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門守軍大驚失色喊道。
“什么!”
“唐軍什么時候繞到東城門外?”
有太子河這道防線,唐軍不可能這么輕易渡河才對!
而且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難不成負(fù)責(zé)警戒的人都偷懶睡覺了?
駐守東城門的士卒連忙說道:“回將軍,唐軍也是剛出現(xiàn)在太子河對岸,卑職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過來跟您稟報!
“呼~”
南城門守軍長呼了一口氣,他知道現(xiàn)在沒時間糾結(jié)唐軍如何出現(xiàn),當(dāng)務(wù)之急是要擋住唐軍的進攻。
“你們先回去防守,稍后本將軍會安排百姓,過去跟你們一起協(xié)防。”
“如果護城河守不住就算了,我們?nèi)κ刈〕菈秃谩!?br>
護城河的守衛(wèi)條件一般,死守護城河的傷亡太大。
而城內(nèi)能動用的只有5千步卒,如果把人都耗在城外,遼東城也沒辦法守了。
至于五萬余名老幼百姓,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武器,除了可以幫忙搬搬抬抬,并沒有多大的用處。
幾名士卒行禮離開后,南城門守將再次轉(zhuǎn)頭對一個親衛(wèi)安排道。
“你趕緊去一趟城主府,把唐軍出現(xiàn)在東城門的消息告訴高傉薩。”
“順便請求高傉薩,讓他派遣城主府的護衛(wèi)過來協(xié)助防守!”
除去5千守軍和百姓,城內(nèi)僅剩的最后一股力量,就是守護高昌義的500士卒。
“遵命!”
最后一個親衛(wèi)抱拳后,快速跑下城墻。
南城門守將走到城墻邊上,瞇著眼看著唐軍的動作,他的心情像裝了一顆大石頭無比沉重。
半個時辰后,回去休息的一半守城的士卒來到了城墻上。
又過了半個時辰,百姓才在士卒的驅(qū)趕下,陸續(xù)回到城墻上。
在南城門守將的指揮調(diào)度下,他們把床弩箭矢,滾木、弓箭、火油和干草等守城的器械,全都搬運到城墻上。
數(shù)萬人就這樣躲在城墻后,眼睜睜地看著唐軍對守住河邊的手足親朋屠戮。
因為護城河只有十余丈寬,而搭建浮橋的唐軍人數(shù)眾多,沒過多久他們就搭起了十余座浮橋。
舉著盾牌的重甲步兵打前鋒,他們瞬間沖到了護城河對岸。
并在盞茶功夫殘余守軍殲滅掉,并把護城河對岸牢牢占據(jù)住。
隨即越來越多的唐軍沖過浮橋,等攻城云梯搬運過河后,集結(jié)好的大軍開始朝城墻的方向快速移動。
南城門守將連忙喊道:“唐軍準(zhǔn)備攻城了,大家快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
城墻上的所有人看到唐軍步步緊逼,他們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兵臨城下,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的攻城戰(zhàn)。
李績率領(lǐng)2萬步卒攻打北門。
張儉率領(lǐng)8千異族大軍攻打南門。
侯君集率領(lǐng)2萬步卒攻打西門。
三路大軍朝著遼東城的三個城門,發(fā)起了猛烈進攻。
“重甲步兵舉盾掩護,弓箭兵壓制住對手,把云梯掩護至城墻之下!”
城墻的上空,唐軍和高句麗守軍射出了無數(shù)的箭矢,密密麻麻的箭雨在空中碰撞出一道道火花。
城墻之上。
遼東城南城門守將大吼道:“別慌,等唐軍靠近了再射箭!”
“床弩對準(zhǔn)唐軍密集的地方射擊,不怕?lián)臎]箭矢,庫房還有很多!”
