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幼年生活,非常不安穩(wěn)!
【父親李旦是皇帝,可惜李隆基五歲那年,李旦就被迫下崗,由自己的奶奶武則天繼承了皇位!
【小李隆基,從此被幽禁在宮中!
【八歲那年,李隆基的母親被奶奶武則天召見,從此人間蒸發(fā)!
【而父親李旦卻對老婆的失蹤閉口不敢提,這也許是李隆基對于權(quán)利,最早的直觀印象,權(quán)利能讓一個人消失,也能讓一個人閉嘴!
【這段恐怖而壓抑的幽禁生涯,在李隆基的性格中,插入了一絲冷酷和對權(quán)利的執(zhí)著!
【小李隆基從此給自己起了個小名,叫阿瞞,沒錯,就是曹操曹阿瞞。】
【他讓身邊的侍從們都喊自己阿瞞,這個時候,曹操,是李隆基最崇拜的人!
東漢末年。
“哈哈哈哈……”
“哎呀……”
曹操有些洋洋得意的飲了一碗酒。
“這李隆基,要是晚年不昏庸,其實還是不錯的!
對于這位后世來的‘粉絲’,曹操洋洋自得的幫他說了句話。
誰能想到,他總是以這種意外的方式上天幕呢。
大秦。
“曹操?那個叫曹髦的先祖?”
“嗯……”
嬴政記得這個人,他一時沉吟。
主要是當初天幕講述曹髦的那一篇代寫的討賊檄文,讓他印象深刻。
“滅黃巾、平二袁,擒呂布于淮泗之畔……”
輕輕念叨兩句,他其實對于李隆基崇拜誰并不感興趣,只是……一想起曹操。
“這曹操也有不少好兒孫啊。”
嬴政不禁看向胡亥,現(xiàn)在看到這個敗家子他就煩得慌。
“這時候這李隆基還不是皇帝,崇拜曹操,也說的過去!
大唐。
“哎……”
“若是個將軍也就罷了,竟然崇拜曹操?”或許是因為天幕早已定下這李隆基注定躺平的調(diào)子,現(xiàn)在李世民看什么都開始往不好的方面去想。
要是之前還是大唐麒麟兒的時候,崇拜個曹操,算什么啊。
“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你也要做這樣的人嗎?李隆基?”
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著些許失望。
【李阿瞞十六歲那年,奶奶武則天被趕下了皇位,被大伯李顯封為尚輦奉御負責管馬,接著把李隆基調(diào)離京城,擔任潞州別駕】
大漢。
“又開始了,大戲開鑼!”
劉邦拍了拍手,一副要看好戲的樣子。
“你信不信?”
他看向呂雉。
“用不了多久,這李顯也得從皇位上下來!
“這剛登基就防著呢!”
“斗倒了武則天,這李家內(nèi)部也不安穩(wěn),乃公看吶,是各懷心思!
天幕三兩句話,劉邦就已經(jīng)敏銳的嗅到了這李顯這么做的原因。
【李隆基在潞州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為德風亭】
【德風一詞出自《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說君子的品德好比風,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意思是作為領導者應該注重個人品德修養(yǎng),領導有了德行,百姓自然會效仿!
【當時的青年李隆基是一心想要做個好官的!
春秋時期。
“夫子此言,看起來后人也相當贊同啊!
孔子的弟子們互相討論著,為自家夫子再一次上了天幕而感到高興。
“德風庭啊……”
孔子望著天幕一時有些感慨。
“一日明君易,百日明君難吶……”
他又將目光看向眾弟子。
“你等求學,切莫要學這李隆基,要始終如一啊!
【可惜京城出事了,大伯李顯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大娘韋皇后,也想要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
大唐。
“豈有此理!~”
李世民憤而拍了拍桌子。
“他當我大唐朝廷是什么?!”
“后宮的玩具嗎?!”
一個武則天,就已經(jīng)讓李世民崩潰了,這居然還有人想做武則天第二。
實在是讓李世民有些世界觀崩塌。
他想象了很多大唐日后崩壞的場景,如昏君,如奸臣,甚至如除了崇禎、道光這種不是昏君的蠢貨。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這大唐才剛開始沒多少年呢,就接連出現(xiàn)這種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后宮奪權(quán)現(xiàn)象。
還兩次。
“這李顯是廢物嗎?”
