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年,二月,銷毀建筑天樞,熔煉其中銅鐵。】
【七月,下令銷毀宮中的服飾車馬、金銀器玩,以充軍費;后妃都不能戴珠玉、穿錦繡;并罷免兩京織錦坊!
【八月,篩選淘汰全國僧尼,因弄虛作假被勒令還俗的多達一萬二千余人!
【十月,攻吐蕃,大勝,斬首一萬七千級,繳獲牛羊一百二十萬頭】
隨著一陣陣動聽的旋律響起,天幕還是一點點盤點李隆基在位時期的功績。
大唐。
李隆基早已經(jīng)喝的微醺。
他面露喜色的半夢半醒的看著天幕。
“好啊,好啊!
“這天幕也才想起來講述朕的功績!”
“太晚!太晚!該罰!該罰!哈哈哈哈……”
之前看著天幕盤點太宗皇帝,可是給他羨慕壞了。
又看到了那么多其他朝代的離譜皇帝,更是讓他自信心爆棚。
“五千年歷史,兩千年帝制!
“這么多的皇帝,也唯有朕,才能與太宗一比!”
李隆基有著爆棚的自信,天幕此前講述過的宋太祖和明太祖,在他看來也就那樣。
至于那個什么明太宗封狼居胥,那是皇帝該干的事嗎?
他更是瞧不上。
貞觀時期。
看著天幕簡述的事,李世民若有所思。
“如此舉動,這李隆基登基之時,大唐財政狀況必然不容樂觀啊。”
李世民不相信那什么武則天,但是此刻十分的相信李隆基。
特別是,看過了明末的慘狀之后,他也認為,這位將大唐帶上巔峰的皇帝,也是一位中興之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隆基能夠做到嚴于律己,大唐在他手中興盛也不足為奇了!
李世民就像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在看值的自己驕傲的后輩,眼中滿是滿意之色。
一旁的長孫無忌看到李世民滿意,也不禁吹捧兩句。
“這李隆基想來也是仿照陛下!
“此前天幕曾言,大唐貞觀四年,米斗不過三四錢,比這開元盛世之時,還要低廉!
“百姓富足,夜不閉戶。”
“想來,陛下這位后人,如果知曉陛下如此看好于他,也會興奮不已的!
聞言,李世民雖然心中受用,卻還是搖了搖頭。
“畢竟如今國家百廢待興,朕只需要讓天下恢復和平,百姓耕種自足,自然足以讓大唐國力逐漸恢復!
“但是這李隆基時已歷經(jīng)數(shù)代,更是出現(xiàn)了有武后這樣篡逆的皇后,人口也遠超如今,治理起來,恐怕比朕這時候要難啊!
對自己這個不止是那一輩的子孫后代很是滿意的李世民,幫他說了兩句話。
“這些都可以記錄下來。”
“只要是好的,合適的政策,如今之大唐也可以實行嘛!
“勤儉節(jié)約,朕,正想要于諸卿討論,放宮女之事……”
【開元四年,攻吐蕃。 殺突厥可汗默啜,首級送至京師】
【開元五年,郭知運率軍大敗吐蕃軍,將俘虜獻于京師】
【開元九年,唐將王晙破蘭池州叛胡,殺三萬五千騎,生擒康待賓】
【開元十年,安南人梅叔鸞起兵十萬叛唐,唐將楊思勖領兵平叛,大破敵軍,斬殺梅叔鸞,鑄京觀后回師】
【開元十二年,奚州蠻覃行章叛亂,黔中道招討使楊思勖領兵平叛,生擒覃行章,斬首三萬級!
【開元十三年,玄宗出東都,封禪泰山。】
大秦。
“封禪泰山?”
嬴政點了點頭。
雖然是學他,但是這李隆基的確功績不淺,倒也不是不行。
“朕記得之前天幕好像沒有說過,那唐太宗,是否封禪泰山?”
“……”
僅從天幕講述過的功績來看,嬴政還是十分佩服這個李世民的。
大漢。
漢武帝時期。
“又是一位武功如此之盛的帝王啊!
“天幕講述這匈奴之后,又出現(xiàn)了什么其他的游牧民族!
“這突厥,就是如此吧!
“只是這生命力也太頑強了些吧?不是在那個唐太宗時期就被滅了嗎?”
“又是從哪冒出來的?”
