人硬拼了。
看著朱元璋生氣的,恨不得親自去坐鎮(zhèn)后世指揮的樣子,馬皇后幫他順了順氣,和聲說道。
“重八,南京畢竟也是后世的都城,恐怕……后人在這里和倭奴硬拼,也是有原因的!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不再言語,畢竟他也對后世的信息知之甚少,只是多年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讓他本能的覺得,天幕所描述的這種,幾戰(zhàn)下來全軍覆沒的悲壯軍隊,不應該是這樣的結(jié)局。
畢竟,他們可是后世的軍隊中的精銳啊,這樣的精銳可是種子,怎么可以輕易的讓他們?nèi)姼矝]呢?
“確實是百戰(zhàn)強軍,哎……”
雖然軍容不能完全代表戰(zhàn)斗力,但是也可從其中看出一些端倪。
朱元璋覺得,即便是他大明的許多軍隊,在軍容上也比不上。
像是回應了萬界觀眾的惋惜。
天幕畫面繼續(xù)播放,萬朝的眾人看到,那軍姿整齊,邁著德式正步的,目光堅毅的年輕士兵。
那快速行軍,卻隊列不亂的軍隊,那投身訓練之中,瞬間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的畫面。
又看到,那一名名身上纏著繃帶,臉上掛著凝固的血漿,頭戴著M35鋼盔,持槍在城內(nèi)抵抗日軍的畫面。
他們聽到,倭寇那猙獰的狂笑,聽到那嘰里咕嚕聽的鳥語。
南京巷口,天幕的畫面逐漸從大軍團行軍和訓練,轉(zhuǎn)換到了只有十幾號人的小部隊在城內(nèi)活動。
【“徐大鵬,你帶幾個人去側(cè)翼,準備打!”】
天幕上響起了一名國軍士兵的聲音。
【媽的,你耳朵聾了?】
瞧見他的指揮,手底下的士兵沒有第一時間執(zhí)行,他罵道。
【李教官,教導隊就剩下十幾號弟兄了,再一步就出城!
【打!】
【是!】
短短的兩句對話,展現(xiàn)在萬朝的眾人眼前。
“出城?是南京城嗎?”
不用多看,閱讀信息能力極強的李世民就第一時間看懂了。
“這就是教導隊嗎?人人帶傷,這是殘軍啊……”
這種鏡頭近距離對著后世士兵的畫面,似乎之前還沒有出現(xiàn)過,此前最多,也就是看看大軍團行軍的場面。
這么近距離的看和聽,李世民幾乎能感受得到他們此刻的心情。
聯(lián)想到剛剛天幕所描述的全軍覆沒,他不禁咽了咽口水。
“這種時候保存力量最重要吧?”
“既然即將出城,就盡快出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一旦再在城內(nèi)開槍,那動靜肯定會引起倭奴注意,到時候萬一被包圍……”
即便是一場后世的戰(zhàn)爭都沒有參與過,僅僅只是看了幾次相關的視頻,李世民也敏銳的察覺到,這樣做絕對是不理智的!風險極大!
十幾個人,太少了!掀不起來什么風浪的。
不過顯然,天幕上的士兵們的做法和他想的并不一樣。
畫面一轉(zhuǎn),到了倭奴那邊,正在獰笑著跟在手無寸鐵的民眾身后的倭奴直接被一槍打穿了腦袋,直挺挺的倒下。
訓練有素的教導隊瞬間分成兩隊,步槍、機槍同時開火,兩面夾擊,將附近的幾個倭奴在短時間內(nèi)全部消滅。
其中天幕著重關注的那名命令的軍官,更是一槍一個,彈無虛發(fā)。
東漢末年。
“他們是為了掩護那些平民!
看著天幕上的士兵們不顧個人安危保護那被倭奴追趕的百姓,劉備已經(jīng)泣不成聲。
換做是他,恐怕也會在那種時候不愿拋棄百姓,盡最大努力,和他們一起撤離,而不是自己一走了之。
只是,天幕上的小股部隊似乎比他當初面臨曹操大軍的情況還要糟糕的多。
這城已破,在城內(nèi)開槍,自己又只有十幾人,連馬都沒有,恐怕幾乎可以斷定,他們再也無法出去了。
明。
“將軍好槍法!”
“狠狠的殺這群該死的倭寇!”
不知道如何稱呼后世的這位軍官,所以直接將其尊稱為將軍的戚繼光,振奮的一揮拳。
他們戚家軍也裝備了火器,只是沒有后世裝備的這么好罷了!
