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滅,中華不亡》
《你知道川軍嗎?你知道“死字旗”嗎?》
《還有人不知道川軍?了解川軍,先從這面”死字旗“開始!》
昨天天幕才剛剛播放過幾個相關抗戰(zhàn)的視頻,今天天幕下的萬朝觀眾們發(fā)現(xiàn),蘇瑾似乎還在刷這類視頻。
“川軍?死字旗?”
古代的觀眾們很是好奇,川軍,昨天那首歌有贊頌過。
他們也對十四年的抗戰(zhàn)有了些許的了解,只是這死字旗是什么意思?
總不能是有將領姓死吧?
而且這也太不吉利,許多比較迷信的古人不禁皺眉。
一些女子會給自己的丈夫準備平安符,平安扣之類的,以及會在自己家人上戰(zhàn)場的時候,去廟宇祈福,他們能夠活著回來。
一些兵荒馬亂的年代,不少人看著天幕上的死字,難免會想到自己的家人。
“怎么能用這種旗呢?”
“寫個死字是什么意思?”
雖然理解打仗就會死人,但是還是相當多的古人皺眉不解。
不過天幕還是照常點進去了標題為:《你知道川軍嗎?你知道“死字旗”嗎?》的視頻。
【如果你在四川呆久了,一定會知道,‘死’字旗的故事。】
【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四川借山川之固,并未受到侵略,但四川人民仍然奮不顧身,踴躍投入到了抗日救國的浪潮中】
隨著天幕上的聲音響起,一行行文字浮現(xiàn)。
【抗日戰(zhàn)爭中,四川出兵總計340萬人,征兵數(shù)量占據(jù)全國20%以上,居全國第一,平均每17個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線。】
【而這面旗,正是一位四川的父親,送給即將出征的兒子的。】
嗡!
許多愿意以身報國的古人瞬間就明白了。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看過邊塞游俠們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曹植不禁感慨,如他們這般慷慨悲歌之士,無論那個年代,這片土地上,都不會缺少。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盡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盡忠。】
【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
【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這一面旗幟所代表的,是無數(shù)父母的深明大義,即便他們知曉,此一去,必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是無數(shù)兒女的精忠報國,即便他們知曉,此一去,必是天人兩隔,埋骨他鄉(xiāng)!
岳飛看著天幕上那雙手拿著死字旗的老父親,恍惚間,仿佛回到了過去,自己母親在自己背上刻下‘盡忠報國’四個字的那一刻。
“娘,兒定不負你所望!”
岳飛攥緊了拳頭,更加堅定了要一心報國的志向。
天幕上的父親的心,和他在老家的老母何其相似。
都是不愿他在近前盡孝,只愿他為國盡忠!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此刻已經是在江湖飄零半生,心灰意冷的唐伯虎,看著天幕上的講述,對這位大義的父親,對這位投身報國的兒子,都無比欽佩。
“死字旗,好!有如此強軍,倭寇何敢?!”
…
李白一向是對這介紹后世的天幕十分感興趣,他看著天幕中的那蜀地的,大義的父親,感慨道:
“白,第一次這么慶幸,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慶幸蜀地易守難攻,讓后世的華夏,有一個穩(wěn)定的大后方,有那么多深明大義的父子,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抗日救國的兵源。
蜀漢。
最近正在準備北伐糧草的諸葛亮,看著天幕上那深明大義的父親,不禁肅然起敬。
同時,也想起了那些益州相信他的父老鄉(xiāng)親。
目前曹魏占據(jù)大半天下,益州疲弊,北伐本就是行不可能之事。
諸葛亮早就做好了失敗的準備。
只是……
“益州的父老信任亮,亮若能興復漢室,定然要讓益州的將士們,安全歸來,衣錦還鄉(xiāng)!
雖然在天幕上大致猜到了蜀漢后來的命運,但是……諸葛亮不會愿意服輸,已經知曉的歷史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了,他這次會做出更加充足的準備,做到更加妥善的安排。
雖然天幕上沒有講述過蜀漢的未來如何,以及自己為何失敗,但是他已經開始思索失敗的原因了。
“四川一地,自古便是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啊!
“這后人,能做出這樣一面旗的,竟然還只是川渝地區(qū)的一個普通父親!
李世民不禁感慨。
“是的陛下,禹皇、陳壽等人便是出生在四川!
長孫無忌補充說道。
“后世之抗戰(zhàn)有山川之險,又有如此深明大義的父母和軍人,華夏幸甚,倭奴絕無可能亡我華夏!”
一條條天幕,給貞觀時期的群臣們感動的不行。
“將這后人所寫的死字旗記錄下來,朕要多看幾遍!
對于這面旗幟,以及其上蘊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到了李世民,讓他忍不住想要多讀幾遍。
大明。
“打造一面這樣的死字旗!
朱棣同樣是被這旗幟上的精神所震撼到了,“送到……”
他的話未說完,便改口道:“送到朕這里吧!
他本想說送到軍中。
但是一想這種事情,他來做反倒不美。
畢竟是需要參軍之人自己愿意才會有的精神,他來做,就顯得是作秀了。
所以做上一面,自己看看也就算了。
如果將士達不到后世那種視死如歸,舍身報國的精神,反倒會起反作用。
“后世之人的家國情懷,遠超我們這些古人。”柳如是在江邊,嘆息說道。
在她看來,如今的大明朝堂,奸臣當?shù),文官貪財,武官畏死,而又想到日后大明將會亡國,她不免心中哀嘆,對后世的軍民舍身報國的精神,羨慕不已。
只恨不是男兒身,不能戰(zhàn)場上殺敵報國。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柳如是已經決定,到時必要以身殉國!
清朝。
一直關注著天幕,但是很少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慈禧,淡淡說道。
“后世竟然有如此軍人、如此父子,的確是出乎了哀家的意料!
“可惜,偌我大清將帥,人人如此,我大清,何止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她話里話外還有想說到。
輸給日本,輸給八國聯(lián)軍,把錢全都賠出去了,她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她很不滿!
天幕下,自己一人月下獨酌的蘇軾,倒?jié)M了兩杯酒,朝著天幕做出敬酒的姿勢,隨后將其中一杯倒在地上敬這位后世的深明大義的父親,再滿滿飲下另一杯。
“能與這般大義之人,能與這般鋼鐵強軍生在同一個故鄉(xiāng),軾,倍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