劉徹搖了搖頭,此前天幕講述的唐太宗的事跡,他可是記得很清楚呢。
“那個什么劼利可汗,不是還被抓到長安跳舞了?”
“結果到這唐玄宗時期,還是打了一仗又一仗,就是滅不掉?”
說起這個,劉徹就不禁想起自己的霍去病。
進而又是一陣苦惱。
大唐。
“高句麗……”
“吐蕃……”
“突厥……”
李世民感覺有些不好。
“朕留給后人如此之多的問題嗎?”
他不禁皺眉。
此前天幕的講述,他可是還記錄著。
“不是還借兵與我大唐攻伐天竺嗎?”
“這吐蕃也不是善類啊,日后竟然與我大唐也有摩擦!
知曉了這些事,李世民難免會思考日后如何處置與周邊各國的關系。
【開元十六年,嶺南酋長陳行范叛唐,唐將楊思勖領兵平叛,生擒陳行范,斬首六萬。】
【開元十七年,巂州都督張守素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殺獲萬人!
【開元十八年,玄宗命修建京師長安外郭城!
【開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大破奚、契丹,獻俘,唐玄宗在東都應天門領受。】
【開元二十二年,玄宗親自在長安禁苑中種植麥子并告誡太子。六月,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大破契丹,入長安獻捷。 十二月,張守珪再伐契丹,斬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陣,傳首東都。】
【開元二十四年,千秋節(jié),御廣達樓宴群臣,張九齡獻《千秋金鏡錄》】
【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領軍攻入吐蕃境內二千余里。九月,宰相牛仙客在關中地區(qū)實行和糴法,和糴法的實行,長安糧食積蓄激增,玄宗自此再也不東去洛陽了!
【開元二十六年,鄯州都督杜希望攻破新羅城。唐玄宗于西京、東都往來之路,作行宮千余間!
【開元二十七年,磧西節(jié)度使蓋嘉運大破突騎施之眾,斬殺黑姓可汗爾微特勤于怛邏斯,并擒蘇祿可敦,迎回金河公主,擒其王吐火仙,送于京師長安!
【……】
【真可謂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大宋。
“到這里就結束吧。”
趙匡胤搖了搖頭。
雖然開元后期李隆基已經(jīng)開始展露出逐漸昏庸的跡象,但是,倘若死在這里,恐怕李隆基的歷史評價,能夠連上數(shù)個臺階。
“老來昏庸……”
提起這個,趙匡胤不禁心中升起幾分異樣的念頭。
“朕倘若有足夠的時間來平定天下,也會變成他這樣嗎?”
感慨人生短暫,巴不得想要多活幾年好給自己的子孫后代們留下一個沒有外地虎狼環(huán)伺的江山的趙匡胤,不禁想到這里。
……
大漢。
劉邦看著天幕上的如此之多的功績記錄,也是不禁有些感慨。
“怪不得后人喜歡談及漢唐一起說!
“這唐朝有這兩位皇帝,實在是不簡單啊!
“還有那個李治似乎也不錯。”
漢文帝時期。
漢文帝看著手中大臣們記錄下的天幕。
“這開元年間戰(zhàn)亂不斷,還能是盛世一片,這個李隆基,不簡單啊!
“還有那個唐太宗,也是對外戰(zhàn)爭不斷,卻國力越戰(zhàn)越強。”
提起這個,他就想起了天上此前評價漢武帝的一些評論。
“我大漢軍事與經(jīng)濟難以兼得,這唐玄宗和唐太宗是如何做到的?”
“是因為到了這唐朝糧食產(chǎn)量更高了嗎?”
評論。
【唐玄宗活的太久了,要是壽命能分給李世民二十年就好了!
看著這條評論,李世民不禁稍稍有些訝異。
回想起自己只活了五十二歲。
雖然看著這條評論有些感觸,但他還是搖了搖頭。
“不不不!
“這樣的明君,多活幾年也是應該的,是我大唐之幸啊!
“……”
雖然口中這么說著,但是李世民眼眸中的羨慕卻難以言喻。
誰不想多活幾年,或許,只要能夠延長些壽命,他能夠做出比歷史上的自己更高的功績呢?
【我的評價是,甚至不如乾隆!
大清。
乾隆挑了挑眉。
“廢話!
“朕雖然用議罪銀小小的拿了一點點錢,但……”
“跟這唐玄宗比起來,根本什么都不算!