不用多考慮,想來能有這么準的槍法,幾乎和他們這個時代百步穿楊差不多,一定是經(jīng)過了刻苦訓練的。
果然不愧是精銳!
戚繼光看著天幕上的軍官冷漠的拉栓上膛,然后開槍帶走一個倭奴的性命,興奮不已。
只是,他也知曉,恐怕……這么一開槍,后面再想走就難了。
“是為了保護那些百姓嗎?”
直到槍聲再次停下,除了早先就意識到這些軍人是在保護百姓撤離的劉備,萬朝的觀眾們這才看清了那些撤離百姓們,和這僅剩下十幾人的教導隊擦肩而過的畫面。
這才后知后覺的知曉,原來這支部隊寧愿暴露自己的原因,是看到了同胞被倭寇追殺。
“好!殺得好!”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已經(jīng)從天幕上知曉了后面華夏和倭奴發(fā)生了甲午海戰(zhàn),并且還戰(zhàn)敗了的鄧世昌攥緊了拳頭。
他眼中冒火,恨不能親自上戰(zhàn)場提槍去保家衛(wèi)國,同時,也深深的感到自責。
他身為北洋艦隊致遠艦的管帶,倘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怎么可能會沒有他的責任呢?
后人被如此欺辱,國家領土如此淪喪,他對不起這些戰(zhàn)死的后人啊……
大宋。
“都是好樣的……”
岳飛敏銳的察覺到了后世的軍民情,正如他的背嵬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僅僅只是擦肩而過的眼神交流,就讓岳飛相信,后世這樣保家衛(wèi)國,保護百姓的軍隊,一定會受到他們那個時代百姓的愛戴。
就像……北地的百姓期盼王師的感情一樣。
在掩護了百姓撤退之后,剩下的教導隊隊員們第一時間撤離,卻也依舊被倭奴的坦克堵住,機槍打在墻面上,揚起陣陣的煙塵,輕易的就帶走了幾名戰(zhàn)士的生命。
“又是那個戰(zhàn)車……”
“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看到我華夏軍隊使用……”
看著倭奴們再一次跟著那后世的戰(zhàn)爭大殺器坦克一起出現(xiàn),岳飛不禁攥起了拳頭。
他早就看出來了,這個武器面對使用那些槍械的步兵,簡直是相當于他們這個時代手無寸鐵的平民,面對手持鋼刀,全身甲胄的敵人。
根本就打不穿!
而且,最讓人惱火的是,自從天幕開始介紹后世的抗日戰(zhàn)爭以來,他還沒見過后世華夏的士兵使用那種戰(zhàn)車。
“就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不如試試用對付戰(zhàn)馬的方式,不知道挖一些深坑能不能讓這戰(zhàn)車陷進去出不來?”
“這么大的龐然大物,若是翻車了也很難短時間內(nèi)掀回來吧?”
腦海中在迅速思考著對付坦克的方法,岳飛都替后世的士兵們干著急。
即便是沒有任何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人來看,也看得出來,沒有這種叫坦克的戰(zhàn)車,真的非常吃虧!
而他想到的一些方法,恐怕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布置。
【因為缺少打擊坦克的有效武器,那個時候的華夏軍隊,會使用一種原始的方法,以戰(zhàn)友的身體來作掩護,讓爆破手盡量靠近坦克……】
天幕上,士兵們將被褥拿水浸濕,交疊起來系在胸前。
“棉甲!”
“對啊,既然用被子加水浸濕管用,為何不給士卒配備棉甲呢?”
作為馬上皇帝的康熙看著天幕上那用被子制作簡易防護的士卒們,產(chǎn)生了這樣的疑惑。
他們這個時候的火器,是可以被棉甲防住的。
【當時的華夏人,不愿意忍受做亡國奴的恥辱,往往就拿命去拼】
畫面上,一個個華夏軍人,掩護著身后最后一位身上捆滿了手雷的爆破手,用肉體去幫他擋住子彈,接近坦克。
最后,在戰(zhàn)友們接連倒下后,身受重傷滾到了坦克的履帶下,拉響了手雷的拉環(huán)。
【“轟!”】
隨著一聲爆破和沖天的火光揚起,在萬朝觀眾眼里,那鋼鐵巨物般的不可阻擋的‘戰(zhàn)車’總算是停了下來。
而付出的,則是十幾名戰(zhàn)士的生命。
教導隊的教官眼含熱淚,帶著余下被包圍的戰(zhàn)士做著最后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