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天幕上的狗狗狼吞虎咽,不一會就風(fēng)卷殘云般的將一盤子肉給吃了個精光。
甚至連鮮肉上滴下的血液都舔舐的一干二凈。
清末。
鄧世昌正撫摸著他的愛犬‘太陽’,看著天幕。
‘太陽’作為軍犬,吃的自然比一般的狗要好很多,不過即便如此,也遠(yuǎn)遠(yuǎn)達(dá)到不天幕上的那只名叫‘拉布拉多’的狗的生活水平。
像是看到天幕上的畫面有些饞了,‘太陽’旺旺的叫了兩聲。
“怎么,你也饞了?”
鄧世昌拿出一塊干餅,丟給太陽,算作加餐。
瞧見‘太陽’將干餅叼在口中吃了起來,鄧世昌滿臉笑意的撫摸著‘太陽’的大腦袋感慨道。
“看起來,我們的國家,在后世,真的強大了。”
“或許,那一天就在不遠(yuǎn)的將來……”
鄧世昌多次出國留學(xué),看到西方的工業(yè)化,以及普通人遠(yuǎn)超大清的生活水平,那種差距幾乎令人絕望,正因如此,他才要參軍報國。
如今身為“致遠(yuǎn)”艦管帶,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了解,他越來越相信后世的中國,或許超過了他此前去過的歐洲國家。
《肉包子打狗》
《寧做燙死狗,不做餓死狗!
《喂狗做飯,做狗狗們喜歡吃的大米飯》
這種娛樂視頻,天幕似乎轉(zhuǎn)的很快,馬上就是另外幾條天幕。
畫面內(nèi)容分別是向幾只不同的狗投喂肉包子和烤腸以及白花花的剛剛蒸好的大米飯。
看完了天幕上的狗吃了這么好,要說反應(yīng)最大的,那必然還得是萬界的老百姓們。
畢竟達(dá)官貴人們,除了一些早期的,以及諸如劉邦這樣剛剛建國,百廢待興的創(chuàng)業(yè)者,其余的即便是比起這幾只狗的生活有許多不如,但到底還能勉強接受。
可是普通百姓哪里見過這般陣仗。
即便是一些富裕的小地主們,平日里可都吃不起這么晶瑩剔透的白米。
“我要吃牛肉!”
一個清末的小廝來到酒館,在桌子上一拍,拿出了三個銅板的巨款,惡狠狠的發(fā)話道。
“嘿,后生,你也配吃牛肉?”
“我怎么就不配?沒看到那天幕上的狗都吃牛肉了嗎?”
“嘿,后生,你這條爛命,還真不如人家天幕上的那狗高貴!
“誰讓你沒生在后世呢?……”
……
“爹…我餓,我也想吃肉包子……”
明末,一個餓的面黃肌瘦,雙眼幾乎要凹陷進去的小女孩,看著天幕的畫面,流出了幾滴眼淚,連哭都沒有力氣了。
張這么大,印象里只有很小很小的時候,吃過一次肉,其余時間,家里的光景是一天不如一天,一開始是揭不開鍋,后來是賣了地,再后來……是開始逃荒。
聞言,那下身褲子破破爛爛打了幾十個補丁,連上衣都沒有的男人,不禁露出了痛苦的淚水,仿佛沒有聽到一般。
“早點睡吧,睡著了就不餓了,爹明天上山看看能不能打到點獵物來。”
他本不是什么獵人,可是到了這個連樹皮都被吃光的年歲,又能怎么辦呢?
他那消瘦的身子,明顯是極度的營養(yǎng)不良,眼中除了迷茫,還有掙扎與恐懼。
再找不到出路,恐怕也只剩下最后一條路,造反了。
好半天才哄的女兒睡著,無名男子也只得哀嘆一聲。
“這暴明就快要被推翻了,大不了我也反了!
“就是小花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她看著女兒那餓的幾乎已經(jīng)不成人形的臉,可那輕飄飄,可以清楚的看到骨頭的身子,滿是心疼。
“來生,活在后世,哪怕是做一條狗,可就是……別生在我家。”
……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已經(jīng)做好了反詩的張角,就等最后的積蓄積蓄力量完成,他看著天幕上的畫面,眼中閃過熊熊怒火。
在他眼里,這大漢的皇帝、州牧、百官無疑不是尸位素餐,狼心狗肺之徒。
他們也是寧愿將食物腐爛掉,喂給狗吃,都不愿意用來活命百姓。
清朝。
“我洪秀全,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信仰上帝,人人平等,三民主義,我會建立一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的國度——太平天國。”
洪秀全喜不自禁。
天幕最近這段時間頻繁發(fā)力,可謂是幫了他大忙了。
畢竟都在揭露封建王朝的丑陋嘴臉,再加上現(xiàn)在百姓卻是生活的水深火熱,他的信徒數(shù)量暴漲。
不說眾多朝代的末期。
即便所有朝代的最鼎盛時期。
無數(shù)的平民百姓,依舊羨慕的口水直流。
“牛肉啊,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機會吃上一口!
漢朝的一六十多歲的白發(fā)老翁反應(yīng)遲鈍的,天幕結(jié)束好一會兒才感慨出聲。
他活了這么大歲數(shù),還真的沒吃過牛肉,不知道牛肉是什么味道。
而那白米飯,他種了一輩子地,也沒見過這般顆粒飽滿,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的大米。
恐怕就算是一粒一粒的去挑選,也難找啊,也用來喂狗。
六十多歲的他悲痛的搖搖頭,不知道為何后人如此的而鋪張浪費。
本來好不容易理解天幕播放的是后世之人的事情,而且零碎的信息顯示后人似乎過得挺不錯,他原本還挺高興。
但是現(xiàn)在,看到后人用這么豪華的東西去喂狗,他的心里也只剩哀嘆。
漢武帝時期。
“這大米看起來就好吃,比朕吃的要好多了,朕只能吃些黍罷了!
其他的,劉徹倒是不怎么在意。
肉類他不缺,只是這大米的確是好看,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用來喂狗,難道是不好吃?
不過考慮到天幕展現(xiàn)出來的‘鋪張浪費’,想來不是這樣。
春秋時期。
孔子有些生氣,他本就推崇克己復(fù)禮,認(rèn)為諸侯王、士大夫乃至平民,都要遵從禮儀,不能逾越。
如果不是這段時間經(jīng)過天幕的信息轟炸,他恐怕已經(jīng)氣得破口大罵了。
“這后人總不能是天子,可怎么就這般不知禮數(shù)?”
“牛、魚、牲、雞,這是天子的才能夠享用的規(guī)格,竟然全都喂給一條狗!
所謂王九鼎、 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士三鼎。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