“畢竟朕可沒把大清弄成那副樣子!
“都是道光那個廢物搞得!
雖然這么講,但是乾隆還是忍不住皺眉。
因為已經(jīng)知曉了大清的結局,他很容易就想到。
這天幕的評論是話里有話啊。
“什么叫甚至還不如朕,朕做的很差嗎……”
縱然是知曉了許多后世的事,他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究竟有哪里做錯了。
即便是被天幕點名的議罪銀。
也不過是小事一樁,根本算不了什么。
下面回復。
【別,章總晚年比李隆基清醒,大清沒有出現(xiàn)大的亂子,只是跟不上時代,但這個鍋章總也只能背一部分,不能背全部!
“什么章總章總的,你禮貌嗎?!”
乾隆一下子就繃不住了,這破外號簡直難聽的要死,和他當初看到天幕將自己的詩詞與那什么張宗昌一起對比一樣讓人眼前一黑。
這和前一條評論一起食用,他就知道這章總說的是他。
甚至于,很快就能想到這和自己蓋章的愛好有關。
乾隆拍了拍桌子,但想到自己也拿后人沒有辦法,也逐漸冷靜了下來。
“算了……總比麻子好聽。”
但是,縱然如此,他還是不屑的偏過頭。
【好喜歡唐玄宗對生活的態(tài)度,自己掙錢自己花,一分不要帶回家,星星眼.jpg,崇拜.jpg】
大漢。
“?”
“這群后人講話能不能說清楚一點,乃公是真的看不懂。
完全沒看明白后人想說什么的劉邦不禁滿頭黑線。
這評論說的一堆后世的話,什么叫自己賺錢自己花?是說他花錢多嗎?
“花點錢也不算什么,畢竟這盛世本就是他打造的!
這么講著,劉邦也有些羨慕。
他什么時候要是能在大漢朝富庶無比的時期做皇帝也好啊。
【論60歲退休的重要性】
【多好的皇帝啊,就是活得太久了!
【辛苦了半輩子,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短命是大多數(shù)皇帝的優(yōu)點】
【《我的前半生》】
【千古半帝】
【管你昏君明君,都逃不了晚年求仙拜佛】
下面回復。
【劉邦除外!
大唐。
貞觀年間。
李世民的臉色一下子從此前的笑容滿面,逐漸僵硬了起來。
急轉直下,他還不知曉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這么多評論都在說什么活得太久之類的,雖然有些評論單拎出來,他可能看不懂,但是這么多評論放在一起,他就意識到不好了。
“這李隆基晚年做了什么昏庸的事,后人如此評價?”
“剛剛還想讓他少活二十年……”
“原來是這個意思……”
李世民有些啞然,不知該如何說了。
同樣的,原本一片喜氣洋洋的群臣們,此刻也都鴉雀無聲。
沒人想到剛剛還在播放的,如此宏偉瑰麗,甚至讓他們一度覺得這可能是不亞于太宗皇帝功績的唐玄宗,會讓后人這般評價。
“殺太子了?”
“荒淫無度了?”
“求仙拜佛了?”
“……”
心中宛如被抓撓了一般難受的李世民嘆了口氣,一時間有些煩悶。
這武后的事情還沒有過去了,本以為這有了個她的好孫子,大唐的好兒郎,如此爭氣。
怎么到了這,難道是白高興一場了?
大漢。
漢景帝時期。
劉啟正在一邊下棋一邊看天幕。
瞧到了這里,他也是了然的點了點頭。
“玄之又玄,前明后暗!
“原來如此。”
“讓朕看看你做了事!
漢高祖時期。
劉邦滿意的點了點頭。
“還是這后人有眼光啊!
“什么求仙拜佛,那始皇帝咋樣,乃公能不知道?”
“求什么仙拜什么佛啊!
“真管用,乃公現(xiàn)在還是亭長呢!”
雖然只是講述唐玄宗故事時候,后人隨意提及他,但是劉邦依舊有一種滿足感。
只是,看到下面的評論看,他馬上就又笑不出來了。
【劉邦從起事到去世一共就14年,14年內他要反秦、討楚、滅諸侯。哪怕建立了漢朝是百廢待興,異姓王造反,匈奴犯邊,太上皇去世各種事情不斷,昏庸?他就是想昏,他有機會昏庸嗎?】
劉邦:“……”
一旁的呂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