“能讓自己的皇后毒死?!”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二十多歲的李隆基站了出來,拉攏了一部分宮廷禁軍殺進了皇宮,誅殺了韋氏一族,把父親李旦推上了皇位,李隆基,成了太子!
大唐。
看著這劇情發(fā)展,李世民此刻確是高興不起來了。
“禁軍?殺進皇宮……”
雖然這李隆基做得好,但是……
李世民卻總感覺有點兒怪怪的。
有種熟悉的感覺。
“哎……”
本以為李隆基是正常繼位,后續(xù)前明后昏,他是萬萬沒想到,這還能一波三折。
“快結(jié)束吧!快結(jié)束吧!
實在是不知道他大唐為什么這種政變?nèi)绱酥嗟睦钍烂瘢钌畹膰@了口氣,感到無比的心累。
【沒過多久,李旦退位,李隆基即位,成了皇帝。】
【可此時,太平公主的勢力也很大,太平公主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李隆基的姑姑!
【無論是逼迫武則天退位的神龍政變,還是滅殺了韋氏集團的唐隆政變,都有她的參與。】
三國。
東吳。
“懂了。”
“她也想做皇帝!”
孫權(quán)看著津津有味。
只要這天幕不講八百,那看看別人家的樂子,也是挺有趣的。
“這武則天起了個好頭啊,這唐朝女子個個都想效仿!
搖了搖頭,今天這一波又一波的政變,真是看的他有些眼花繚亂了。
【李隆基誅殺了姑姑太平公主的黨羽,并將太平公主賜死在家中。】
【……】
【當李隆基登上泰山封禪,看著自己的萬里山河,群臣們高呼萬歲,是怎樣一種豪邁的心情!
【……】
【那李隆基是什么時候開始逐漸躺平的呢?沒有精確的時間!
【不過在開元二十年左右,李隆基就已經(jīng)開始逐漸聽不進勸諫,喜歡在宮中設宴聽曲或者外出打獵了!
【時任宰相韓從,李隆基玩的時候,總是會問:這事韓從不知道吧?】
【此刻的李隆基,已經(jīng)從主動努力,變成了暗中偷懶了】
【……】
大明。
洪武時期。
“不想做皇帝,可以早點退位嘛,也免得和大臣們相看兩厭!
這唐朝的事,朱元璋早就聽當初給自己講課的大臣們說過,所以也就當是聽了個樂子。
“標兒……”
只是一想起來,自己的標兒這種登基登基上位肯定會是明君的皇帝,一天的皇帝都沒有做就早自己之前離去,朱元璋就感到一陣陣心痛。
“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啊。”
【……】
隨后天幕緊接著講述了一番李林甫,楊玉環(huán),最后說到了安祿山。
【安祿山進入京城,見到天子到頭便拜,卻對旁邊的太子熟視無睹!
【旁人提醒他,這是太子你為何不拜啊】
【安祿山說我只聽說過有天子,旁人解釋道,太子就是天子百年之后繼承做皇帝的人】
【安祿山聽完后嚎啕大哭,說天子怎么會死呢?】
【李隆基聽了之后很滿意,從此安祿山成了他的心頭好!
【大唐最血腥的叛亂,安史之亂,進入倒計時!
大唐。
看完了今天的天幕,李世民只覺得頭暈目眩。
“這李林甫、高力士、安祿山……”
“都該死,都該死。
“李隆基,李隆基!”
“這是你嗎?是你嗎?”
哪怕是天幕這般講述,李世民還是有些難以置信,這人怎么可以昏庸到這種程度。
和此前李世民心中的形象簡直是半點兒也不符。
“就是換那崇禎來也不可能這么蠢啊……”
“不對不對!”
“你不是蠢!你是壞!純純的壞。
“你這壞種!要毀了我大唐江山。!”
依舊是不愿意相信李隆基能從一個明君轉(zhuǎn)變的如此之大,身邊圍滿了奸臣,比起蠢,他更愿意相信的,是壞。
天生壞種!專門來霍霍大唐江山的!
大漢。
劉邦翻了個白眼。
“給乃公惡心到了!
這般不要臉的話, 實在是讓他都有點兒接受不能。
“這低劣的表演……真有人會上當?”
“怎么沒人給乃公表演一二?”
劉邦哼哼兩聲。
一旁的呂雉剛想接話。
便又聽到劉邦那嘖嘖稱奇的聲音。
“就是這天幕上的楊玉環(huán),是真漂亮啊……”
呂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