架在城墻上的床弩,在數(shù)人拉動之下,竟然連唐軍厚厚的盾牌也能擊穿。
唐軍的攻勢雖然兇猛,但是遼東城的守軍依仗五六丈高的城墻,一次次把唐軍打退。
持續(xù)不斷血戰(zhàn)了四個時辰之后,4萬8千精銳唐軍,沒有任何一人能登上高句麗的城墻。
唐軍統(tǒng)帥的牙帳內(nèi)。
負(fù)責(zé)傳令的士卒匯報道:“太子殿下,三路大軍發(fā)起的第30次攻城,還是被遼東城守軍擋下了。”
“李績將軍說,現(xiàn)在刮起了南風(fēng)恐怕今夜會有大雨,而且天色漸黑不利于攻城,希望太子鳴金收兵!
李承乾滿心期待地等候大軍破城的喜訊,可苦等了一整天大軍還未攻下遼東城,這讓他的心里非常煩躁。
他不甘心問道:“如果大軍繼續(xù)強攻,還要多久才能攻下遼東城?”
“這...”
傳令士卒噎住了。
太子的這個問題,他一個小兵實在沒辦法回答。
杜荷皺著眉頭說道:“太子殿下,既然李績將軍建議鳴金收兵,意味著一時半會打不下遼東城!
“而且大軍不停歇地猛攻了這么久,早已精疲力竭,再打下去只會徒增傷亡,讓大家退回來歇息吧。”
“等諸位將軍回來,再商議破城之策!
就連杜荷都這么說,李承乾只好下令。
“鳴金收兵!”
隨著撤退的號角響起,唐軍如潮水般瞬間撤離戰(zhàn)場。
一個時辰后。
李績、侯君集和張儉三人,清點好了今日攻城的傷亡,隨后一起來到統(tǒng)帥的牙帳內(nèi)進行匯報。
雖然大軍沒有攻下遼東城,李承乾還是讓人準(zhǔn)備了豐盛的膳食,犒勞三位辛苦的將軍。
吃膳食之前,三位將軍先是匯報了士卒傷亡情況
李績率先匯報:“此戰(zhàn)我部傷亡士卒185人,箭矢消耗超過15萬支!
侯君集緊隨其后:“我部傷亡士卒275人,箭矢消耗超過18萬支!
張儉最后說道:“我部傷亡263人,箭矢消耗超過5萬支!
唐軍攻城之時并不是一窩蜂地全沖上去,而是有指定的先登隊伍。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傷亡,掩護先登部隊成功登上城墻,弓箭兵手中的弓箭可沒怎么停過。
因此一天之內(nèi),攻城消耗的弓箭超過38萬支。
“傷亡倒不算大!崩畛星判牡攸c了點頭,他隨即皺著眉頭問道:“李績將軍,你認(rèn)為遼東城難以攻破的原因是什么?”
李績沉聲說道:“城墻建在山丘之上,地勢不僅陡峭,而且城墻高達(dá)五丈有余!”
“城墻之上不僅布置了大量的床弩,守軍還準(zhǔn)備了大量的滾木、火油和干草!
聽到李績說的話,侯君集和張儉也一齊點了點頭。
侯君集接話道:“我們的士卒在山坡下往上沖時,搬運云梯爬坡十分艱難,而且敵軍的滾木還給我們造成巨大的麻煩!
“攻伐了這么久,我們一共也才登上5次城墻,而且還被敵軍很快打下來。”
連李績和侯君集都沒辦法攻上城墻,張儉就更不用說。
張儉羞怯說道:“我率領(lǐng)的異族大軍,都是馬背上的好手,他們并不擅長山地作戰(zhàn)。”
“遼東城的城墻,我們一次都沒有攻上去!
何止是沒攻上,他們就連云梯都沒有運送到城墻腳下。
聽到他們?nèi)说脑挘畛星久嫉溃骸鞍凑罩T位將軍這么說,這遼東城如果采用強攻的方式,一時半會難以攻克。”
“為了減少士卒的傷亡,我們只能換一種攻城的方式!
“諸位將軍可有好的破城之法?”
李承乾說完以后,雙眼灼灼地看著李績、侯君集和張儉三人。